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B(标准的附录) 包装用水性粘合剂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卤代烃的检测方法 B.1 材料 B.1.1试剂 载气:高纯氮燃气:氢气,纯度>99.8%助燃气:空气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分析纯 四氯化碳、苯、甲苯、二甲苯(间、邻、对二甲苯混合物):分析纯 乙苯、甲醇:分析纯 B.1.2仪器 气相色谱仪:能满足分析条件要求的任何型号的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色谱仪,对苯的检出限D≤1×10-9g/s。 色谱柱: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 30m×0.25mm×0.25μm膜厚(如:HP-1,DB-1);进样器:能满足分析条件要求的任何型号的顶空进样装置;顶空用样品瓶:20ml;一次性注射器,5ml。色谱操作条件:顶空进样器 浴温:80℃;平衡时间:90min;定量管体积:10μl,温度85℃; 气体传输线温度85℃。气相色谱仪条件:分流进样;分流比 80:1(不带顶空进样器时分流比20:1,带顶空进样器时分流比80:1);载气流速 1.0ml/min;氢气流速30ml/min;空气流速:380ml/min。柱温:程序升温,40℃保持4min,然后以10℃/min升至150℃保持5min;进样口温度:150℃; 检测器温度:280℃; 尾吹: 10ml/min。 色谱柱老化:280℃下,老化16小时。 B.2 测定步骤 B.2.1被测物保留时间的测定 按气相色谱仪操作条件,待仪器稳定后,注入1μl含所有被测物的标准溶液,记录各被测物标准组份的出峰顺序及保留时间。 B.2.2 定性检验样品中的组份 在样品瓶中加入5ml左右的样品,按B.2.1中选定的条件进行检测,确定出被测物的组分。B.2.3 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 按B.2.2检测出的被测物以甲醇为溶剂配置混合标准溶液。B.2.4 样品测定 在四个样品瓶中分别用注射器注入5ml 左右的样品,准确称其重量(精确至0.0002g),每一样品瓶中的样品量的差应小于1%,在其中三个样品瓶中用微量注射器分别注入10μl、20μl、30μl混合标准溶液,并尽快封闭样品瓶,标准溶液的加入量应使其在色谱仪上的峰面积与样品被测组分在色谱仪上的峰面积大致相同。 B.2.5 把已称好试样的样品瓶置于顶空进样器中。按B.2.1条件测试,计算测试结果。B.3 计算 B.3.1 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以标准组份在试样中的浓度 及对应的峰面积 分别计算回归方程。 (4) — 被测组分i的峰面积; — 标准组份i在试样中的浓度,mg/kg; — 回归方程的斜率; — 回归方程的截距。 B.3.2 被测物含量的计算 取 = 0时, = 为被测组份在试样中的含量(mg/kg) — 被测物i在水基型粘合剂中的含量,mg/kg。 B.3.3 试样中卤代烃含量(以二氯甲烷计)的计算 W卤代烃=W二氯甲烷+0.858×(W1.1-二氯乙烷+ W1.2-二氯乙烷)+0.637×(W1.1.1-三氯乙烷+ W1.1.2-三氯乙烷)+0.552×W四氯甲烷 0.858—二氯甲烷与二氯乙烷的相对分子量的比值0.711—二氯甲烷与三氯甲烷的相对分子量的比值0.637—二氯甲烷与三氯乙烷的相对分子量的比值0.552—二氯甲烷与四氯化碳的相对分子量的比值计算结果苯系物数值保留至个位,卤代烃数值保留至十位。 附录C(标准的附录) 鞋和箱包用粘合剂和处理剂中卤代烃的检测方法 C.1仪器与试剂 、C.1.1试剂 载气:高纯氮 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色谱纯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分析纯 甲醇:优级纯 溴丙烷注1:分析纯。 溴丙烷溶液:称取1g左右溴丙烷称准至0.2mg,用甲醇稀释至50ml容量瓶中。 C.1.2仪器 气相色谱仪:配电子捕获检测器; 色谱柱: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如HP-1,30m×0.25mm×0.25μm膜厚)或其它能使被测物完全分离的色谱柱; 微量注射器,1μl。 C.1.3色谱操作条件 色谱分析条件注2进样方式:分流进样; 载气流速:1.0ml/min; 柱温:程序升温,42℃保持9min,然后以50℃/min升至250℃保持2min; 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300℃; 尾吹: 30ml/min。 色谱柱老化:280℃下,老化16小时。C.2 测定步骤: C.2.1被测物保留时间的测定:按气相色谱仪操作条件,待仪器稳定后,注入0.2μl含所有被测物的标准溶液,记录各被测物标准组份的出峰顺序及保留时间。 C.2.2 定性检验样品中的被测组分:称取1g左右的样品用甲醇稀释至25ml容量瓶中,按选定的测试条件进行检测,并确定出被测物的种类。 C.2.3 测定被测物的响应因子 称取1g左右的在C.2.2中检出的被测物的标准试剂,称准至0.2mg,及对应的溴丙烷溶液注3,用甲醇稀释至50ml容量瓶中,按其线性范围稀释(其浓度应在线性范围内,若超出应加大稀释倍数或多次稀释),摇匀。用微量注射器进0.2μl样品,并记录其色谱图。计算被测组分的响应因子R: (6)式中:WS — 溴丙烷重量,g; Wi — 被测组分重量,g;Ai —被测组分峰面积; AS —溴丙烷峰面积。R值取二次结果的平均值,其相对偏差应小于5%,保留三位有效数字。C.2.4 样品测定: 准确称取1g左右的样品(精确至0.0002g),加入1ml溴丙烷溶液于5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溴丙烷溶液的加入量应使其在色谱仪上的峰面积与样品被测组分在色谱仪上的峰面积大致相同。待仪器稳定后开始测试。C.3 计算 C.3.1 计算被测物含量通过下式计算涂料中被测组分的含量 (mg/kg): (7)式中: ─ 被测组分峰面积; ─ 溴丙烷峰面积; ─ 溴丙烷重量,g; ─ 被测组分重量,g; ─ 响应因子。测定结果取二次的平均值,其相对偏差应小于5%。C.3.2 试样中卤代烃含量W卤代烃(以二氯甲烷计,mg/kg)的计算W卤代烃=W二氯甲烷+0.858×(W1.1-二氯乙烷+ W1.2-二氯乙烷)+0.637×(W1.1.1-三氯乙烷+ W1.1.2-三氯乙烷)+0.552×W四氯甲烷 0.858—二氯甲烷与二氯乙烷的相对分子量的比值0.711—二氯甲烷与三氯甲烷的相对分子量的比值0.637—二氯甲烷与三氯乙烷的相对分子量的比值0.552—二氯甲烷与四氯化碳的相对分子量的比值计算结果保留至十位。 注1:试样中应不含有内标物溴丙烷。在定性检验试样被测组分时,如试样不含某种被测组分时,也可用其作内标物。 注2:由于色谱分析条件因实验条件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应根据所用气相色谱仪的型号、性能,制定分析最佳条件。 注3 :加入的溴丙烷内标物溶液在色谱仪上的响应值应与被测物的响应值相当,并且应在其线性范围之内。 附录D(标准的附录) 地毯用粘合剂中挥发性不饱和物及乙苯的分析方法D.1实验条件 D.1.1仪器设备 仪器:气相色谱仪配FID检测器熔融石英毛细管柱:30m长,直径为0.53nm,柱内涂覆1—5μm厚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微量注射器:10或50μL分析天平:精确度0.0001gD.1.2试剂 去离子水、丙腈(分析纯)、待测组分标样(分析纯)。D.2实验步骤 D.2.1内标样品和待测样品的配制 丙腈标准溶液的制备:在1L容量瓶中移入约800mL去离子水后,加人0.3000g丙腈,加水至刻度,摇匀,密封保存。待测样品的制备:称取待测样品10.0g,加入丙腈标准溶液30mL,密封搅匀。D.2.2相对响应因子的测定 移取一定量的待测组分标样,加入作为本底的样品中,定量加入丙腈标准溶液,密封搅拌,进行色谱检测。 根据各组分的峰面积,按下式计算相对响应因子:式中: ——待测挥发组分相对于内标的相对响应因子; ——内标(丙腈)的面积;——待测挥发组分的峰面积; ——内标(丙腈)的质量; ——待测挥发组分的质量。D.2.3 待测组分的浓度的测定 向10.0g样品中加入30.0g内标(丙腈)溶液,密封搅匀,进样1μL,在设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得它们的峰面积,按设定条件进行检测,得到内标和样品各组分的峰面积。组分的浓度按下式计算:式中: —待测定组分的浓度(mg/kg); —内标溶液中的内标物浓度(mg/kg); —有关挥发物的峰面积; ——内标的峰面积;—稀释样品中内标溶液的质量,g(约30g); —原始聚合物分散体/胶乳的质量,g(约10g), —待测组分相对于内标的相对响应因子。至少重复进行两次测定,得出各待测组分的平均浓度。
相关资讯
-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2017年第32号国家标准发布公告,其中批准发布印刷领域国家标准7项,包括基础通用类标准2项,产品检验类标准5项。具体标准编号、名称及实施时间如下: 1、GB/T 9851.9-2017《印刷技术术语第9部分:书刊印刷术语》,2018年7月1日…
2018/7/9 12:32:36
-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在“质量提升行动年”活动开局之际,批准发布了291项国家标准,涉及产品质量提升、百姓消费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防范金融风险、一带一路建设等诸多方面。其中,新修订发布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倡导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对原…
2018/7/9 12:29:30
-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关于做强中国装备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水平,加快推进首台(套)推广应用,根据重大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2018年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工信部装函[2018]47号”文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7年版)》,…
2018/7/9 12:25:50
-
美国商务部当天发表声明说,上述调查是基于美国Berwickoffray公司去年12月提出的申诉发起的。该公司指控从中国进口的上述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倾销幅度为74.34%至370.04%,同时指控中国相关生产商和出口商接受了不公正的政府补贴。根据美国贸易救济政策程序,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2018/7/9 12:19:27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