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弯曲成型
一、弯曲变形过程
1、弹性弯曲阶段。板料在外加弯曲力矩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先通过弹性弯曲阶段。
2、塑性弯曲阶段。随着外加弯矩的增加,板材的弯曲变形增大,其内、外表层金属先达到屈服极限,板料开始由弹性变形阶段转入塑性变形阶段。
3、 弯曲变形过程的特点
①变形区主要处在弯曲件的圆角部分,而在远离圆角区的两段则不发生变形。
②在弯曲变形区内,其外区的切向金属受拉伸长,其内区的切向金属受压缩短。在这两个变形区内,有一层金属层长度不变,即应变中性层。
二、最小弯曲半径
1、应变中性层的位置。在冲压板料时,为确定凸模的最小圆角半径及弯曲件的毛坯尺寸,必须先确定应变中性层的位置。
2、最小弯曲半径的确定。在弯曲过程中,材料外层纤维受拉应力,当材料的厚度一定时,弯曲半径越小,则拉应力越大。
三、弯曲回弹现象
1、回弹值的计算。弯曲变形结束后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伴有弹性变形,使弯曲间的弯曲中心角与弯曲半径变得同模具的尺寸不一致,这种现象称为回弹。
2、 影响回弹量的因素
①材料的机械性能
②弯曲变形程度
③弯曲中心角
④弯曲方式
⑤工件形状
⑥模具结构
3、减小回弹的措施
四、弯曲件的工艺性
弯曲间的工艺性是指弯曲工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材料选用及技术要求等是否合乎弯曲加工的工艺要求。
1、弯曲件的弯曲半径
2、弯曲件的形状
3、弯曲件孔边距离4、弯曲件直边高度
5、设计工艺、槽
第三节 拉伸原理
将平板毛坯通过拉深模具制成开口筒形或其他断面形状的零件,或将筒形或其他断面形状毛坯再制成筒形或其他断面形状的零件,这种工序成为拉深(或拉延)。
一、拉深变形过程
1、凹模口凸缘部分。这部分材料在径向拉应力和切向压应力的共同作用下,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逐渐进入凹模。
2、凹模圆角部分这部分材料除了上述区域那样为径向拉应力和切向压应力以外,还承受凹模圆角处的压力、摩擦力和弯曲作用而产生的压应力,这是一个过渡区。
3、筒壁部分。这部分材料已经成为筒形,材料不会有大的变形。
4、凸模圆角部分。这部分材料承受着凸模圆角作用的径向和切向拉应力。还承受凸模圆角的压力和弯曲作用在厚度方向上的压应力。
5、筒底部分。此外材料在拉深过程中保持平坦,不产生大的变形,只是由于凸模拉伸力的作用,材料承受双向拉应力而略为变薄。
二、拉深过程的力学分析
1、凸缘变形区的应力分布
2、起皱现象分析
3、拉裂问题分析
4、克服拉裂和起皱的主要措施
① 防止拉裂的主要措施
②防止起皱的主要措施
三、拉深系数与拉深次数
在制定拉深工艺程序和设计拉深模具时,必须预先确定零件能否用一道拉深工序或多道工序拉深
1、拉深系数
2、影响拉深系数的因素
3、拉深次数
4、首次拉深后各次拉深方法
四、拉伸件工艺性和拉伸工序计算
1、拉深件工艺性要求
2、拉深工序计算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