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标准法规 > 行业标准

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QB/T 2024-94

2007/11/18 0:00:00 人评论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氯化聚丙烯型的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在凹版轮转印刷机上使用的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该油墨用于经处理的双向拉伸聚丙烯的里面印刷。

2. 引用标准GB/T 13217.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颜色检验GB/T 13217.3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细度检验GB/T 13217.4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粘性检验GB/T 13217.5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初干性检验GB/T 13217.6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着色力检验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附着牢度检验ZAB 17005 印刷油墨产品分类、命名和型号

3. 产品分类按产品颜色分为白、黄、蓝、红、黑五种。

4. 技术要求4.1 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1规定。表1型号产品名称质 量 指 标颜色着色力%细度祄粘度SA54 101凹版复合塑料薄膜白墨 近似标样 95-110 ≤25 25-70A54 223凹版复合塑料薄膜中黄墨A54 442凹版复合塑料薄膜天蓝墨A54 664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深红墨A54 801凹版复合塑料薄膜黑墨4.2 产品各项性能要求必须符合表2规定。

表2`型号产品名称性 能 要 求初干性mm附着牢度%表面张力N/cm溶剂残留量mg/m2A54 101凹版复合塑料薄膜白墨 20-50 ≥85 ≥38×10(-5次方) ≤30A54 223凹版复合塑料薄膜中黄墨A54 442凹版复合塑料薄膜天蓝墨A54 664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深红墨A54 801凹版复合塑料薄膜黑墨5. 试验方法5.1 颜色按GB/T 13217.1进行检验,不同之处如下。5.1.1 原检验方法中3.1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改用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5.1.2 原检验方法中3.3擦洗溶剂乙醇或汽油改用甲苯。5.2 着色力按GB/T 13217.6进行检验,不同之处如下。5.2.1 原检验方法中规定的白墨和黑墨,改用本标准附录A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标准白墨和标准黑墨。

5.2.2 原检验方法3.3擦洗溶剂乙醇或汽油改用甲苯。5.3 细度按GB/T 13217.3进行检验,不同之处:原检验方法中3.2擦洗溶剂乙醇改用甲苯。5.4 粘度按GB/T 13217.4进行检验,不同之处:原检验方法中3.3擦洗溶剂乙醇或汽油改用甲苯。5.5 初干性按GB/T 13217.5进行检验。5.6 附着牢度按GB/T 13217.7进行检验,不同之处如下。

5.6.1 原检验方法中4.2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改用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5.6.2 原检验方法中4.6擦洗溶剂乙醇或汽油改用甲苯。5.7 表面张力检验方法5.7.1 检验原理检验经处理过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上油墨印迹的表面张力的大小,用N/cm表示。5.7.2 材料及工具5.7.2.1 表面张力测定液:甲酰胺和乙二醇乙醚(均为分析纯)按54+46(体积)比例配制即为38×10(-5次方)N/cm表面张力测定液。

5.7.2.2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经电火花处理后表面张力值38×10(-5次方)- 40×10(-5次方)N/cm。薄膜厚度为0.05±0.01mm。5.7.2.3 棉纱。5.7.2.4 橡皮垫 240mm×140mm×4mm5.7.2.5 擦洗溶剂:甲苯。5.7.2.6 药棉。5.7.2.7 玻璃棒:?mm,L250mm。5.7.2.8 丝棒:铜棒体?±0.05mm,L170mm,缠绕不锈钢丝部分L100±0.050mm,钢丝?.12mm,密绕排列,整齐无间隙。

5.7.2.9 秒表。5.7.3 检验条件检验应在湿度25±1摄氏度,相对湿度65%± 5%环境条件下进行。5.7.4 检验步骤5.7.4.1 按GB/T 13217.7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颜色检验制样,悬空垂直放置24h。5.7.4.2 将样片平放在操作平台上,用药棉蘸取表面张力测定液,在油墨印迹上涂布6平方厘米保持2s以上不破裂成液点,即认为墨膜表面张力值达38×10(-5的次方)N/cm以上。

5.8 溶剂残留量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5.8.1 检验原理一定面积、厚度的油墨试样置于密封的平衡瓶内,在一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试样表面的溶剂挥发,达到平衡时,取顶上气体供气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单位面积的溶剂残留量,用mg/m平方表示。

5.8.2 材料及工具5.8.2.1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经电火花处理后,表面张力值为38×10(-5次方)— 40×10(-5次方)N/cm,厚度0.05±0.01mm。5.8.2.2 橡皮垫:240mm×140mm×4mm。5.8.2.3 擦洗溶剂:甲苯(分析纯)。

5.8.2.4 药棉。5.8.2.5 玻璃棒:Φ 7mm L 250mm。5.8.2.6 丝棒:铜棒体Φ9±0.05mm;缠绕不锈钢丝部分 L 100±0.50mm,钢丝Φ0.12mm,密绕排列,整齐无间隙。 5.8.2.7 输液瓶:容量300mL,密闭用顺丁橡胶反口塞。

5.8.2.8 直筒吸量管:10mL。5.8.2.9 医用注射器:1mL。5.8.2.10 不锈钢镊子。5.8.2.11 干燥器:?00mm,内装干燥硅胶。5.8.3 仪器5.8.3.1 恒温烘箱:0—200摄氏度,灵敏度±l摄氏度。5.8.3.2 定时钟。

5.8.3.3 微量进样器:1礚。5.8.3.4 气相色谱仪:具有氢火焰鉴知器。5.8.4 试剂5.8.4.1 丙铜(分析纯)。

5.8.4.2 乙酸乙酯(分析纯)。

5.8.4.3 丁酮(分析纯)。5.8.4.4 异丙醇(分析纯)。5.8.4.5 乙醇(分析纯)。

5.8.4.6 甲苯(分析纯)。

5.8.4.7 乙酸丁酯(分析纯)。5.8.4.8 二甲苯(分析纯)。

5.8.5 标准溶剂曲线的制作

5.8.5.1 对每一种溶剂用10礚微量进样器通过反口塞向输液瓶注入l礚标准溶剂,然后在80±1摄氏度恒温箱内保温20min后取出,隔日再在50±1摄氏度烘箱内放置20h以上,取出后用1mL注射器通过反口塞按0.2,0.6,0.8,1.0mL抽取输液瓶顶部气体分别进样测试,即获该溶剂不同进样量的各标准峰面积。

5.8.5.2 标准溶剂进样量按(1)式计算 W标 = [(D × V1)/V2]×V3----------------------------------------(1) 式中:W标——标准溶剂进样量,mg;D —— 溶剂密度,g/mL;V1——标准溶剂注入输液瓶的量,礚;V2——输液瓶容量,mL;V3——进入仪器标样量,mL。

5.8.5.3 以所得各色谱峰面积作纵坐标,对应溶剂进样量W为横坐标制成该溶剂的标准溶剂曲线。

5.8.6 色谱条件5.8.6.1 玻璃柱L 1m,内径2mm。填充剂:25%FEG—1500,301轴化担体。

5.8.6.2 环境温湿度及仪器温度室内温度25±1摄氏度,湿度65%±5%。柱温100摄氏度,汽化室150摄氏度,检定器150摄氏度。

5.8.6.3 气流速度氮气50mL/min,空气0.5kg/平方厘米,氢气0.6kg/平方厘米。

5.8.7 操作方法及计算5.8.7.1 按GB/T 13217.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中的颜色检验制样,制样后悬空静置2h。取下将试样剪切成面积为200平方厘米或5cm×10cm细条四片,立即置于输液瓶中用反口塞塞紧,置于50±1摄氏度恒温烘箱内保温30min。

5.8.7.2 将装有试样的输液瓶取出,用1mL注射器抽取瓶中样品的气体,注入色谱仪测试,获得试样中各相应溶剂的峰面积。5.8.7.3 根据试样中所含各溶剂的峰面积,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溶剂的含量(P),并按(2)式计算各溶剂的残留量。W样 = (P/S)× (V2/V1)--------------------------------------(2) 式中:W样——试样中各溶剂的残留量,mg/m平方;P——试样中各溶剂的实际毫克数,mg;S——印样面积,平方厘米;V1——进样量,mL;V2——输液瓶容量,mL。5.8.8 结果以各溶剂两次以上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之总和来表示该样品的溶剂总残留量

。6. 检验规则6.1 产品组批:单机或机组一次投入完成的单位产品为一批

。6.2 不合格批的判断:每批产品按GB 3186 取样检验,其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技术指标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批。

6.3 产品由生产厂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规定进行检验,并保证所有出厂产品都应符合本标准的技术指标;产品应有合格证,必要时另附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6.4 产品按 GB 3186 涂料产品的取样方法进行取样,样品应分两份,一份密封备查,另一份作检验用样品。

6.5 收货单位有权按标准的规定,对产品进行检验,如发现产品质量不符合本标准技术指标规定时,应由供需双方共同按 GB 3186 重新取样检验,如仍不符合本标准技术指标规定,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收货单位有权退货

。6.6 供需双方应对产品的包装及数量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包装有漏损、数量有出入等现象,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6.7 供需双方在产品质量上发生争议时,由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执行仲裁检验。

6.8 检验分类6.8.1 颜色、着色力、细度、粘度四项质量指标为出厂检验项目。

6.8.2 初干性、附着牢度、表面张力值、溶剂残留量四项性能要求为型式检验项目。本产品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因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后,型式检验周期为半年一次;

d.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本产品属易燃品,应用密封铁桶包装,按照易燃品包装规定执行。

7.2 铁桶和外包装箱应贴或喷涂商标、制造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型号、标准号、重量、批号、制造日期及“易燃、不得倒置”的标志。

7.3 本产品不得露天存放,库房必须干燥、通风、防止受湖,远离火源

。7.4 运输时按易燃品的规定执行,运输及搬运中,不得抛、摔、碰撞,以防包装破损,引起火灾

。7.5 本产品自制造之日起,有效期为一年。附录 A 标准白墨和标准黑墨配方及质量指标 (补充件)

 A1 标准白墨标准黑墨配方 原料 规格 标准白墨% 标准黑墨% 钛白粉 R-930(日本) 28 — 炭黑 国标#6色素炭黑(丹东) — 9 氯化聚丙烯树脂 广州 8 11 分散助剂 — 1 — 甲苯 工业 50 70 二甲苯 工业 13 10 总计 — 100 100 注:以上为质量百分数。

 A2 质量指标 项目 计量单位 标准白墨 标准黑墨 细度 μm ≤25 ≤25 涂—#4粘度 S 25~70 25~70

相关资讯

  • 7项印刷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2017年第32号国家标准发布公告,其中批准发布印刷领域国家标准7项,包括基础通用类标准2项,产品检验类标准5项。具体标准编号、名称及实施时间如下: 1、GB/T 9851.9-2017《印刷技术术语第9部分:书刊印刷术语》,2018年7月1日…

    2018/7/9 12:32:36
  • 《快递封装用品》等291项国家标准发布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在“质量提升行动年”活动开局之际,批准发布了291项国家标准,涉及产品质量提升、百姓消费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防范金融风险、一带一路建设等诸多方面。其中,新修订发布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倡导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对原…

    2018/7/9 12:29:30
  • 这些造纸装备入选新版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指导目录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关于做强中国装备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水平,加快推进首台(套)推广应用,根据重大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2018年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工信部装函[2018]47号”文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7年版)》,…

    2018/7/9 12:25:50
  • 美国对中国塑料装饰丝带发起“双反”调查

    美国商务部当天发表声明说,上述调查是基于美国Berwickoffray公司去年12月提出的申诉发起的。该公司指控从中国进口的上述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倾销幅度为74.34%至370.04%,同时指控中国相关生产商和出口商接受了不公正的政府补贴。根据美国贸易救济政策程序,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2018/7/9 12:19:27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