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标准法规 > 行业标准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2007/8/28 0:00:00 人评论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1 总则

2 工作机构

3 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基本条件

4 许可程序

4.1 申请和受理

4.2 企业实地核查

4.3 产品抽样与检验

4.4 审定和发证

4.5 集团公司的生产许可

5 审查要求

6证书和标志

6.1 证书

6.2 标志

7 收费

8工作人员守则

9 附则

 

附件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    
   1 
总则

    1.1为了做好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44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80)等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1.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防伪材料产品的,适用本实施细则。任何企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不得生产防伪材料产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防伪材料产品。

防伪材料产品是指客观上起到防止伪造,而采用了在一定范围内能准确鉴别真伪,并不易被仿制和复制的技术制作的材料产品。

1.3本实施细则适用于防伪材料产品。其范围及产品单元见《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表2),增补或调整品种时另行通知。

    2  工作机构

    2.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统一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内设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许可证办公室)负责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日常工作。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中心(以下简称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是全国许可证办公室的办事机构。

2.2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防伪技术产品审查部(以下简称防伪技术产品审查部)设在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受全国许可证办公室的委托,组织起草相关产品实施细则;跟踪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技术要求的变化,及时提出修订、补充产品实施细则的意见和建议;组织相关产品实施细则的宣贯;组织对相关产品申请企业的实地核查;审查、汇总申请取证企业的有关材料并上报全国许可证办公室;承担全国许可证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宜。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防伪技术产品审查部

        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

邮政编码:100013

电子信箱:scb@ctaac.org.cn

        话:(0106420091864278004

    真:(01064278004

联 系 人:陈锡蓉、林琦。

2.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监督和管理工作。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内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级许可证办公室)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受理和日常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工作。

  2.4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检验工作由以下单位负责:

国家防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8

邮政编码:100013   

电子信箱:fwjc@nim.ac.cn

    话:(01064229310  64270575

    真:(01064229310

联 系 人:刘克夫  程海燕

 

国家印刷装璜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址:天津市南开区华苑产业园区开华道26

邮政编码:300384   

电子信箱:pdpc1988@yahoo.com.cn

    话:(02223078929 

    真:(02223078915

联 系 人:苏传健  张黎明

 

上海市防伪技术产品测评中心

    址:上海市徐汇区嘉川路245

邮政编码:200237

电子信箱:fwcp@fwcp.org.cn

    话:(02164109332   64102962-207

    真:(02164102961

联 系 人:张凡  张辉

 

3 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基本条件

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应符合下列条件:

3.1 有营业执照;

3.2 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3.3 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验手段;

3.4 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

3.5有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安全保密制度与措施;

3.6 产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明示的企业标准以及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3.7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不存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和禁止投资建设的落后工艺、高耗能、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情况。

3.8 法律、行政法规有其他规定的,还应符合其规定。

4 许可程序

4.1 申请和受理

4.1.1 企业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时,应向其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4.1.1.1《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一式三份,《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中“产品类别”一栏填写防伪技术产品,“产品名称”一栏填写防伪材料产品,“产品单元”一栏根据“实施细则”表2相应的产品单元名称填写,“产品品种、规格型号”一栏填写相应的技术类别;

4.1.1.2 营业执照复印件三份(加盖公章);

4.1.1.3申证产品企业标准文本三份;

4.1.1.4 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三份(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重新提出申请的企业)

4.1.1.5《防伪技术产品协作加工项目清单》(见表1)三份(有协作加工项目的企业)。

(以上材料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部及审查中心各一份。)

   

4.1.2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收到企业申请后,对申请材料符合实施细则要求的,准予受理,并自收到企业申请之日起5日内向企业发送《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决定书》;

对申请材料不符合本实施细则要求且可以通过补正达到要求的,应当场或者在5日内向企业发送《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补正告知书》一次性告知。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对申请材料不符合《行政许可法》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要求的,应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发出《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4.1.3 省级许可证办公室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5日内将申请材料报送审查部。

4.1.4 自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作出生产许可受理决定之日起,企业可以试生产申请取证产品。企业试生产的产品,必须经承担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依据本实施细则规定逐批检验合格,并在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标明“试制品”后,方可销售。对国家质检总局作出不予许可决定的,企业从即日起不得继续试生产该产品。

4.2 企业实地核查

4.2.1 由审查部指派24名审查员组成审查组,制定核查计划,提前5日通知企业,同时将核查计划抄送所在地省级许可证办公室。

    4.2.2 审查组按照《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5.3)进行实地核查,并做好记录。核查时间一般为1-3天。审查组对企业实地核查结果负责,并实行组长负责制。

4.2.3 审查组在实地核查结束前向企业报告核查情况,能当场确定核查结论的,审查组以书面形式当场通知核查结论;不能当场确定核查结论的,审查部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30日内应以书面形式通知企业核查结论。

    4.2.4 审查部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对企业的实地核查和抽封样品,并将核查结论告知省级许可证办公室

4.2.5 对于省级许可证办公室已受理的企业,企业应积极配合实地核查工作,如无正当理由拒绝实地核查的,按企业审查不合格处理。

4.2.6 企业实地核查不合格的判为企业审查不合格,由审查部书面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并由国家质检总局向企业发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4.2.7 企业实地核查不合格的,不再进行产品抽样检验,企业审查工作终止。

 4.3 产品抽样与检验

4.3.1企业实地核查合格的,审查组根据《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抽样规则》(5.4.1)抽封样品,告知企业所有承担该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名单及联系方式,由企业自主选择,并填写《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抽样单》(5.4.1)一式三份。

4.3.2经实地核查合格,需要送样检验的,应告知企业在封存样品之日起7日内将样品送达检验机构。需要现场检验的,由核查人员通知企业自主选择的检验机构进行现场检验。

    4.3.3 检验机构应在收到企业样品之日起20日内完成检验工作,并出具检验报告一式三份(企业、审查部和审查中心各一份)。对检验报告数据的真实性负责。产品检验时间不计入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期限。

4.3.4 对于省级许可证办公室已受理的企业,企业应积极配合产品抽样和检验工作,如无正当理由拒绝产品抽样和检验的,按企业审查不合格处理。

4.3.5 企业产品检验不合格的判为企业审查不合格,由审查部书面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并由国家质检总局向企业发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4.4 审定与发证

4.4.1审查部按照有关规定对企业的申请书、营业执照、核查记录、核查报告和产品检验报告等材料进行汇总和审核,并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40日内将申报材料报送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

4.4.2 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50日内完成上报材料的审查,并报全国许可证办公室。

4.4.3 国家质检总局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符合发证条件的,国家质检总局在作出许可决定之日起10日内颁发生产许可证;不符合发证条件的,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企业发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4.4.4 全国许可证办公室将获证企业名单以网络(httd//www.aqsiq.gov.cn)、报刊等方式向社会公布。

    4.5 集团公司的生产许可

4.5.1 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子公司、分公司或者生产基地(以下统称所属单位)具有法人资格的,可以单独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不能以所属单位名义单独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应与集团公司一起提出办理生产许可证申请。

4.5.2集团公司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的,其所属单位都必须接受企业生产条件实地核查和产品检验,分别缴纳相关费用,并全部达到合格要求方可取证,其产品可以标注集团公司的生产许可证编号。

4.5.3 其他经济联合体及所属单位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的,参照集团公司办证程序执行。

4.5.4 通过防伪材料技术评审,但不具备生产能力的防伪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须委托有防伪技术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加工,或确定定点生产企业参照经济联合体及所属企业办证程序执行。

5 审查要求

5.1有协作加工项目的企业应提交的《防伪技术产品协作加工项目清单》(见表1)。

 

 


1  防伪技术产品协作加工项目清单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申证企业

   

 

协作加工

单位数量

申证企业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协作加工概况

1

 

协作加工

单位名称

 

  

 

电话

 

协作加工

项目概述

 

协作加工

过程中防伪

力度增值

□有 □无

协作加工环节的主要生产、检验设备

 

协作加工单位的防伪技术评审证书编号

 

2

协作加工

单位名称

 

  

 

电话

 

协作加工

项目概述

 

协作加工

过程中防伪

力度增值

□有 □无

协作加工环节的主要生产、检验设备

 

协作加工单位的防伪技术评审证书编号

 

 

 

注:若外协作加工单位数量较多或概述文字较多页面不足时可另续表。

 


5.2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见表2

2  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1

防伪纸

防伪纤维纸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7003.11997《安全防伪纸 第一部分:证券 证件用纸》

GB/T17001.11997《防伪油墨 第一部分:紫外激发荧光油墨(胶版、凸版印刷)技术条件》

GB/T79742002《纸及纸板 白度测定法(漫射/垂直法)》

GB/T2679.151997《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电动加速法)》

GB/T15411989《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法》

GB/T464.1-1989《纸与纸版的干热加速老化法》

GB/T4592002《纸和纸板伸缩性的测定》

GB/T4572002《纸耐折度的测定法》

GB/T4562002《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别克法)》

GB/T4532002《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恒速加荷法)》或

GB/T129141991《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拉伸法)》

GB/T451.2200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

GB/T451.32002《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

防伪水印纸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7003.11997《安全防伪纸 第一部分:证券 证件用纸》

GB/T79742002《纸及纸板 白度测定法(漫射/垂直法)

GB/T2679.151997《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电动加速法)》

GB/T15432005《纸不透明度测定法(纸背衬)》

GB/T15411989《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法》

GB/T464.1-1989《纸与纸版的干热加速老化法》

 

2  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1

防伪纸

防伪水印纸

GB/T4592002《纸和纸板伸缩性的测定》

GB/T4572002《纸耐折度的测定法》

GB/T4562002《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法(别克法)》

GB/T4532002《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恒速加荷法)》或

GB/T129141991《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拉伸法)》

GB/T451.2200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

GB/T451.32002《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

防伪安全线纸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7003.11997《安全防伪纸 第一部分:证券 证件用纸》

GB/T17001.11997《防伪油墨 第一部分:紫外激发荧光油墨(胶版、凸版印刷)技术条件》

GB/T79742002《纸及纸板 白度测定法(漫射/垂直法)》

GB/T2679.151997《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电动加速法)》

GB/T15411989《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法》

GB/T464.1-1989《纸与纸版的干热加速老化法》

GB/T4592002《纸和纸板伸缩性的测定》

GB/T4572002《纸耐折度的测定法》

GB/T4562002《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法(别克法)》

GB/T4532002《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恒速加荷法)》或

GB/T129141991《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拉伸法)》

GB/T451.2200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

GB/T451.32002《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

 

 

2  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1

防伪纸

防涂改纸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7003.11997《安全防伪纸 第一部分:证券 证件用纸》

GB/T79742002《纸及纸板 白度测定法(漫射/垂直法)》

GB/T2679.151997《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电动加速法)》

GB/T15411989《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法》

GB/T464.1-1989《纸与纸版的干热加速老化法》

GB/T4592002《纸和纸板伸缩性的测定》

GB/T4572002《纸耐折度的测定法》

GB/T4562002《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法(别克法)》

GB/T4532002《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恒速加荷法)》或

GB/T129141991《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拉伸法)》

GB/T451.2200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

GB/T451.32002《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

防复印纸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7003.11997《安全防伪纸 第一部分:证券 证件用纸》

GB/T17001.11997《防伪油墨 第一部分:紫外激发荧光油墨(胶版、凸版印刷)技术条件》

GB/T79742002《纸及纸板 白度测定法(漫射/垂直法)

GB/T2679.151997《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电动加速法)》

GB/T15411989《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法》

GB/T4572002《纸耐折度的测定法》


2  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1

防伪纸

防复印纸

GB/T4562002《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法(别克法)》

GB/T4532002《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恒速加荷法)》或

GB/T129141991《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拉伸法)》

GB/T451.2200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

GB/T451.32002《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

QB/T2342-97《干法静电复印纸》

防伪复写纸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7003.11997《安全防伪纸 第一部分:证券 证件用纸》

GB/T167971997《无碳复写纸》

GB/T79742002《纸及纸板 白度测定法(漫射/垂直法)》

GB/T15432005《纸不透明度测定法(纸背衬)》

GB/T4562002《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法(别克法)》

GB/T451.2200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

GB/T451.32002《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

防伪全息纸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87332002《防伪全息纸》

GB/T77061987《凸版装潢印刷品》

GB/T464.1-1989《纸与纸版的干热加速老化法》

GB/T4592002《纸和纸板伸缩性的测定》

GB/T4532002《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加荷法)》或

GB/T129141991《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拉伸法)》

GB/T451.2200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

2  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1

防伪纸

易碎纸(膜)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7003.11997《安全防伪纸 第一部分:证券 证件用纸》

GB/T142161993《塑料 膜和片润湿张力试验方法》

GB/T27921998《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

GB/T2679.151997《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电动加速法)》

GB/T451.32002《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

2

防伪油墨

热敏变色防伪油墨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7001.11997《防伪油墨 第一部分:紫外激发荧光油墨(胶版、凸版印刷)技术条件》

GB/T187522002《热敏变色防伪油墨》

GB/T14624.11993《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14624.21993《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14624.31993《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

GB/T14624.41993《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

GB/T14624.51993《油墨粘性检验方法》

GB/T13217.1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颜色检验》

GB/T13217.3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细度检验》

GB/T13217.4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粘度检验》

GB/T13217.5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初干性检验》

GB/T13217.6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着色力检验》

GB/T13217.7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附着牢度检验》

GB/T27941995《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QB/T26242003《胶版单张纸油墨》

 

 

2  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2

防伪油墨

压敏防伪油墨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7001.11997《防伪油墨 第一部分:紫外激发荧光油墨(胶版、凸版印刷)技术条件》

GB/T14624.11993《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14624.21993《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14624.31993《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

GB/T14624.41993《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

GB/T14624.51993《油墨粘性检验方法》

GB/T13217.1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颜色检验》

GB/T13217.3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细度检验》

GB/T13217.4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粘度检验》

GB/T13217.5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初干性检验》

GB/T13217.6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着色力检验》

GB/T13217.7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附着牢度检验》

GB/T27941995《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QB/T26242003 《胶版单张纸油墨》

水敏防伪油墨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7001.11997《防伪油墨 第一部分:紫外激发荧光油墨(胶版、凸版印刷)技术条件》

GB/T14624.11993《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14624.21993《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14624.31993《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

GB/T14624.41993《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

GB/T14624.51993《油墨粘性检验方法》

GB/T13217.1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颜色检验》

GB/T13217.3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细度检验》

 

2  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2

防伪油墨

水敏防伪油墨

GB/T13217.4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粘度检验》

GB/T13217.5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初干性检验》

GB/T13217.6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着色力检验》

GB/T13217.7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附着牢度检验》

GB/T27941995《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QB/T26242003 《胶版单张纸油墨》

磁性防伪油墨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87512002《磁性防伪油墨》

GB/T14624.11993《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14624.21993《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14624.31993《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

GB/T14624.41993《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

GB/T13217.4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粘度检验》

GB/T13217.5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初干性检验》

GB/T13217.6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着色力检验》

GB/T13217.7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附着牢度检验》

GB/T27941995《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QB/T26242003 《胶版单张纸油墨》

防涂改油墨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7001.11997《防伪油墨 第一部分:紫外激发荧光油墨(胶版、凸版印刷)技术条件》

GB/T14624.11993《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14624.31993《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

GB/T27941995《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2  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2

防伪油墨

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87532002《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

GB/T14624.11993《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14624.21993《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14624.31993《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

GB/T14624.41993《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

GB/T14624.51993《油墨粘性检验方法》

GB/T13217.1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颜色检验》

GB/T13217.3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细度检验》

GB/T13217.4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粘度检验》

GB/T13217.5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初干性检验》

GB/T13217.6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着色力检验》

GB/T13217.7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附着牢度检验》

GB/T27941995《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QB/T26242003 《胶版单张纸油墨》

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7001.11997《防伪油墨 第一部分:紫外激发荧光油墨(胶版、凸版印刷)技术条件》

GB/T187542002《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GB/T13217.1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颜色检验》

GB/T13217.3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细度检验》

GB/T13217.4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粘度检验》

GB/T13217.5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初干性检验》

GB/T13217.6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着色力检验》


2  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2

防伪油墨

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GB/T13217.7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附着牢度检验》

GB/T14624.11993《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14624.21993《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14624.31993《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

GB/T14624.41993《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

GB/T14624.51993《油墨粘性检验方法》

GB/T27941995《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QB/T26242003 《胶版单张纸油墨》

红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87542002《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GB/T17001.11997《防伪油墨 第一部分:紫外激发荧光油墨(胶版、凸版印刷)技术条件》

GB/T14624.11993《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14624.21993《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14624.31993《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

GB/T14624.41993《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

GB/T14624.51993《油墨粘性检验方法》

GB/T13217.1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颜色检验》

GB/T13217.3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细度检验》

GB/T13217.4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粘度检验》

GB/T13217.5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初干性检验》

GB/T13217.6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着色力检验》

GB/T13217.7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附着牢度检验》

GB/T27941995《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QB/T26242003 《胶版单张纸油墨》

2  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2

防伪油墨

蓄光防伪油墨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7001.11997《防伪油墨 第一部分:紫外激发荧光油墨(胶版、凸版印刷)技术条件》

GB/T14624.11993《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14624.21993《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14624.31993《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

GB/T14624.41993《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

GB/T14624.51993《油墨粘性检验方法》

GB/T13217.1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颜色检验》

GB/T13217.3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细度检验》

GB/T13217.4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粘度检验》

GB/T13217.5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初干性检验》

GB/T13217.6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着色力检验》

GB/T13217.7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附着牢度检验》

GB/T27941995《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QB/T26242003 《胶版单张纸油墨》

光学变色防伪油墨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87542002《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GB/T13217.1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颜色检验》

GB/T13217.3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细度检验》

GB/T13217.4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粘度检验》

GB/T13217.5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初干性检验》

GB/T13217.6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着色力检验》


2  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2

防伪油墨

光学变色防伪油墨

GB/T13217.7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附着牢度检验》

GB/T27941995《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渗透印油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87542002《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GB/T171211997《防伪印油 第一部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渗透印油技术条件》

GB/T17001.11991《防伪油墨 第一部分:紫外激发荧光油墨(胶版、凸版印刷)技术条件》

GB/T14624.11993《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13217.3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细度检验》

喷绘墨水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QB/T2730.22005《喷墨打印墨水 第2部分:喷绘墨水》

喷墨墨水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QB/T2730.12005《喷墨打印墨水 第1部分:喷墨打印机用墨水》

3

防伪膜

微孔防伪膜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87582002《防伪核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6672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 机械测量法》

防伪全息镀铝膜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70001997《防伪全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8734-2002《防伪全息烫印箔》

GB/T14216-1993《塑料 膜和片润湿张力试验方法》

防伪全息透明膜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70001997《防伪全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8734-2002《防伪全息烫印箔》

GB/T14216-1993《塑料 膜和片润湿张力试验方法》


2  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3

防伪膜

防伪全息烫印箔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87342002《防伪全息烫印箔》

GB/T17000-1997《防伪全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0456-1989《电化铝烫印箔》

防伪全息热收缩膜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70001997《防伪全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20261997《热封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GB/T130221991《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10456-1989《电化铝烫印箔》

GB/T88071988《塑料镜面光泽试验方法》

GB/T24101980《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GB/T10371988《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整齐试验方法 杯式法》

4

防伪线

防伪封口线(混合型)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68361997《涤纶缝纫线》

电码防伪拉线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70001997《防伪全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30221991《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5

其它防伪材料

其它防伪技术类别

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注:其它产品单元的产品,申报前,需经审查部确定被审查产品的标准、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及检验等项目,并批准后,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受理。

 


5.3.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见表3

3  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序号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生产设备

检测设备

1

防伪纸

防伪纤维纸

常规造纸设备(长网、圆网、板纸造纸机)、纤维施放装置

耐折度检测仪*、拉力机*、印刷适性仪*、别克平滑度仪*、纸张厚度计、分光光度计*、标准光源(D65*、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纸张取样器

防伪水印纸

长网、圆网专用水印纸造纸机、水印制版设备、水印制网设备

耐折度检测仪*、拉力机*、印刷适性仪*、别克平滑度仪*、纸张厚度计、分光光度计*、标准光源(D65*、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纸张取样器

防伪安全线纸

常规造纸设备(长网、圆网、板纸造纸机)、安全线施放专用装置

耐折度检测仪*、拉力机*、印刷适性仪*、别克平滑度仪*、纸张厚度计、分光光度计*、标准光源(D65*、紫外光源*、鼓风干燥箱、电子天平、纸张取样器

防涂改纸

常规造纸设备(长网、圆网、板纸造纸机)、涂布机或常规造纸设备(长网、圆网、板纸造纸机)、印刷机或印刷机或涂布机

耐折度检测仪*、拉力机*、印刷适性仪*、别克平滑度仪*、纸张厚度计、分光光度计*、标准光源(D65*、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纸张取样器

防复印纸

复印后可阅读原件(但出现警示性文字或图像):计算机及设计软件、打印机或印刷机

复印后不可阅读原件:印刷机或涂布机

耐折度检测仪*、拉力机*、印刷适性仪*、别克平滑度仪*、纸张厚度计、分光光度计*、标准光源(D65*、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纸张取样器

复印后可阅读原件(但出现警示性文字或图像):复印机、扫描仪

复印后不可阅读原件:复印机

防伪复写纸

长网、圆网造纸机、涂布机

耐折度检测仪*、拉力机*、印刷适性仪*、别克平滑度仪*、纸张厚度计、分光光度计*、标准光源(D65*、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纸张取样器、磨擦实验机*

防伪全息纸

全息制版系统、电铸机、拼版机、模压机、涂布复合机、蒸镀机、复合机

全息防伪特性指标检测仪*、不小于40倍读数台式显微镜*、拉力机*、印刷适性仪*、光泽度计*20W钨灯光源、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钢板尺或钢卷尺、纸张取样器

 

3  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序号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生产设备

检测设备

1

防伪纸

易碎纸(膜)

吹膜机、涂布机、复合机

恒温干燥箱、拉力机*、标准光源(D65)、印刷适性仪*

2

防伪油墨

热敏防伪油墨

三辊机或砂磨机、搅拌机

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标准光源(D65)、印刷适性仪*

胶、凸版:油墨粘性仪*、平行板粘度计、流动度检测仪、刮板细度计

凹、柔版:涂4号杯、刮板细度计(0-50μm0-100μm)、压辊、圆盘剥离试验机或印刷适性仪

丝网版:300目网版、刮刀或丝网印样机(小型)、旋转粘度计、流动度检测仪、刮板细度计

压敏防伪油墨

三辊机或砂磨机、搅拌机

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标准光源(D65)、印刷适性仪*

胶、凸版:油墨粘性仪*、平行板粘度计、流动度检测仪、刮板细度计

凹、柔版:涂4号杯、刮板细度计(0-50μm0-100μm)、压辊、圆盘剥离试验机或印刷适性仪

丝网版:300目网版、刮刀或丝网印样机(小型)、旋转粘度计、流动度检测仪、刮板细度计

水敏防伪油墨

三辊机或砂磨机、搅拌机

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标准光源(D65)、印刷适性仪*

胶、凸版:油墨粘性仪*、平行板粘度计、流动度检测仪、刮板细度计

凹、柔版:涂4号杯、刮板细度计(0-50μm0-100μm)、压辊、圆盘剥离试验机或印刷适性仪

丝网版:300目网版、刮刀或丝网印样机(小型)、旋转粘度计、流动度检测仪、刮板细度计

磁性防伪油墨

三辊机或砂磨机、搅拌机

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标准光源(D65)、印刷适性仪*BH测试仪*

胶、凸版:油墨粘性仪*、平行板粘度计、流动度检测仪、刮板细度计

3  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序号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生产设备

检测设备

2

防伪油墨

磁性防伪油墨

三辊机或砂磨机、搅拌机

凹、柔版:涂4号杯、刮板细度计(0-50μm0-100μm)、压辊、圆盘剥离试验机或印刷适性仪

丝网版:300目网版、刮刀或丝网印样机(小型)、旋转粘度计、流动度检测仪、刮板细度计

 

 

丝网版:300目网版、刮刀或丝网印样机(小型)、旋转粘度计、流动度检测仪、刮板细度计、

防涂改油墨

三辊机或砂磨机、搅拌机

旋转粘度计、印刷适性仪*、刮板细度计、流动度检测仪、恒温恒湿箱、标准光源(D65)、全息防伪特性指标检测仪*

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

三辊机、搅拌机、砂磨机

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标准光源(D65)、印刷适性仪*

胶、凸版:油墨粘性仪*、平行板粘度计、流动度检测仪、刮板细度计

凹、柔版:涂4号杯、刮板细度计(0-50μm0-100μm)、压辊、圆盘剥离试验机或印刷适性仪

丝网版:300目网版、刮刀或丝网印样机(小型)、旋转粘度计、流动度检测仪、刮板细度计

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搅拌机、三辊机或砂磨机或球磨机

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标准光源(D65)、印刷适性仪*荧光分光光度计*

胶、凸版:油墨粘性仪*、平行板粘度计、流动度检测仪、刮板细度计

凹、柔版:涂4号杯、刮板细度计(0-50μm0-100μm)、压辊、圆盘剥离试验机或印刷适性仪

丝网版:300目网版、刮刀或丝网印样机(小型)、旋转粘度计、流动度检测仪、刮板细度计


3  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序号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生产设备

检测设备

2

防伪油墨

红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三辊机或砂磨机、搅拌机

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标准光源(D65)、印刷适性仪*荧光分光光度计*

胶、凸版:油墨粘性仪*、平行板粘度计、流动度检测仪、刮板细度计

凹、柔版:涂4号杯、刮板细度计(0-50μm0-100μm)、压辊、圆盘剥离试验机或印刷适性仪

丝网版:300目网版、刮刀或丝网印样机(小型)、旋转粘度计、流动度检测仪、刮板细度计

 


3  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序号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生产设备

检测设备

2

防伪油墨

蓄光防伪油墨

搅拌机、三辊机或砂磨机或球磨机

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标准光源(D65)、印刷适性仪*

胶、凸版:油墨粘性仪*、平行板粘度计、流动度检测仪、刮板细度计

凹、柔版:涂4号杯、刮板细度计(0-50μm0-100μm)、压辊、圆盘剥离试验机或印刷适性仪

丝网版:300目网版、刮刀或丝网印样机(小型)、旋转粘度计、流动度检测仪、刮板细度计

光学变色防伪油墨

砂磨机、搅拌机

4号杯、印刷适性仪*、刮板细度计(0-50μm0-100μm)、压辊、流动度检测仪、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标准光源(D65)、旋转粘度计、300目网版、刮刀或丝网印样机(小型)、圆盘剥离试验机、

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渗透印油

砂磨机或三辊机或球磨机、搅拌机、高速分散机

刮板细度计、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标准光源(D65)、日照和气候色牢度测试仪*、旋转粘度计、紫外光源、砝码、荧光分光光度计

喷绘墨水

高速分散机、过滤系统

分光光度计*、表面张力仪、旋转粘度计*、电导仪、喷墨打印机、日照和气候色牢度测试仪*、高低温恒温恒湿箱*

喷墨墨水

高速分散机、过滤系统

分光光度计*、表面张力仪、旋转粘度计*、电导仪、喷墨打印机、日照和气候色牢度测试仪*、高低温恒温恒湿箱*

3

防伪膜

微孔防伪膜

辐照机、蚀刻机、复卷分切机、复模机、模切机

光学显微镜、厚度计、钢板尺或钢卷尺、标准光源(D65)、密度计、核径迹参数分析仪*

防伪全息镀铝膜

全息制版系统、电铸及纯水处理设备、拼板机、涂布复合机、分切机、蒸镀机

不小于40倍读数显微镜*、标准光源(点光源)、全息防伪特性指标检测仪*、钨灯光源、电晕笔、钢卷尺或钢板尺、光泽度计*、光密度计、分光光度计*

防伪全息透明膜

全息制版系统、电铸及纯水处理设备、拼板机、涂布复合机、分切机、蒸镀机

不小于40倍读数显微镜*、厚度计、标准光源(点光源)、全息防伪特性指标检测仪*、钨灯光源、电晕笔、钢卷尺或钢板尺、分光光度计*

3  企业生产防伪材料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序号

产品单元

技术类别

生产设备

检测设备

3

防伪膜

防伪全息烫印箔

全息制版系统、电铸及纯水处理设备、拼版机、模压机、涂布机、复卷机、蒸镀机、分切机

不小于40倍读数显微镜*、千分尺、全息防伪特性指标检测仪*、标准光源(点光源)、钨灯光源、钢卷尺、钢板尺、光泽度计*、分光光度计*、光密度计*、磨擦试验机*

防伪热收缩膜

吹膜机、电火花处理设备

厚度计、热收缩率检测仪*、标准光源(点光源)、钢卷尺、钢板尺、拉力试验机*、恒温干燥箱、透湿实验装置*、秒表、分光光度计*、光泽度计*、热封机

4

防伪线

防伪封口线(混合型)

全息制版系统、电铸设备、模压机、涂布印刷机、切丝设备、制线设备

恒温干燥箱、标准光源(点光源)、钨灯光源、钢卷尺、钢板尺、荧光分光光度计、全息防伪特性指标检测仪*、不小于40倍光学显微镜、不小于20倍的读数显微镜、纱线捻度仪

电码防伪拉线

数码印刷机、凹印机、涂布机、胶印机、分切机、切丝机、全息制版系统及模压机(有全息防伪特性的)

标准光源(点光源)、钢卷尺、钢板尺、不小于20倍的读数显微镜、全息防伪特性指标检测仪*

 

要求:1、生产设备可以协作加工的方式实现配置,企业自备的生产设备种类数不得低于应具备种类数的70%(四舍五入取整数)

         2、中外合资(或外资独资)企业,其境内与境外的生产环节须形成完整的闭环;

         3、表3中标有“*”的检测设备可以以委托检验方式实现配置,其它检测设备企业必须自备。


5.4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见附件表4

5.5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规则

1、检验机构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检验工作由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检验机构承担。

2、检验原则

防伪材料检验样本的大小依据检验方法的要求确定。对于非破坏性试验,同一件样品可用于多个单项的检验,而对破坏性试验,同一件样品只可做单项检验,检验机构需加倍取样。

防伪材料产品的检验项目可根据产品的工艺、材质、技术、规格的不同进行调整,并依据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检验。

防伪材料用于不同行业的产品,应同时符合相关行业的要求。特别是与食品、药品直接接触的产品,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的规定。

3、检验依据

按附表2所列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具体检验项目及方法见表6《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

4、样品验收

检验机构收到样品后,应立即检查样品的外包装、封条是否完好,并打开外包装将两组样品与随附的抽样单核对,由验收人员在抽样单“检验机构样品验收签字”栏内签收。验收后,检验机构应立即将签收后的抽样单分别传真至防伪技术产品审查部和被抽样企业(或将签收后的抽样单复印件交企业送样人员),签收后的抽样单原件由检验机构存档。遇有包装、封条破损或样品与抽样单不符等情况应在备注栏内注明,并及时报告审查部,待情况核实后再行检验。

5、结果判定

防伪纸、防伪膜、墨水及防伪线类产品判定原则:全项合格判定数均取[0,1],即检验结果为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则判为合格。若检验出一个不合格项,则该项由检验机构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则判为全项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若检验出两个或以上不合格项,则全项判为不合格。

防伪油墨类产品判定原则:细度、粘度、粘性及防伪特性指标为主要项目,其余为次要项目。若主要项目检验出一个不合格项,则该项由检验机构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则判为全项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若检验出两个或以上不合格项,则全项判为不合格。若次要项目检验出两个不合格项,则该两项由检验机构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则判为全项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若检验出三个或以上不合格项,则全项判为不合格。

由于企业原因造成包装、封条破损或与抽样单不符的样品,按产品检验不合格处理。

6、检验报告

    检验机构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检验工作,并提交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一式三份(受检企业1份、防伪技术产品审查部2份)。

7、报告异议

    企业若对检验报告有异议,应于收到检验报告之日起(以签领日期或当地邮戳日期为准),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检验机构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8、样品处理

防伪纸类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按GB/T10739-2002《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执行。

防伪油墨类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在温度为25℃±1,湿度为65%±5%的条件下放置8小时。

防伪膜类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按GB/T18734-2002《防伪全息烫印箔》中7.1.17.1.3执行。

企业可在收到检验报告之日起(以签领日期或当地邮戳日期为准)15日内,向检验机构提出取回检验剩余样品的申请,逾期由检验机构移交防伪技术产品审查部封存。

5.5.1 抽样规则及抽样单(见表5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抽样规则

1、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样品的抽样、封样工作由企业生产条件审查组负责。

2、抽样、封样工作应在审查组全体成员及企业代表均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并于企业生产条件实地核查通过后完成。所抽取的样品应是经企业检验合格的成品。

3、抽样地址应在企业的成品库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特殊情况下,可到用户抽取。

4、每个产品单元的每一技术类别抽取两组样品,一组供检验用,一组存检验机构备份。参照GB/T450-2002《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取样。防伪纸、膜类:①平板纸:样品每组不得少于10m2(约15张),共抽取2组,抽样基数不得少于1000张;②卷筒纸、卷筒膜:从卷筒外部去掉全部受损伤的纸层或膜层,在未损伤的部分再去掉三层,沿卷筒的全幅用力切一刀,其深度要能满足取样所要的张数,让切取的纸样或膜样与纸卷或膜卷分离,每组取10个整张纸页或膜(不得少于10 m2),共抽取2组,抽样基数不得少于1000张;③盘纸、盘带膜、类:去掉卷盘外部带有破损、皱纹或其它外观纸病或膜病的纸幅或膜幅,切取长510m的纸条或膜条,共抽取2组,取样基数不得少于1000张;防伪油墨类每组0.2Kg样品,共抽取0.4Kg样品,抽样基数不得少于5Kg。另外,检验技术要求中有近似标样要求的,企业须提供标样。特殊情况下,抽样基数可酌情减少。

5、抽样后,抽样人员应当即填写《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抽样单》(见附件5)一式四份,由审查组长和企业代表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一份交企业留存,三份随样品封存在包装内。检测完成后,其中一份检测机构留存,一份由审查部归档,一份随审查材料一并报审查中心。

6、所抽取的样品应由企业提供外包装,包装材料应牢固并防潮防水。样品先分两组单独包装,每组样品包装完毕后,抽样人员应立即用防伪技术产品审查部统一配发的专用封条封样,由审查组长在封条上注明样品和企业名称并在封条骑缝处签字,然后将两组样品和一张签署完毕的抽样单包装在一起,由抽样人员用防伪技术产品审查部统一配发的专用封条再行封样,由审查组长再在外包装封条骑缝处签字。

7、抽样、封样工作按产品单元的技术类别进行,每一技术类别的样品单独包装,单独填写抽样单。

8、样品由企业于封样次日起7日内邮寄或送达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检验机构。

9、若因企业原因抽不到样品,则按产品检验不合格处理。


5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抽样单

产品单元

 

产品名称

 

技术类别

 

标样

(由企业提供)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邮编

 

生产日期

 

生产批号

 

抽样

基数

 

抽样时间

              

抽样数量

 

寄送期限

样品应于              日前寄(送)到检验机构

样品防伪识别特征数量:       

明细

序号

采用何种技术

识别特征及检验方法

 

 

 

 

 

 

 

 

 

审查组组长签字:

 

 

   

企业代表签字:

 

 

    日(企业公章)

检验机构样品验收人签字:

 

 

    日(检验机构公章)

审查部负责签字:

 

 

               日(审查部公章)

备注:

注:1、每个产品单元的技术类别单独填写一张;

    2、本抽样单一式四份,企业、审查部、审查中心、检验机构各一份。


5.5.2 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见表6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0

所有

防伪

材料

产品

单元

 

0-1

防伪识别特征数量

GB/T19425-2003 5.1

GB/T19425-2003 6.1.1检验。

1

防伪纸

防伪纤维纸

1.1-1

外观

纸面应平整,不允许有凹凸、皱折、残缺、掉粉、掉毛、掉片、裂口、斑点(黄黑斑)、砂子、硬质块、划痕、明显毛布痕和鱼鳞斑等缺陷

GB/T17003.1-1997 目测。

1.1-2

定量及允许偏差(g/m2

GB/T17003.1-1997 4.1

GB/T451.2-2002检验。

1.1-3

厚度(mm

GB/T17003.1-1997 4.1

GB/T451.3-2002检验。

1.1-4

裂断长纵横向平均值(m

2600

GB/T453-2002检验。

1.1-5

白度(%)(不包括有色纤维纸)

72.0

GB/T7974-2002检验。

1.1-6

耐折度纵横向平均值(次)

40

GB/T457-2002 检验。

1.1-7

平滑度:正、反面均值(s

1580

GB/T456-2002 检验。

1.1-8

平滑度:正、反面差值(%

30

GB/T456-2002 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1

防伪纸

防伪纤维纸

1.1-9

印刷表面强度纵向正反面均值(m/s

1.0(中粘度拉毛油)

GB/T2679.15-1997检验。

1.1-10

尘埃度(正反面)

0.21.0mm2

32/ m2

GB/T1541-1989检验。

1.01.5mm2

2/m2

大于1.5 mm2

0/ m2

1.1-11

横向伸缩性(%

+2.8

GB/T459-2002检验。

1.1-12

防伪纤维特征

荧光纤维

符合标样要求

GB/T17003.1-1997检验。

有色纤维

符合标样要求

其它纤维

符合标样要求

1.1-13

防伪特征耐老化

荧光纤维

符合标样要求

GB/T17001.1-1997 6.7.5检验。

有色纤维

符合标样要求

其它纤维

符合标样要求

GB/T464.1-1989进行样品处理后检验其防伪特征。

防伪水印纸

1.2-1

外观

纸面应平整,不允许有凹凸、皱折、残缺、掉粉、掉毛、掉片、裂口、斑点(黄黑斑)、砂子、硬质块、划痕、明显毛布痕和鱼鳞斑等缺陷。

GB/T17003.1-1997 目测。

1.2-2

定量及允许偏差(g/m2

GB/T17003.1-1997 4.1

GB/T451.2-2002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1

防伪纸

防伪水印纸

1.2-3

厚度(mm)(非水印部分)

GB/T17003.1-1997 4.1

GB/T451.3-2002检验。

1.2-4

裂断长纵横向平均值(m

2600

GB/T453-2002检验。

1.2-5

白度(%

72.0

GB/T7974-2002检验。

1.2-6

耐折度纵横向平均值(次)

40

GB/T457-2002 检验。

1.2-7

平滑度:正、反面均值(s

1580

GB/T456-2002 检验。

1.2-8

印刷表面强度纵向正反面均值(m/s

1.0(中粘度拉毛油)

GB/T2679.15-1997检验。

1.2-9

尘埃度(正反面)

0.21.0mm2

32/ m2

 GB/T1541-89检验。

1.01.5mm2

2/m2

大于1.5 mm2

0/ m2

1.2-10

不透明度(%)(非水印部位)

82

GB/T1543-2005检验。

1.2-11

横向伸缩性(%

+2.8

GB/T459-2002检验。

1.2-12

防伪水印特征

符合标样要求

GB/T17003.1-1997检验。

1.2-13

防伪特征耐老化

符合标样要求

GB/T464.1-1989进行样品处理后检验其防伪特征。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1

防伪纸

防伪安全线纸

1.3-1

外观

纸面应平整,不允许有凹凸、皱折、残缺、掉粉、掉毛、掉片、裂口、斑点(黄黑斑)、砂子、硬质块、划痕、明显毛布痕和鱼鳞斑等缺陷

GB/T17003.1-1997目测。

1.3-2

定量及允许偏差(g/m2

GB/T17003.1-1997 4.1

GB/T451.2-2002检验。

1.3-3

厚度(mm

GB/T17003.1-1997 4.1

GB/T451.3-2002检验。

1.3-4

裂断长纵横向平均值(m

2600

GB/T453-2002检验。

1.3-5

白度(%

72.0

GB/T7974-2002检验。

1.3-6

耐折度纵横向平均值(次)

40

GB/T457-2002 检验。

1.3-7

平滑度:正、反面均值(s

15

GB/T456-2002 检验。

1.3-8

平滑度:正、反面差值(%

30

GB/T456-2002 检验。

1.3-9

印刷表面强度纵向正反面均值(m/s

1.0(中粘度拉毛油)

GB/T2679.15-1997检验。

1.3-10

尘埃度(正反面)

0.21.0mm2

32/ m2

GB/T1541-89检验。

1.01.5mm2

2/m2

大于1.5 mm2

0/ m2

1.3-11

横向伸缩性(%

+2.8

GB/T459-2002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1

防伪纸

防伪安全线纸

1.3-12

防伪

安全线

特征

荧光安全线

安全线可识别,并应符合标样

在紫外光源、放大镜下观测。

微缩安全线

在标准光源,放大镜下观测。

全息安全线

点光源下,目视观测。

磁性安全线

专用识别器检测。

开窗安全线

在标准光源,目视观测。

数字安全线

电话查询验证。

1.3-13

防伪特征耐老化

荧光安全线

安全线可识别,并应符合标样

GB/T17001.1-1997 6.7.5检验。

微缩安全线

安全线可识别,并应符合标样

GB/T464.1-1989进行样品处理后检验其防伪特征。

全息安全线

安全线可识别,并应符合标样

磁性安全线

安全线可识别,并应符合标样

开窗安全线

安全线可识别,并应符合标样

数字安全线

安全线可识别,并应符合标样

防涂改纸

1.4-1

外观

纸面应平整,不允许有凹凸、皱折、残缺、掉粉、掉毛、掉片、裂口、斑点(黄黑斑)、砂子、硬质块、划痕、明显毛布痕和鱼鳞斑等缺陷

GB/T17003.1-1997 目测。

1.4-2

定量及允许偏差(g/m2

GB/T17003.1-1997 4.1

GB/T451.2-2002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1

防伪纸

防涂改纸

1.4-3

厚度(mm

GB/T17003.1-1997 4.1

GB/T451.3-2002检验。

1.4-4

裂断长纵横向平均值(m

2600

GB/T453-2002检验。

1.4-5

耐折度纵横向平均值(次)

40

GB/T457-2002 检验。

1.4-6

白度(%

72.0

GB/T7974-2002检验。

1.4-7

平滑度:正、反面均值(s

1580

GB/T456-2002 检验。

1.4-8

平滑度:正、反面差值(%

30

GB/T456-2002 检验。

1.4-9

印刷表面强度纵向正反面均值(m/s

1.0(中粘度拉毛油)

GB/T2679.15-1997检验。

1.4-10

尘埃度(正反面)

0.21.0mm2

32/ m2

GB/T1541-89检验。

1.01.5mm2

2/m2

大于1.5 mm2

0/ m2

1.4-11

横向伸缩性(%

+2.8

GB/T459-2002检验。

1.4-12

防涂改特征

涂改后,不可恢复,可明显识别涂改痕迹

GB/T17003.1-1997检验。

1.4-13

防伪特征耐老化

符合标样要求

GB/T464.1-1989进行样品处理后检验其防伪特征。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1

防伪纸

防复

印纸

1.5-1

外观

纸面应平整,不允许有凹凸、皱折、残缺、掉粉、掉毛、掉片、裂口、斑点(黄黑斑)、砂子、硬质块、划痕、明显毛布痕和鱼鳞斑等缺陷

GB/T17003.1-1997 目测。

1.5-2

定量及允许偏差(g/m2

GB/T17003.1-1997 4.1

GB/T451.2-2002检验。

1.5-3

厚度(mm

GB/T17003.1-1997 4.1

GB/T451.3-2002检验。

1.5-4

裂断长纵横向平均值(m

2600

GB/T453-2002检验。

1.5-5

耐折度纵横向平均值(次)

40

GB/T457-2002 检验。

1.5-6

白度(%

72.0

GB/T7974-2002检验。

1.5-7

平滑度:正、反面均值(s

1580

GB/T456-2002 检验。

1.5-8

平滑度:正、反面差值(%

30

GB/T456-2002 检验。

1.5-9

印刷表面强度纵向正反面均值(m/s

1.0(中粘度拉毛油)

GB/T2679.15-1997检验。

1.5-10

尘埃度(正反面)

0.21.0mm2

32/ m2

GB/T1541-89检验。

1.01.5mm2

2/m2

大于1.5 mm2

0/ m2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1

防伪纸

防复

印纸

1.5-11

防复印特征

复印件上出现警示性文字或图象

用复印机复印后目测。

复印件无法阅读

1.5-12

防伪特征耐老化

符合标样要求

GB/T17001.1-1997 6.7.5检验。

防伪复写纸

1.6-1

外观

纸面应平整,不允许有凹凸、皱折、残缺、掉粉、掉毛、掉片、裂口、斑点(黄黑斑)、砂子、硬质块、划痕、明显毛布痕和鱼鳞斑等缺陷

GB/T17003.1-1997 目测。

1.6-2

定量及允许偏差(g/m2

GB/T16797-1997 5.1

GB/T451.2-2002检验。

1.6-3

紧度(g/cm3

0.67

GB/T451.3-2002检验。

1.6-4

白度(%

72.0

GB/T7974-2002检验。

1.6-5

CF(下页纸)面平滑度(s

25

GB/T456-2002 检验。

1.6-6

不透明度(%)(白纸)

40g/m2

60.0

GB/T1543-2005检验。

(4050) g/m2

65.0

50g/m2

70.0

1.6-7

耐磨擦性

(ΔE

5.0

GB/T16797-1997附录B检验

静态要求没有明显显色点

1.6-8

翘曲最大值(mm

20

GB/T16797-1997附录A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1

防伪纸

防伪复写纸

1.6-9

防复写特征

参照其它技术类别的防伪特性指标要求

参照其它技术类别的防伪特性检验。

1.6-10

防伪特征耐老化

ΔE保留率20%

GB/T16797-1997附录C 6检验。

防伪全息纸

1.7-1

外观

质量

涂(镀)层

均匀

GB/T18733-2002检验。

1.7-2

图像质量

图像清晰、色彩分明、亮度均匀

GB/T18733-2002检验。

1.7-3

版缝(mm

0.6

GB/T18733-2002检验。

1.7-4

平整度

表面平整,不应有凹凸、皱折

GB/T18733-2002检验。

1.7-5

黄斑

不允许有黄斑

GB/T18733-2002检验。

1.7-6

黑斑

直径≤1.0mm

黑斑每平方米内不超过20

GB/T18733-2002检验。

1.7-7

划痕

长度≤30mm

宽度≤0.3mm

明显划痕每平方米内累计长度不超过1.0m

GB/T18733-2002检验。

1.7-8

套色错位(mm

0.15

GB/T18733-2002检验。

1.7-9

定量及允许偏差(g/m2

GB/T17003.1-1997 4.1

GB/T451.2-2002检验。

1.7-10

产品规格

符合GB/T18733-2002 6.2要求

GB/T18733-2002 7.3检验。

1.7-11

信噪比SNR(有图案)

101

GB/T18733-2002 7.4.1.3检验。

1.7-12

衍射效率 h%

5

GB/T18733-2002 7.4.2.3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1

防伪纸

防伪全息纸

1.7-13

光泽度Gs60°)(%

8

GB/T7706-1987 3.7检验。

1.7-14

抗张强度(湿纵)(KN/m

8

GB/T453-2002检验。

1.7-15

伸缩性(%

纵向

0.6

GB/T459-2002检验。

横向

2.8

1.7-16

表层附着力

应牢固,不允许有超过5%的掉粉、掉片等待现象

GB/T18733-2002 7.4.8.3检验。

1.7-17

防伪特征耐老化

符合标样要求

GB/T464.1-1989进行样品处理后检验其防伪特征。

易碎纸

(膜)

1.8-1

外观

平整度

表面光滑,不应有鼓泡

D65光源下,目测。

气孔

透光检查,不应有气孔

断裂

表面不允许有横向、纵向的断裂现象

1.8-2

厚度(mm

与标样比允许偏差±10

GB/T451.32002检测

1.8-3

印刷表面强度(m/s

1(中粘度拉毛油)

GB/T2679.15-1997检验。

1.8-4

润湿张力(mN/m

38

GB/T14216-199367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1

防伪纸

易碎纸

(膜)

1.8-5

防伪易碎特征(次)

2

将宽度为25mm±1mm,长度约200 mm的涂胶易碎纸一半贴上等宽的纸条,另一半贴在试样板上,提起纸条作180度反折,用符合GB/T 279219984.1要求的压辊在纸样上来回滚压作为一次。计算纸样断裂滚动的次数。

1.8-6

防伪特征

耐老化

耐高温性(次)

2

将易碎纸置于50℃±2的试验箱中12小时,取出20分钟后,进行易碎性检验。

耐低温性

无裂纹

100mm×100mm易碎纸不干胶材料,置于-20试验箱中,12小时后,观察试样表面。

2

防伪

油墨

热敏变色防伪油墨

2.1-1

胶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4624.1-1993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4624.2-1993检验。

细度(μm

15

QB/T2624-2003 附录A检验。

流动度(mm

2738

GB/T14624.3-1993检验。

固着速度(min

40

QB/T2624-2003 附录B检验。

结膜干燥(h

10

GB/T14624.4-1993检验。

流动值(mm

3242

QB/T2624-2003 附录C检验。

粘性

816

GB/T14624.5-1993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热敏变色防伪油墨

2.1-2

凹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2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s/25

2570

GB/T13217.4-1991检验。

初干性(mm

2550

GB/T13217.5-1991检验。

附着牢度(%

90

GB/T13217.7-1991检验。

2.1-3

丝网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1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mPa·s

20006000

GB/T2794-1995 5.1 旋转粘度计法检验。

流动度(mm

3050

GB/T14624.3-1993检验。

附着力

墨膜不脱落

300目网版制样,烘干8小时(80),再放置24小时,

布基材:往复手搓20,观察墨膜情况;

纸基材:按GB7706-1987 3.8检验;

其它基材:GB7707-1987 2.7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热敏变色防伪油墨

2.1-4

凸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4624.1-1993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4624.2-1993检验。

细度(μm

15

QB/T2624-2003 附录A检验。

流动度(mm

2738

GB/T14624.3-1993检验。

固着速度(min

40

QB/T2624-2003 附录B检验。

结膜干燥(h

10

GB/T14624.4-1993检验。

流动值(mm

3242

QB/T2624-2003 附录C检验。

粘性

816

GB/T14624.5-1993检验。

2.1-5

柔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2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s/25

2570

GB/T13217.4-1991检验。

初干性(mm

2550

GB/T13217.5-1991检验。

附着牢度(%

90

GB/T13217.7-1991检验。

2.1-6

热敏变色温度(℃)

与标准样品比≤±3

GB/T18752-2002 6.2检验。

2.1-7

耐乙醇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GB/T17001.1-1997 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2.1-8

耐汽油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GB/T17001.1-1997 检验。

2.1-9

热敏变色防伪性能

符合GB/T18752-2002 5.3要求

用鼓风干燥箱检验。

压敏防伪油墨

2.2-1

胶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4624.1-1993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4624.2-1993检验。

细度(μm

15

QB/T2624-2003 附录A检验。

流动度(mm

2738

GB/T14624.3-1993检验。

固着速度(min

40

QB/T2624-2003 附录B检验。

结膜干燥(h

10

GB/T14624.4-1993检验。

流动值(mm

3242

QB/T2624-2003 附录C检验。

粘性

816

GB/T14624.5-1993检验。

2.2-2

凹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2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s/25

2570

GB/T13217.4-1991检验。

初干性(mm

2550

GB/T13217.5-1991检验。

附着牢度(%

90

GB/T13217.7-1991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压敏防伪油墨

2.2-3

丝网版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1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mPa·s

20006000

GB/T2794-1995 5.1 旋转粘度计法检验。

流动度(mm

3050

GB/T14624.3-1993检验。

附着力

墨膜不脱落

300目网版制样,烘干8小时(80),再放置24小时,

布基材:往复手搓20,观察墨膜情况;

纸基材:按GB7706-1987 3.8检验;

其它基材:GB7707-1987 2.7检验。

2.2-4

凸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4624.1-1993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4624.2-1993检验。

细度(μm

15

QB/T2624-2003 附录A检验。

流动度(mm

2738

GB/T14624.3-1993检验。

固着速度(min

40

QB/T2624-2003 附录B检验。

结膜干燥(h

10

GB/T14624.4-1993检验。

流动值(mm

3242

QB/T2624-2003 附录C检验。

粘性

816

GB/T14624.5-1993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压敏防伪油墨

2.2-5

柔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2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s/25

2570

GB/T13217.4-1991检验。

初干性(mm

2550

GB/T13217.5-1991检验。

附着牢度(%

90

GB/T13217.7-1991检验。

2.2-6

耐水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GB/T17001.1-1997检验。

2.2-7

耐乙醇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GB/T17001.1-1997检验。

2.2-8

耐汽油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GB/T17001.1-1997检验。

2.2-9

耐热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GB/T17001.1-1997检验。

2.2-10

压敏变色防伪性能

遇压力明显变色

用硬物按压墨样,观察墨色是否变化。

水敏防伪油墨

2.3-1

凹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2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s/25

2570

GB/T13217.4-1991检验。

初干性(mm

2550

GB/T13217.5-1991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水敏防伪油墨

2.3-1

凹版类

附着牢度(%

90

GB/T13217.7-1991检验。

2.3-2

丝网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1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mPa·s

20006000

GB/T2794-1995 5.1 旋转粘度计法检验。

流动度(mm

3050

GB/T14624.3-1993检验。

附着力

墨膜不脱落

300目网版制样,烘干8小时(80),再放置24小时,

布基材:往复手搓20,观察墨膜情况;

纸基材:按GB7706-1987 3.8检验;

其它基材:按GB7707-1987 2.7检验。

2.3-3

凸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4624.1-1993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4624.2-1993检验。

细度(μm

15

QB/T2624-2003 附录A检验。

流动度(mm

2738

GB/T14624.3-1993检验。

固着速度(min

40

QB/T2624-2003 附录B检验。

结膜干燥(h

10

GB/T14624.4-1993检验。

流动值(mm

3242

QB/T2624-2003 附录C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水敏防伪油墨

2.3-3

凸版类

粘性

816

GB/T14624.5-1993检验。

2.3-4

柔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2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s/25

2570

GB/T13217.4-1991检验。

初干性(mm

2550

GB/T13217.5-1991检验。

附着牢度(%

90

GB/T13217.7-1991检验。

2.3-5

耐汽油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GB/T17001.1-1997检验。

2.3-6

耐热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GB/T17001.1-1997检验。

2.3-7

水敏变色防伪性能

遇水变色

将标样或试样同时浸入到蒸馏水(室温)中,观察标样及试样的变色情况。

磁性防伪油墨

2.4-1

胶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4624.1-1993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4624.2-1993检验。

细度(μm

15

QB/T2624-2003 附录A检验。

流动度(mm

2738

GB/T14624.3-1993检验。

固着速度(min

40

QB/T2624-2003 附录B检验。

结膜干燥(h

10

GB/T14624.4-1993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磁性防伪油墨

2.4-1

胶版类

流动值(mm

3242

QB/T2624-2003 附录C检验。

粘性

816

GB/T14624.5-1993检验。

2.4-2

凹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2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s/25

2570

GB/T13217.4-1991检验。

初干性(mm

2550

GB/T13217.5-1991检验。

附着牢度(%

90

GB/T13217.7-1991检验。

2.4-3

丝网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1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mPa·s

20006000

GB/T2794-1995 5.1 旋转粘度计法检验。

流动度(mm

3050

GB/T14624.3-1993检验。

附着力

墨膜不脱落

300目网版制样,烘干8小时(80),再放置24小时,

布基材:往复手搓20,观察墨膜情况;

纸基材:按GB7706-1987 3.8检验;

其它基材:GB7707-1987 2.7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磁性防伪油墨

2.4-4

凸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4624.1-1993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4624.2-1993检验。

细度(μm

15

QB/T2624-2003 附录A检验。

流动度(mm

2738

GB/T14624.3-1993检验。

固着速度(min

40

QB/T2624-2003 附录B检验。

结膜干燥(h

10

GB/T14624.4-1993检验。

流动值(mm

3242

QB/T2624-2003 附录C检验。

粘性

816

GB/T14624.5-1993检验。

2.4-5

柔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2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s/25

2570

GB/T13217.4-1991检验。

初干性(mm

2550

GB/T13217.5-1991检验。

附着牢度(%

90

GB/T13217.7-1991检验。

2.4-6

相对剩余磁化强度值(%

10

GB/T18751-2002  6检验。

2.4-7

矫顽力(A/m

16000

与标准样品比误差≤±10%

GB/T18751-2002  6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防涂改油墨

2.5-1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4624.1-1993检验。

2.5-2

细度(μm

15

QB/T2624-2003 附录A检验。

2.5-3

粘度(mPa·s/40

10002000

GB/T2794-1995 5.1 旋转粘度计法检验。

2.5-4

流动度(mm

3545

GB/T14624.3-1993检验。

2.5-5

防涂改性

经涂改后原有图文被破坏

目测。

2.5-6

耐热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GB/T17001.1 检验。

2.5-7

耐潮湿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在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70%80%条件下放置8h,取出至室温,观察样品。

2.5-8

耐光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GB/T17001.1-1997 6.7.5检验。

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

2.6-1

胶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4624.1-1993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4624.2-1993检验。

细度(μm

15

QB/T2624-2003 附录A检验。

流动度(mm

2738

GB/T14624.3-1993检验。

固着速度(min

40

QB/T2624-2003 附录B检验。

结膜干燥(h

10

GB/T14624.4-1993检验。

流动值(mm

3242

QB/T2624-2003 附录C检验。

粘性

816

GB/T14624.5-1993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

2.6-2

凹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2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s/25

2570

GB/T13217.4-1991检验。

初干性(mm

2550

GB/T13217.5-1991检验。

附着牢度(%

90

GB/T13217.7-1991检验。

2.6-3

丝网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1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mPa·s

20006000

GB/T2794-1995 5.1 旋转粘度计法检验。

流动度(mm

3050

GB/T14624.3-1993检验。

附着力

墨膜不脱落

300目网版制样,烘干8小时(80),再放置24小时,

布基材:往复手搓20,观察墨膜情况;

纸基材:按GB7706-1987 3.8检验;

其它基材:GB7707-1987 2.7检验。

2.6-4

凸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4624.1-1993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

2.6-4

凸版类

着色力(%

95110

GB/T14624.2-1993检验。

细度(μm

15

QB/T2624-2003 附录A检验。

流动度(mm

2436

GB/T14624.3-1993检验。

固着速度(min

40

QB/T2624-2003 附录B检验。

结膜干燥(h

10

GB/T14624.4-1993检验。

流动值(mm

3242

QB/T2624-2003 附录C检验。

粘性

816

GB/T14624.5-1993检验。

2.6-5

柔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2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s/25

2570

GB/T13217.4-1991检验。

初干性(mm

2550

GB/T13217.5-1991检验。

附着牢度(%

90

GB/T13217.7-1991检验。

2.6-6

耐热性

3

GB/T18753-2002 5.2检验。

2.6-7

耐光性

近似标样

GB/T18753-2002 5.3检验。

2.6-8

耐水性

3

GB/T18753-2002 5.4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

2.6-9

耐乙醇性

3

GB/T18753-2002 5.5检验。

2.6-10

耐汽油性

3

GB/T18753-2002 5.6检验。

2.6-11

日光激发变色性能

应符合GB/T18753-2002 4.3要求

在日光下照射目视观察。

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2.7-1

凹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2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s/25

2570

GB/T13217.4-1991检验。

初干性(mm

2550

GB/T13217.5-1991检验。

附着牢度(%

90

GB/T13217.7-1991检验。

2.7-2

胶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4624.1-1993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4624.2-1993检验。

细度(μm

15

QB/T2624-2003 附录A检验。

流动度(mm

2738

GB/T14624.3-1993检验。

固着速度(min

40

QB/T2624-2003 附录B检验。

结膜干燥(h

10

GB/T14624.4-1993检验。

流动值(mm

3242

QB/T2624-2003 附录C检验。

粘性

816

GB/T14624.5-1993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2.7-3

丝网版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4624.2-1993检验。

细度(μm

1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mPa·s

20006000

GB/T2794-1995 5.1 旋转粘度计法检验。

流动度(mm

3050

GB/T14624.3-1993检验。

附着力

墨膜不脱落

300目网版制样,烘干8小时(80),再放置24小时,

布基材:往复手搓20,观察墨膜情况;

纸基材:按GB7706-1987 3.8检验;

其它基材:GB7707-1987 2.7检验。

2.7-4

凸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4624.1-1993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4624.2-1993检验。

细度(μm

15

QB/T2624-2003 附录A检验。

流动度(mm

2738

GB/T14624.3-1993检验。

固着速度(min

40

QB/T2624-2003 附录B检验。

结膜干燥(h

10

GB/T14624.4-1993检验。

流动值(mm

3242

QB/T2624-2003 附录C检验。

粘性

816

GB/T14624.5-1993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2.7-5

柔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2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s/25

2570

GB/T13217.4-1991检验。

初干性(mm

2550

GB/T13217.5-1991检验。

附着牢度(%

90

GB/T13217.7-1991检验。

2.7-6

相对荧光亮度(%

100±10

GB/T18754-2002  6.9检验。

2.7-7

荧光最大发射波长(nm

与标准样品相差±5

GB/T18754-2002  6.9检验。

2.7-8

耐热性

3

GB/T17001.1-1997检验。

2.7-9

耐热水性

3

GB/T17001.1-1997 检验。

2.7-10

耐乙醇性

3

GB/T17001.1-1997检验。

2.7-11

耐汽油性

3

GB/T17001.1-1997 检验。

2.7-12

耐光性

F2

GB/T17001.1-1997检验。

红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2.8-1

凹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2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s/25

2570

GB/T13217.4-1991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红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2.8-1

凹版类

初干性(mm

2550

GB/T13217.5-1991检验。

附着牢度(%

90

GB/T13217.7-1991检验。

2.8-2

胶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4624.1-1993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4624.2-1993检验。

细度(μm

15

QB/T2624-2003 附录A检验。

流动度(mm

2738

GB/T14624.3-1993检验。

固着速度(min

40

QB/T2624-2003 附录B检验。

结膜干燥(h

10

GB/T14624.4-1993检验。

流动值(mm

3242

QB/T2624-2003 附录C检验。

粘性

816

GB/T14624.5-1993检验。

2.8-3

丝网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4624.2-1993检验。

细度(μm

1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mPa·s

20006000

GB/T2794-1995 5.1 旋转粘度计法检验。

流动度(mm

3050

GB/T14624.3-1993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红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2.8-3

丝网类

附着力

墨膜不脱落

300目网版制样,烘干8小时(80),再放置24小时,

布基材:往复手搓20,观察墨膜情况;

纸基材:按GB7706-1987 3.8检验;

其它基材:GB7707-1987 2.7检验。

2.8-4

凸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4624.1-1993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4624.2-1993检验。

细度(μm

15

QB/T2624-2003 附录A检验。

流动度(mm

2738

GB/T14624.3-1993检验。

固着速度(min

40

QB/T2624-2003 附录B检验。

结膜干燥(h

10

GB/T14624.4-1993检验。

流动值(mm

3242

QB/T2624-2003 附录C检验。

粘性

816

GB/T14624.5-1993检验。

2.8-5

柔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2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s/25

2570

GB/T13217.4-1991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红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2.8-5

柔版类

初干性(mm

2550

GB/T13217.5-1991检验。

附着牢度(%

90

GB/T13217.7-1991检验。

2.8-6

相对荧光强度(%

100±10

GB/T18754-2002  6.9检验。

2.8-7

荧光最大发射波长(nm

与标准样品相差±5

GB/T18754-2002  6.9检验。

2.8-8

耐热性

3

GB/T17001.1-1997检验。

2.8-9

耐热水性

3

GB/T17001.1-1997检验。

2.8-10

耐乙醇性

3

GB/T17001.1-1997检验。

2.8-11

耐汽油性

3

GB/T17001.1-1997检验。

蓄光防伪油墨

2.9-1

凹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2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s/25

2570

GB/T13217.4-1991检验。

初干性(mm

2550

GB/T13217.5-1991检验。

附着牢度(%

90

GB/T13217.7-1991检验。

2.9-2

丝网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蓄光防伪油墨

2.9-2

丝网类

细度(μm

1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mPa·s

20006000

GB/T2794-1995 5.1 旋转粘度计法检验。

流动度(mm

3050

GB/T14624.3-1993检验。

附着力

墨膜不脱落

300目网版制样,烘干8小时(80),再放置24小时,

布基材:往复手搓20,观察墨膜情况;

纸基材:按GB7706-1987 3.8检验;

其它基材:GB7707-1987 2.7检验。

2.9-3

蓄光防伪特性

磷光持续可见

经任何光源照射后,放于暗处目测。

2.9-4

耐热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GB/T17001.1-1997检验。

2.9-5

耐水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GB/T17001.1-1997 检验。

2.9-6

耐乙醇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GB/T17001.1-1997检验。

2.9-7

耐汽油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GB/T17001.1-1997检验。

光学变色防伪油墨

2.10-1

凹版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2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s/25

2570

GB/T13217.4-1991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光学变色防伪油墨

2.10-1

凹版类

初干性(mm

2550

GB/T13217.5-1991检验。

附着牢度(%

90

GB/T13217.7-1991检验。

2.10-2

丝网类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3217.1-1991检验。

着色力(%

95110

GB/T13217.6-1991检验。

细度(μm

25

GB/T13217.3-1991检验。

粘度(mPa·s

20006000

GB/T2794-1995 5.1 旋转粘度计法检验。

流动度(mm

3050

GB/T14624.3-1993检验。

附着力

墨膜不脱落

300目网版制样,烘干8小时(80),再放置24小时,

布基材:往复手搓20,观察墨膜情况;

纸基材:按GB7706-1987 3.8检验;

其它基材:按GB7707-1987 2.7检验。

2.10-3

光学变色特性

在不同角度观察,变色效果明显。

在任何光源下目视观察,角度与样品呈90°和30°,观察反射光,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2.10-4

耐热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GB/T17001.1-1997检验。

2.10-5

耐水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GB/T17001.1-1997 检验。

2.10-6

耐乙醇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GB/T17001.1-1997检验。

2.10-7

耐汽油性

防伪识别特征无明显变化

GB/T17001.1-1997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渗透印油

2.11-1

颜色

近似标样

GB/T14624.1-1993检验。

2.11-2

细度(μm

10

GB/T13217.3-1991检验。

2.11-3

粘度(mPa·s

1501000

GB/T17121-1997  5.6检验。

2.11-4

非荧光性能指标

挥发性(%

1

GB/T17121-1997  5.3检验。

渗透干燥性(min

20

GB/T17121-1997  5.5检验。

渗色性

应符合GB/T17121-1997 4.3要求

GB/T17121-1997  5.4检验。

耐水性

5

GB/T17121-1997  5.7检验。

耐热性

4

GB/T17121-1997  5.3检验。

2.11-5

荧光性能要求

荧光耐热性

35

GB/T17121-1997 附录A检验。

荧光耐光性

35

GB/T17121-1997 附录B检验。

荧光耐水性

25

GB/T17121-1997 附录C检验。

2.11-6

相对荧光强度(%

100±10

GB/T18754-2002  6.9检验。

2.11-7

荧光最大发射波长(nm

与标准样品相差±5

GB/T18754-2002  6.9检验。

2.11-8

耐乙醇性

3

GB/T17001.1-1997检验。

喷绘

墨水

2.12-1

色度

与色度样标差ΔE3

QB/T2730.2-2005 5.1检验。

2.12-2

表面张力/(mN/m)

3065

QB/T2730.2-2005 5.2检验。

2.12-3

黏度/mPa·s

1.54.0

QB/T2730.2-2005 5.3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喷绘

墨水

2.12-4

PH

5.010.0

QB/T2730.2-2005 5.4检验。

2.12-5

电导率(µS/cm

103104

QB/T2730.2-2005 5.5检验。

2.12-6

打印效果

与标样相似

QB/T2730.2-2005 5.6检验。

2.12-7

间歇打印效果

间歇7天能打印,效果与标样相同

QB/T2730.2-2005 5.7检验。

2.12-8

耐水性

与标样相似

QB/T2730.2-2005 5.8检验。

2.12-9

耐光色牢度

2

QB/T2730.2-2005 5.9检验。

2.12-10

耐寒性

-20~室温,还原性良好,不变质,不变味,能正常打印

QB/T2730.2-2005 5.9检验。

2.12-11

扩散度

1

QB/T2730.2-2005 5.10检验。

2.12-12

经时劣化性(稳定性)

(40±1) ,密封120h不变质

QB/T2730.2-2005 5.11检验。

2.12-13

防伪特性

荧光防伪

近似标样

在紫外光源下,目测。

其它防伪

目测。

喷墨

墨水

2.13-1

色度

与色度样标差ΔE3

QB/T2730.1-2005 5.1检验。

2.13-2

表面张力/(mN/m)

3065

QB/T2730.1-2005 5.2检验。

2.13-3

黏度/mPa·s

1.54.0

QB/T2730.1-2005 5.3检验。

2.13-4

pH

5.010.0

QB/T2730.1-2005 5.4检验。

2.13-5

电导率(µS/cm)

103104

QB/T2730.1-2005 5.5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2

防伪

油墨

喷墨

墨水

2.13-6

打印效果

与标样相似

QB/T2730.1-2005 5.6检验。

2.13-7

间歇打印效果

间歇7天能打印,效果与标样相同

QB/T2730.1-2005 5.7检验。

2.13-8

耐水性

与标样相似

QB/T2730.1-2005 5.8检验。

2.13-9

耐光色牢度

2

QB/T2730.1-2005 5.9检验。

2.13-10

耐寒性

-20~室温,还原性良好,不变质,不变味,能正常打印

QB/T2730.1-2005 5.9检验。

2.13-11

扩散度

1

QB/T2730.1-2005 5.10检验。

2.13-12

经时劣化性(稳定性)

(40±1) ,密封120h不变质

QB/T2730.1-2005 5.11检验。

2.13-13

防伪特性

荧光防伪

近似标样

在紫外光源下,目测。

其它防伪

目测。

3

防伪膜

微孔防伪膜

3.1-1

外观

膜表面平整,无皱折、无明显系统划痕,没有明显影响使用质量的凹凸点

标准光源(D65)下,目视观察。

3.1-2

厚度(μm

1315

GB/T6672-2001检验。

3.1-3

孔径(µm

10

GB/T18758-2002检验.

3.1-4

密度(个/mm2

100

GB/T18758-2002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3

防伪膜

微孔防伪膜

3.1-5

上色性

微孔区可留下颜色。

用彩色水笔在微孔膜上涂抹后擦拭干净,观察微孔区所留颜色。

3.1-6

透印性

透过微孔膜能在基材上留下图案或痕迹。

将白色基材垫于微孔膜下,用彩色水笔在微孔膜上涂抹后擦拭干净,揭开微孔膜,观察基材上所留图案及痕迹。

3.1-7

滴水消失性(滴水消失型)

微孔膜抹水后白色图案消失,水干后复原。

将有色基材垫于微孔膜下,用水在微孔膜上涂抹后,观察微孔区。

防伪全息镀铝膜

3.2-1

外观质量

膜表面平整,无皱折、暴筋、黑斑及明显系统划痕,以及系统性纵横细线条等,没有明显影响使用质量的凹凸点。

GB/T17000-1997 8.3检验。

3.2-2

光泽度Gs45°)(%

8

GB/T18734-2002检验。

3.2-3

同批同色色差(CIEL*a*b*)ΔE

4

GB/T18734-2002检验。

3.2-4

衍射效率η(%

8

GB/T17000-19978.5.2检验。

3.2-5

信噪比SNR(有图案)

10:1

GB/T17000-19978.5.1检验。

3.2-6

润湿张力(mN/m

38

GB/T14216-199367检验。

3.2-7

光密度

1.103.90

GB/T18734-20027.4.7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3

防伪膜

防伪

全息

透明膜

3.3-1

外观质量

膜表面平整,无皱折、暴筋、黑斑及明显系统划痕,以及系统性纵横细线条等,没有明显影响使用质量的凹凸点。

GB/T17000-1997 8.3检验。

3.3-2

光泽度Gs45°)(%

60

GB/T18734-2002检验。

3.3-3

同批同色色差(CIEL*a*b*)ΔE

4

GB/T18734-2002检验。

3.3-4

衍射效率η(%

2

GB/T17000-19978.5.2检验。

3.3-5

润湿张力(mN/m

38

GB/T14216-199367检验。

防伪全息烫印箔

3.4-1

外观

质量

涂层

均匀

GB/T18734-2002 7.2检验。

图象质量

图象清晰、色彩分明、亮度均匀

版缝

不大于0.6mm

黄斑

不允许有黄斑

黑斑

允许直径不大于1.0mm的黑斑每平方米内不超过20

砂眼

目测尺寸不大于1.0mm的砂眼每平方米内不超过12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3

防伪膜

防伪全息烫印箔

3.4-1

外观

质量

划痕

长度不大于30mm、宽度不大于0.3mm的明显划痕每平方米内累计长度不大于1.0m

GB/T18734-2002 7.2检验。

套色错位

(有套色图案)

不大于0.15mm

3.4-2

信噪比SNR(有图案)

10:1

GB/T17000-1997 8.5.1检验。

3.4-3

衍射效率η(%

5

GB/T17000-1997 8.5.2检验。

3.4-4

同批同色色差(CIEL*a*b*)ΔE

4

GB/T10456-19894.4的规定进行测量,但包含镜面反射。

3.4-5

烫印层光泽度Gs45°)(%

2

GB/T10456-19894.5.3的规定进行测量

3.4-6

烫印层清晰度

符合GB/T10456-1989 3.4要求

GB/T10456-19894.5.1检验。

3.4-7

烫印层耐磨性

磨擦后受损面积不大于40%

GB/T10456-19894.5.2检验。

3.4-8

光密度

1.103.90

GB/T18734-2002 7.4.7检验。

防伪全息热收缩膜

3.5-1

外观质量

膜表面平整,无皱折、暴筋、气泡、黑斑及明显系统划痕,以及系统性纵横细线条等,没有明显影响使用质量的凹凸点。

GB/T17000-1997 8.3检验。

注:防伪全息烫印箔中3.4-53.4-63.4-7的检验,需由企业提供10个按GB/T 10456-19894.5中要求制备的标样。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3

防伪膜

防伪全息热收缩膜

3.5-2

拉伸强度 (MPa)

纵向

 140

GB/T13022-1991检验。

横向

220

3.5-3

断裂伸长率(%)

纵向

180

GB/T13022-1991检验。

横向

70

3.5-4

热收缩率(%)

纵向

6

GB/T12026-2000 6.7检验。

横向

6

3.5-5

热封强度(N/15mm)

2.50

GB/T12026-2000检验。

3.5-6

透湿量g/(m2·24h·0.1mm)

2.0

GB/T1037-1988检验。

3.5-7

光泽度(%)

80.0

GB/T8807-1988检验。

3.5-8

雾度(%)

3.5

GB/T2410-1980检验。

3.5-9

拉伸弹性模量(纵向)(MPa)

2200

GB/T13022-1991检验。

3.5-10

信噪比SNR(有图案)

10:1

GB/T17000-1997 8.5.1检验。

3.5-11

衍射效率η(%

5

GB/T17000-1997 8.5.2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4

防伪线

防伪封口线(混合型)

4.1-1

外观

线密度粗细均匀,无接头,无水渍、污渍

目测。

4.1-2

单线强力(CN/50cm

50105511(涤纶线股数为6

GB/T6836-1997检验。

75658321(涤纶线股数为9

4.1-3

捻度捻(每10cm

3035(涤纶线股数为6

GB/T6836-1997检验。

2833(涤纶线股数为9

4.1-4

激光防伪丝股数

1

用不小于20倍显微镜目测。

4.1-5

信噪比SNR(有图案)

10:1

GB/T17000-1997 8.5.1检验。

4.1-6

衍射效率η(%

5

GB/T17000-1997 8.5.2检验。

4.1-7

荧光防伪

长短波紫外光激发下可分别发射不同颜色的荧光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验。

4.1-8

缩微图文防伪

特定文字或图案清晰可见

用不小于40倍的光学显微镜目测。

4.1-9

防重复使用性

不能重复使用

用手拉开。

电码防伪拉线

4.2-1

外观

色泽光亮,无明显色差、划痕;数码、字迹、线条、符号清晰爆满,数码完整,无明显残、漏码;数码、文字套印准确,居中,其偏差不大于±0.2mm;涂层均匀、不得有漏涂部分,胶层均匀、透明、无杂质。

Q/ZFL 002-2000检验。

6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表

序号

产品

单元

技术

类别

检验项目

指标要求

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名称

4

防伪线

电码防伪拉线

4.2-2

宽度规格(mm)

1.8±0.1PETPHA

Q/ZFL 002-2000检验。

2.0±0.1PETPHAPST

2.5±0.1PETPHAPST

3.0±0.1PETPHAPST

4.2-3

数码组间距(mm)

拉线长度(mm)

数码组间距(mm)

Q/ZFL 002-2000检验。

168

160±1

297

282±1

4.2-4

断裂强度(KN/m

宽度规格(mm)

断裂强度(KN/m

GB/T13022-1991检验。

1.8±0.1

5.0(PETPHA)

2.0±0.1

5.0(PETPHA)

2.5±0.1

5.5(PETPHA)

3.0±0.1

5.5(PETPHA)

4.2-5

断裂伸长率(%

120PETPHA

GB/T13022-1991检验。

160PST

4.2-6

防重复使用性

不能重复使用

用手拉开。

4.2-7

电码查询

经查询,电码正确

电话或网络查询。

4.2-8

信噪比SNR(有图案)

10:1

GB/T17000-1997 8.5.1检验。

4.2-9

衍射效率η(%

5

GB/T17000-1997 8.5.2检验。

 

 

注:防伪纸类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按GB/T10739-2002《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执行。

防伪油墨类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在温度为25℃±1,湿度为65%±5%的条件下放置8小时。

防伪膜类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按GB/T18734-2002《防伪全息烫印箔》中7.1.17.1.3执行。

防伪线企业需提供未分切的半成品1平方米


6 证书和标志

6.1 证书

6.1.1 生产许可证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生产许可证证书载明企业名称、住所、生产地址、产品单元及技术类别、证书编号、发证日期、有效期。其中,生产许可证副本中载明产品单元及所对应的技术类别。

集团公司的生产许可证证书还载明与其一起申请办理的所属单位的名称、生产地址和产品单元及技术类别。

6.1.2 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企业继续生产的,应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向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重新提出办理生产许可证的申请。

6.1.3 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后需要增加产品单元、产品技术类别,应按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程序补充实地核查和产品检验。符合条件的,换发生产许可证证书,但有效期不变。

6.1.4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当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品标准及技术要求发生较大改变时,全国许可证办公室将适时修订本实施细则,组织必要的补充实地核查和产品检验。

6.1.5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企业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生较大变化的(包括生产地址迁移、生产线重大技术改造等),企业应及时向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审查部按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程序重新组织实地核查和产品检验。

6.1.6 企业名称、住所、生产地址名称发生变化而企业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未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在变更名称后1个月内向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生产许可证名称变更申请。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自受理企业名称变更材料之日起5日内将上述材料上报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

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自收到材料之日起10日内完成申报材料的书面审核,报送全国许可证办公室批准,国家质检总局自收到材料之日起15日内作出准予变更的决定。对于符合变更条件的,颁发新证书,但有效期不变。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企业,并说明理由。

6.1.7企业应妥善保管生产许可证证书。生产许可证证书遗失或者毁损,应向企业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补领生产许可证申请。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自受理企业补领生产许可证材料之日起5日内将上述材料上报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

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自收到材料之日起10日内完成申报材料的书面审核,报送全国许可证办公室批准,国家质检总局自收到材料之日起15日内作出准予补领的决定。对于符合条件的,颁发新证书,但有效期不变。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企业,并说明理由。

6.1.8集团公司取得生产许可证后,新增所属单位需要与集团公司一起办理生产许可证的,新增所属单位审查合格后,换发生产许可证证书,但有效期不变。

6.2 标志

6.2.1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自准予许可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在其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上标注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标志由“质量安全”英文(Quality Safety)字头(QS)和“质量安全”中文字样组成。QS标志由企业自行印()。可以按照规定放大或者缩小。

生产许可证编号为:XK19-002-×××××。其中,XK代表许可,前两位(19)代表行业编号,中间三位(002)代表产品编号,后五位 (×××××)代表企业生产许可证编号。

企业可以根据防伪材料产品的特点,在难以标注的标识上可以不标注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但必须在其产品合格证和外包装上标注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6.2.2 具有法人资格的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单独办理生产许可证的,其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上应标注所属单位的名称、住所和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所属单位和集团公司一起办理生产许可证的,应在其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上分别标注集团公司和所属单位的名称、住所,以及集团公司的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或者仅标注集团公司的名称、住所和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6.2.3防伪材料产品是关系社会公共安全、经济秩序的特殊产品,防伪材料产品生产企业不得承接非最终用户的委托加工,只允许接受最终用户的委托,并应对委托方(最终用户)的资质进行核验,同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 收费

    7.1 根据原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92)价费字127号《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收费管理暂行规定》,生产许可证收费包括审查费(含证书费、差旅费和资料费)、产品检验费和公告费。

    7.2 审查费:根据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2]19号文《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费等收费项目归属部门等问题的通知》,生产许可证审查费为每个企业2200元,同一次审查时每增加一个产品单元加收审查费440元。审查费由企业在申请时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交付。

    7.3 公告费:每个企业400元。公告费由获证企业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交付。

7.4产品检验费:由企业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标准向检验机构交付。

7.5费用的收取方式按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2]19号文《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费等收费项目归属部门等问题的通知》规定执行。

    7.6 所属单位和集团公司一起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的,凡经实地核查和产品检验的所属单位以及集团公司应分别缴纳审查费和产品检验费,公告费按证书数量收取。

8生产许可证工作人员守则

8.1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 服务经济建设大局;

8.2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8.3爱岗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8.4恪尽职守,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严格执行请示汇报制度;

8.5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不断提高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等业务素质;

8.6廉洁正直,不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贪赃枉法;不刁难企业、妨碍企业的正常经营;不借办事之机,吃、拿、卡、要、报;

8.7精神饱满、热情服务、谦虚谨慎、文明待人,不推诿、扯皮、拖沓、应付,树立生产许可证工作人员良好的形象。

8.8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保守秘密。

 

 

 

9  附则

9.1 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期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9.2 本实施细则由全国许可证办公室负责解释。

9.3 本实施细则自2006820日起实施,原实施细则作废。

 


附件:

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

 

实地核查结论的判定原则

1、本办法进行判定核查结论的内容:一、质量管理职责,二、生产资源提供,三、人力资源要求,四、技术文件管理,五、过程质量管理,六、产品质量检验,七、安全防护及行业特殊要求共72744款。

2、项目结论的判定:

1)否决项目结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否决项目为2.1生产设施、2.2设备工装的2.2.1款、2.3测量设备的2.3.1款、6.3出厂检验、7.3行业特殊要求的7.3.1款、7.3.4款共6款;

2)非否决项目结论分为“合格”、“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其中“一般不合格”是指企业出现的不合格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并是性质一般的问题;“严重不合格”是指企业出现了区域性的或系统性的不合格,或是性质严重的不合格。非否决项目共38款。

3、核查结论的确定原则:否决项目全部合格,非否决项目中应无严重不合格且一般不合格不超过8款,核查结论为合格。否则核查结论为不合格。

4、不符合本办法7.3.4要求的计为7项“一般不合格”。

5、审查组依据本办法对企业核查后,填写《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报告》。


一、质量管理职责 

序号

核查项目

核查内容

核查要点

结论

核查记录

1.1

组织机构

企业应有负责质量工作的领导,应设置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

o1.是否指定领导层中一人负责质量工作。

o2.是否设置了质量管理机构或质量管理人员。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1.2

管理职责

应规定各有关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o1.是否规定与产品质量有关的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

o2.有关部门、人员的权限和相互关系是否明确。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1.3

有效实施

在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中应有相应的考核办法并严格实施。

o1.是否有相应的考核办法。

o2.是否严格实施考核并记录。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二、生产资源提供 

序号

核查项目

核查内容

核查要点

结论

核查记录

2.1*

生产设施

企业必须具备满足生产和检验所需要的工作场所和设施,且维护完好。

o1.是否具备满足申证产品的生产和检验设施及场所。

o2.生产和检验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转。

o 合格

o 不合格

 

2.2

设备工装

1*.企业必须具有本实施细则5.3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其性能和精度应能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

o1.是否具有本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

o2.设备工装性能和精度是否满足加工要求。

o3.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是否与生产规模相适应。

o 合格

o 不合格

 

2. 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应维护保养完好。

检查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及实施的记录。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2.3

测量设备

1*.企业必须具有本实施细则5.3中规定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其性能和精度应能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

o1.是否有本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其性能、准确度能满足生产需要。

o2.是否与生产规模相适应。

o 合格

o 不合格

 

2. 企业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应在检定或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

在用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并有标识。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三、人力资源要求

序号

核查项目

核查内容

核查要点

结论

核查记录

3.1

企业领导

1.企业领导应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

o1.是否有基本的质量管理常识。

o⑴了解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对企业的要求(如企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等);

o⑵了解企业领导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

o2.是否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

o⑴了解产品标准、主要性能指标等;

o⑵了解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检验要求。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3.2

技术人员

2.企业技术人员应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

o1.是否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

o2.是否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

o3.是否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3.3

检验人员

3.检验人员应熟悉产品检验规定,具有与工作相适应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检验技能。

o1.是否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

o2.是否掌握产品标准和检验要求;

o3.是否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

o4.是否能熟练准确地按规定进行检验。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3.4

生产工人

4.工人应能看懂相关技术文件(图纸、配方和工艺文件等),并能熟练地操作设备。

o1.是否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

o2.是否能看懂相关图纸、配方和工艺文件。

o3.是否能熟练地进行生产操作。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3.5

人员培训

5. 企业应对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o1. 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是否进行了培训和考核,并保持有关记录。

o2. 法律法规有规定的必须持证上岗。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四、技术文件管理

序号

核查项目

核查内容

核查要点

结论

核查记录

4.1

技术标准

1.企业应具备和贯彻《实施细则》5.2中规定的国家标准文本和相关标准。相应国家标准得以贯彻执行。

o1.是否有《实施细则》中所列的与申证产品有关的标准。

o2.是否为现行有效标准并贯彻执行。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2.企业应制定相应产品标准并经当地标准化部门备案,在产品说明书或包装上注明该标准代号、编号、名称。

o1.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是否经当地标准化部门备案。

o2. 相应标准是否按规定标注。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4.2

技术文件

1.技术文件应具有正确性,且签署、更改手续正规完备。

o1.技术文件(如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等)的技术要求和数据等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

o2.技术文件签署、更改手续是否正规完备。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2.技术文件应具有完整性,文件必须齐全配套。

技术文件是否完整、齐全(包括设计文件的图样目录、图纸、明细表、技术要求等和工艺文件的工艺过程卡、工序卡、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等以及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各检验过程的检验、验证标准或规程等)。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3.技术文件应和实际生产相一致,各车间、部门使用的文件版本必须完全一致。

o1.技术文件是否与实际生产和产品统一一致。

o2.各车间、部门使用的文件版本是否一致。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4.3

文件管理

1. 企业应制定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文件的发布应经过正式批准,使用部门可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文件的修改应符合规定要求。

o1.是否制定了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o2.发布的文件是否经正式批准。

o3.使用部门是否能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

o4.文件的修改是否符合规定。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2. 企业应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管理。

是否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管理。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五、 过程质量管理 

序号

核查项目

核查内容

核查要点

结论

核查记录

 

5.1

采购控制

1.企业应制定采购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制度。

o1.是否制定了采购控制文件。

o2.内容是否完整合理。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2.企业应制定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辅材料的供方及外协单位的评价规定,并依据规定进行评价,保存供方单位名单和供货记录。

o1.是否制定了评价规定。

o2.是否按规定进行了评价。

o3.是否全部在合格供方采购。

o4.是否保存供方单位名单和供货记录。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3.企业应根据正式批准的采购文件包括采购物资的技术要求、技术标准、检验方法,并按该文件进行采购。

o1.是否有采购文件(如:计划、清单、合同等)。

o2.采购文件是否明确了验收规定。

o3.采购文件是否经正式批准。

o4.是否按采购文件进行采购。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4.企业应按规定对采购的原、辅材料以及外协件进行质量检验或者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质量验证,检验或验证的记录应该齐全。

o1.是否对采购及外协件的质量检验或验证作出规定。

o2.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或验证。

o3.是否保留检验或验证的记录。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5.2

工艺管理

1. 企业应制定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并严格进行管理和考核。

o1.是否制定了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其内容是否完善可行。

o2.是否按制度进行管理和考核。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2.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工装器具等应按规定放置,并应防止出现损伤或变质。

o1.有无适宜的搬运工具、必要的工位器具、贮存场所和防护措施。

o2.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是否出现损伤或变质。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3. 企业职工应严格执行工艺管理制度,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

o是否按制度、规程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5.3

质量控制

1. 企业应明确设置关键质量控制点,对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进行质量控制。

o1.是否对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设置了质量控制点。

o2.是否在有关工艺文件中标明质量控制点。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2. 企业应制订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并依据程序实施质量控制。

o1.是否制订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其内容是否完整。

o2.是否按程序实施质量控制。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5.4

 

过 程

对产品质量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特殊过程,应事先进行设备认可、工艺参数验证和人员鉴定,并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和实施过程参数监控。

o1.对特殊过程是否事先进行了设备认可、工艺参数验证和人员鉴定。

o2.是否按规定进行操作和过程参数监控。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5.5

产品标识

企业应规定产品标识方法并进行标识。

o1.是否规定对产品加工状态、存放位置进行标注,能否有效防止产品混淆、区分质量责任和追溯性。

o2.检查关键、特殊过程和最终产品的标识。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5.6

废品

企业应制订废品销毁程序,有效防止废品出厂。

o1.是否制订废品销毁程序。

o2.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注: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存在返工、返修工序,不合格品一律作为废品处理。但作为对产品质量控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应该是健全、有效的。

六、 产品质量检验

序号

核查项目

核查内容

核查要点

结论

核查记录

6.1

检验管理

1.企业应有独立行使权力的质量检验机构或专(兼)职检验人员,并制定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以及检验、试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

o1.是否有检验机构或专(兼)职检验人员,能否独立行使权力。

o2.是否制定了检验管理制度和检测计量设备管理制度。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2. 企业有完整、准确、真实的检验原始记录或检验报告。

o1.检查主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是否有检验的原始记录或检验报告。

o2. 检验的原始记录或检验报告是否完整、准确。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6.2

过程检验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按规定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做好检验记录,并对产品的检验状态进行标识。

o1.是否对产品质量检验作出规定。

o2.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

o3.是否作检验记录。

o4.是否对检验状况进行标识。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6.3*

出厂检验

企业应按相关标准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和试验,出具产品检验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包装和标识。

o1.是否有出厂检验规定、包装和标识规定。

o2.出厂检验和试验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o3.产品包装和标识是否符合规定。

o 合格

o 不合格

 

6.4

委托检验

企业需要进行委托检验时,应委托有合法地位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签定正式委托检验合同。

o1.核查委托合法资质的检验机构。

o2.核查检验报告是否与委托检验机构对应。

o3、对照表7检验项目核查正式委托检验合同和检验报告。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七、安全防护及行业特殊要求

序号

核查

项目

核查内容

核查要点

结论

核查记录

71

安全生产

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并实施。企业的生产设施、设备的危险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车间、库房等地应配备消防器材,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应进行隔离和防护。

o1.是否制定了安全生产制度。

o2.危险部位是否有必要的防护措施。

o3.车间、库房等是否配备了消防器材,消防器材是否在有效期内。

o4.是否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行隔离和防护。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

 

72

劳动防护

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

o1.是否提供了必要的劳动防护。

o2.员工的生产操作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

 

7.3

行业特殊要求

1.企业应按《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办法》制定安全保密制度。安全保密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o1.是否有安全保密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o2.安全保密制度是否清楚界定了应保守的企业防伪技术秘密范围。

o3.每一条款是否均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o 合格

o 不合格

 

 

 

 

序号

核查

项目

核查内容

核查要点

结论

核查记录

 

 

2.企业应有与安全保密制度相配套的保密措施。

o1.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安全保密工作。

o2.每道工序均有交接手续并清楚载明交接数量、废品数量等信息。

o3.保证成品不遗失或一旦遗失有相应的补救处理措施。

o4.不合格半成品或不合格成品销毁记录。

o5.生产场地是否有监控措施。

o 合格

o 一般不合格

o 严重不合格

 

7.3

行业特殊要求

3.申证产品应具有有效的防伪技术评审证书或由审查部组织专家进行核查和评定后出具的防伪技术核查评定证书。

是否有有效的防伪技术评审证书或有效的防伪技术核查评定证书。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

 

序号

核查

项目

核查内容

核查要点

结论

核查记录

7.3

行业特殊要求

4.企业必须与使用方签定书面生产合同,不向合同以外任何方提供防伪技术产品。签定生产合同时应查验使用方的有关证明材料。

o1.与所有使用方均签有生产合同。

o2.合同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尤其是保密条款。

o3.不向合同以外其他方提供产品。

o4.首次签定合同是否查验了使用方营业执照、商标和质量标识等证明材料。

o 合格

o 不合格

 

5.申证产品协作加工项目应与企业自有生产能力形成完整的生产过程并具有有效的正式合同。申证产品协作加工过程有防伪力度增值的单位应具有有效的防伪技术评审证书或核查评定证书。

o1.协作加工项目是否闭合了申证产品生产过程。

o2. 协作加工项目签有有效的正式合同。

o3. 对协作加工项目是否实施了有效的质量控制。保存协作单位名单和协作记录。

o4. 协作加工过程有防伪力度增值的单位是否具有有效的防伪技术评审证书或核查评定证书。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

 

 

 

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报告

1页共2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

邮编:

产品名称: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产品单元*

 

审查组根据《防伪材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于                     

                        日对该企业进行了核查,共计核查出:

一般不合格项目         款、严重不合格项目         款、否决项目         款。

经综合评价,本审查组对该企业的核查结论是:                        

(注:核查结论填写:合格或不合格)

 

审查组长:

         

 

核查组织单位(章):

         

姓名(签字)

   

职称(职务)

核查分工

审查员证书编号

 

 

 

 

 

 

 

 

 

 

 

 

 

 

 

 

 

 

 

 

 

 

*只填写核查合格的产品单元。


2页共2

序号

核查项目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

其中否决项目

审查组对企业不合格项目的综合评价

核查项目

严重不合格

1

质量管理职责

(款)

(款)

 

 

 

 

 

 

 

 

 

 

 

 

 

 

 

 

审查组长:

       

 

2

生产资源提供

(款)

(款)

2.1

 

 

2.2.1

 

 

2.3.1

 

 

3

人力资源要求

(款)

(款)

 

 

 

4

技术文件管理

(款)

(款)

 

 

 

5

过程质量管理

(款)

(款)

 

 

 

6

产品质量检验

(款)

(款)

6.3

 

 

7

安全防护及行业特殊要求

(款)

(款)

7.3.1

 

 

7.3.4

 

 

   

(款)

(款)

(款)

 

企业代表签字确认:

                日(加盖企业公章)

 

注:否决项中如有不合格,在对应位置打×表示

相关资讯

  • 7项印刷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2017年第32号国家标准发布公告,其中批准发布印刷领域国家标准7项,包括基础通用类标准2项,产品检验类标准5项。具体标准编号、名称及实施时间如下: 1、GB/T 9851.9-2017《印刷技术术语第9部分:书刊印刷术语》,2018年7月1日…

    2018/7/9 12:32:36
  • 《快递封装用品》等291项国家标准发布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在“质量提升行动年”活动开局之际,批准发布了291项国家标准,涉及产品质量提升、百姓消费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防范金融风险、一带一路建设等诸多方面。其中,新修订发布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倡导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对原…

    2018/7/9 12:29:30
  • 这些造纸装备入选新版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指导目录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关于做强中国装备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水平,加快推进首台(套)推广应用,根据重大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2018年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工信部装函[2018]47号”文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7年版)》,…

    2018/7/9 12:25:50
  • 美国对中国塑料装饰丝带发起“双反”调查

    美国商务部当天发表声明说,上述调查是基于美国Berwickoffray公司去年12月提出的申诉发起的。该公司指控从中国进口的上述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倾销幅度为74.34%至370.04%,同时指控中国相关生产商和出口商接受了不公正的政府补贴。根据美国贸易救济政策程序,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2018/7/9 12:19:27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