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香烟装潢设计现状分析
1、包装设计的色彩倾向性。据粗略统计,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由于受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象征吉祥、喜庆、华贵的红色在香烟包装装潢的运用上占70%以上,在销售环节中接受程度占90%以上。而其它颜色的包装除品牌认知度、价位和吸食因素外,接受率仅为0.5%左右。各商家以及包装设计者为迎合这种消费心态,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经济效益,不得不为自己的产品披上红装。这种企业行为无疑给香烟的装潢设计造成不可避免的雷同,根本上违背了百花争艳的规律。
2、装潢材料的倾向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消费者的审美品味及摆阔显富的消费心态,促成目前香烟装璜的过分包装。金银卡纸的滥用已成为让人担忧的中国现象。
3.设备对香烟装潢设计的局限性。卷烟由于受特定的销售形式、特定使用方式及精密的大工业化生产的制约,使得单一卷烟形式及规格不可能有大的变化,设备及使用方式带来的局限性,造成方寸之地内难以开拓崭新的设计局面。
4、消费对象对香烟装潢的影响和局限。由于受几千年传统思想的影响,香烟几乎成为男士的专用品,表现自由、粗犷、力量、身份、阳刚之气的色彩及设计风格已成定格,稍有偏离便有其它用品包装之嫌。这种消费对象的局限,无疑也给香烟包装的设计带来难以突破的不利因素。
5、经济体制对装潢设计的影响。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各卷烟厂家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做出短期行为,不断在品牌上 “推陈出新”,装潢上互相抄袭。使表过整个卷烟消费市场处于一片无序状态,卷烟包装更是无新异可言,从而大大影响中国香烟装潢设计在世界包装设计界的地位、影响力、水平提高。要想使企业的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就要求香烟包装设计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设计观念,预测、研究卷烟装潢的发展趋势。设计出具有时代竞争力的品牌包装,才能跻身于世界香烟装潢设计领地。
二、香烟装潢设计的发展趋势
1、给品牌注入文化内涵。
一个成功的品牌如果没有文化内涵的注入,犹如水中浮萍,注定没有长久生命力。要根据品牌消费市场定位,形象地反映产品自身与特定消费群体的共鸣,紧紧围绕这一内涵,挖掘一系列与之相关联的元素,进行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一定概念,使之成为品牌的积极响应者。
60年代初河南新郑卷烟厂推出“喜梅”牌香烟,其“喜梅”二字顺应了中国的一句俗语“梅开春来,喜梅枝头闹、喜事到,”贴切的寓意直观地勾勒出一幅农家乐的美妙图画,寄予了农家人对生活的美好梦想和追求。这一品牌也因此一上市便唱红中原大地乃至大半个中国,几十年不衰,销售量最高时达到20多万大箱。中外许多著名商标品牌象征娃哈哈、可口可乐、耐克、迪斯尼等,商标品牌中都有蕴含某种梦想的存在。消费者购买它不是简单地将其看作饮料或饮品,而是想通过购买这些商品让自己成为实现梦想的成员,以此得到产品的深层次心理享受。
2、香烟装潢的系列化。
商品竞争越趋激烈,一般性的包装设计方法已经无能为力。国际上十分注重包装策略的研究,近几年我们经常说的系列化设计,主要是指产品系列设计,国外称BI计划(Brand Identity),又称家族包装。随着商标法的不断规范,国内一些企业也慢慢认识到名牌系列是当前、今后品牌开发的主流。
系列化产品的特征体现在主商标图案不变,配以不同的色彩或不同规格,构图结构以及香烟装潢附以不同形式的文字及图案变化。如:美国的“KENT”牌香烟采用白、红、金、紫、兰、绿、灰等色彩区别,开发出一系列产品。又如国内南京烟厂的“南京”牌香烟以金卡纸上印刷大红、深红、金、绿等色彩开发系列产品。其优势体现在:①省略商标注册的繁琐程序及难注、抢注等问题;②区分不同类型卷烟;③区分不同地区、不同消费层次的市场;④横向及纵向的延伸,使产品加大影响力加大品牌在市场营销中的竞争力。
3、香烟包装的设计定位。
所谓设计定位就是商品信息传达设计构思时根本思想的确立,目的是让自己的产品在保持同类商品的共性时,又能将自身的风格与特色树立起来,充分保证产品装潢设计的根本目的和作用。
香烟做为消费品,对每一个层次的消费群体,其功能也不尽相同,设计定位的确立要通过横向的(同类产品)与纵向的(产品内在质量到外观包装及媒介宣传诸方面的发展沿革)比较,通过特定消费层的审美品味、吸食口味、社会消费总趋势,乃至社会结构变化的预测,周密调查市场,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主要针对某一群体而设计。主观地想让人人都喜欢、都接受,往往会产生平庸而没有个性的产品包装。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健全、规范,大规模生产、政府调拨、市场平均分配,已不能适应经济规律的发展,产品包装设计定位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4、装潢设计趋势。香烟装潢的功能之一是给视觉以舒适的感觉,其次是在信息传送中呼应消费者自身品味、文化素养。香烟装潢的形式美既能吸引消费,又能指导消费。“同能不如独诣”,我们的装潢设计者也应该如此,要有自己的创见,采用一切手段,充分利用每一个表达要素,寻找和运用视觉艺术的语言,选择最佳的构成形式,达成最终目的。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活节奏的加快,贫富分化加剧,包装的设计趋向(1)极端的视觉化、个性化(2)极端的繁琐、民族化(3)条盒的小规格、软包装化。(4)包装的无包装化。
60年代末,日本曾经出现反对过分包装的消费运动,要求简素包装、诚实包装、适正包装。日本政府于1972年提出适正包装七条原则,其中第六条是:“包装费用与产品本身的价值相称(一般占商品零售价的15%)。”故无论从环保或消费角度出发,白卡纸在香烟包装材料的运用已成为趋势。设计构图、用色上采用小、少、精的视觉元素,类同中国画论中的“最妙之法为无法”,高素质的设计水准体现个性化、符号化、简洁明快、清新雅致、高品味、高价值的视觉化形象包装,达至香烟装潢之最高境界。生活节奏的加快,购物趋向集中化、小型化,为条包小规格、软包装提供了市场。金银卡纸的运用将逐步被凹印技术所代替,金银卡纸主要运用在少量高档香烟上,设计上组合多种有机形式,就象中国的红木家具,给人以耐看和贵重感,体现一种地位、身份的象征。
5、香烟装潢设计者应具备的素质。包装设计是一项集美学、消费心理学、商品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企划、印刷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科学,建立在对多学科认识、理解的高度上,和未来市场的预测上,是一项个性化、跳跃式、超时空、前卫的思维创造活动,是设计者自身人品、天性、涵养在作品中的体现。潘天寿先生的“置险破险”说和黄宾虹先生的“善做活眼”说,对包装设计师的创造活动不无启发。安于现状,固步自封,自我欣赏,终将被迅猛发展的淘汰。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不断接受未来时代挑战,自我挑战,才能在设计界立足、扎根,以求更高发展。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