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建设必要性
解决传统的化学法造纸排放黑水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减缓原色纸源紧张状况;农作物秸秆充分利用增加附加值;对中小型造纸造板厂进行工艺改造,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技术可行性
PST法专利技术是北京凯发环保中心经十多年研究,利用热力、机械以及催化剂的作用将稻麦草等植物体中的纤维与其它细胞分离而得草浆进行造纸造板,杂细胞(即植粉)约占秸秆产量的一半可用做饲料或肥料。该法不属化学制浆,工厂化生产已取得成功并经多家使用。
三、生产特点
与传统碱法造纸技术相比,用水量减少一半左右,总排水可直接达《造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三级,造纸用水自然沉淀提取大量饲料后可达二级并可循环使用,也可直接排放灌溉农田增加肥力,减少施肥费用,消除了以往造纸对环境的污染; 原料广泛,各种农作物的秸秆、野草均可利用;
综合成本比烧碱法降低15%以上,产品产量提高10%以上,质量达到国家标准GB13023-91等要求,综合效益显著增加,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又能解决草浆造纸污染的理想技术。
四、投资及要求
投资规模取决于企业的实力和市场的需求,以日产20吨瓦楞纸为例,生产设备投资为180万元,主要设备包括切草机、蒸球、疏解磨浆机、抄纸机及离心机等;台对旧厂进行工艺改造仅需十多万元甚至更少。本法生产一吨纸需水100M3左右,耗电量约400度,耗煤约0.9吨。
五、技术改造收费标准
技术改造费按每个25M3蒸球10万元,每个40M3蒸球15万元,具体视实际情况另议。
六、经济效益分析(瓦楞原纸为例)
本项目达稳产期后年产值为1080万元,总成本为720万元,实现利税360万元,(年产瓦楞纸6000万吨,每吨售价按1800元计)。如对旧厂改造可节约污水治理投资80%,是重大的造纸技术革命。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