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标准法规 > 政策法规

有毒保鲜膜泛滥 没有国标规范

2013/8/3 22:50:17 人评论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发布报告称:在被调查的16种PVC保鲜膜样品中,有15种样品检出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增塑剂DEHA。在加热食品时,这种物质会加速释放,影响内分泌系统,甚至会导致男性不育。

 


早在8年前,国家质检总局就特别强调:禁止企业用塑化剂DEHA生产食品用保鲜膜。但现在市场的情况却让人心寒——16种PVC保鲜膜样品中,有15种检出明令禁用的增塑剂DEHA,行业最大的几家企业的产品几乎全部落马。由此可见,使用更便宜的增塑剂DEHA制作保鲜膜已经成了整个行业遵循的潜规则,而所谓“法不责众”,正是问题保鲜膜厂商共有的心态。

 


那么,“法不责众”的行业黑洞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一方面,是国家标准的缺失。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包装材料,PVC保鲜膜一直没有国家标准,企业可以自行选择标准,从而避开禁用塑化剂的检测以及国家标准可能会对使用范围所做的限制。这也就是专家呼吁尽快制定实施保鲜膜国家标准的重要原因。但DEHA保鲜膜之所以泛滥市场,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不是国家标准的缺失,而是执法太疲软——执法太软,必然就会让厂商形成“法不责众”的心理预期。

 


DEHA被国际肿瘤研究中心划分为三类致癌物,我国也早就明令禁止在食品保鲜膜中使用。按理说,如果市场监管部门监管到位,DEHA根本就不应该在PVC保鲜膜中出现。如今多品牌保鲜膜含禁用塑化剂的尴尬现实,只能说明监管远远没有到位,甚至可以说,正是监管太过宽松,才给了厂商通过禁用塑化剂谋取暴利的巨大空间,让他们做出“法不责众”的预判。

 


不错,我国目前没有PVC保鲜膜的国家标准,但这并不是DEHA保鲜膜泛滥市场的必然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监管部门没有保持足够的警惕性,没有形成“执法必严”的威慑力,否则,有毒保鲜膜不至于泛滥成灾,更不至于要媒体来披露内幕。

 


现在食品领域一出安全问题,专家就呼吁要完善国标,这当然很重要,但如果没有“逃不过的监管”,即便有了很完善的国标,企业同样有可能违法违规牟利——这样的事,我们见得还少吗?

 


不管是国标还是禁令,都需要落实到执法和监管层面,才能对厂商形成现实震慑力,否则,那就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回顾过去,在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中,并不是法律法规和国标不完善,而恰恰是监管出了问题。有毒保鲜膜泛滥,制定实施国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理顺监管链条、明确监管责任,从而不折不扣地实现“逃不过的监管”。

 

相关资讯

  • 团体标准《图书按需印刷数据交换规范》实施

    各相关单位:  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团体标准《图书按需印刷数据交换规范》经立项审核、标准起草、征求意见、专家组审查等程序,并通过团标委审查,现予以批准发布。标准编号为T/CADPA 32-2022,2022年10月31日发布,自11月30日起…

    2025/4/25 8:06:11
  • 中国包装联合会批准发布五项团体标准

    根据《中国包装联合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中国包装联合会批准发布《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铝质及覆膜铁质易开盖》等五项团体标准,现予以公布,相关信息如下:

    2025/4/25 8:02:21
  • 环保督察一般都查什么?

    在环保风暴的席卷下,不合规的企业被陆续关停,大批工厂大门被迫关闭,环保督查组已经用行动证明,这次督察并不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走过场,让商家、老板们提心吊胆的日子远远没有结束。 环保督察一般都查什么? 根据督察组督察相关领导的讲话,查环保问题重点是督察省委…

    2018/7/8 23:50:20
  • “两税”实施,会对塑料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环保税开征和增值税将降低1%的消息传开,政策的变化在业内激起波澜,那么“两税”的实施,到底会对塑料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首先来说环保税,《环境保护税法》在2018年年初实施,税法中规定,环保税按季度申报,4月环保税迎来首个征期。“费”改“税”最重要的目的…

    2018/7/8 23:45:3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