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平面设计、包装设计一直是设计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如何运用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创造出符合中国当代的设计已经成为设计师无法回避的问题。
美国人有美国人的文化,日本人有日本人的文化,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文化,每个社会有每个社会发展的痕迹和脉络。一个设计师应该具备对当代社会的极度敏感性。如何保持民族性是设计师的职责。如果没有一个敏感的、强调民族文化的设计师,我们怎样能够搞民族设计?现代产品为什么有西欧风格、美国风格、日本风格,无非是他们的文化在设计上面的体现,很多基本的认识观念在文化上显得比较固定。
如何在平面设计中把我们民族瑰宝的光辉闪烁其上呢?平面设计基本上 由图案、文字、色彩,三方面组合而成,我们在探讨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应用时,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挖掘。在中国使用了几千年的东西,我们要去分析它的设计思想、设计方式、设计成果、设计理念,这都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继续。
先在图案应用的角度来看遗产,中国在远古时代就能够成熟地应用图案的装饰作用,甚至可以回溯五千年前的古代器皿上,我们可以感受到美的创造竟已那样的成熟。从那些陶器、青铜器、玉器中,我们可以从其图纹、甚至整个外形上,感受到一种或古朴拙雅、或雄浑高贵、或精妙绝伦的神秘魅力。香港西武,以中国传统玉器的双鱼,演变为西武百货公司英文名字 SEIBU的S,鱼与余同音,象征生生不息,年年有余。整套DI以双鱼商标作循环不息的重复使用,美观外更加强商标原有意思。
瓦当火柴,运用一系列瓦当图纹,使火柴包装融入民族文化气息。这些令我们至今仍然叹为观止的美,在现代社会人们追求回归自然的心态中,更能满足人们的怀旧情绪,更能体现一种高层次的美。这种美在现在中国平面设计领域虽然被成功应用的不是很多,但他作为一种被现代世界所惊叹的美,一种符合现代人们审美气息的美,是值得我们中国美术设计者去深入挖掘和应用的。
当人们赞叹立体主义艺术大师毕加索对于美的创造天才时,他却说:"我并不是创造了美,而是发现了美而已"。从一粒飞尘中能够激发一系列创造灵感的米罗大师,从中国的传统艺术及民间艺术的启发中创造了系列的绘画、雕塑。1995年,米罗在中国的"米罗艺术回顾展"中,有一枝中国民间小巷艺人制作供小孩玩耍的,由彩纸及一根小木棒、一根线剪折拼贴而成的彩纸龙,竟摆在大师雕塑作品中间。而中国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的遗产中,我们中国的美术设计者从中又得到了什么呢?在民间艺术中,作为我们从事美术事业的人能够从其中丰富多彩的形式体现和内容上感觉到中华民族人民大众的丰富想象力。那些体现在剪纸、年画、面泥雕塑、木雕、瓷器、编织、刺绣等等民间工艺作品上的创造性,其质朴简练、灵活夸张的造型和图案,更加显示着民族传统的大众气息,西方的美术大师可以从其身上得到创造的灵感,而作为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平面设计者们又如何去发扬。这是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了。宝庆大曲:以滩头民间年画"和气致祥"为主调、白色底保留文化根基,土瓷烧制酒瓶,整体设计表现产品"民间佳酿"之精华。
水墨画和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瑰宝之一,其表现形式已被日本许多平面设计家所成功采用。作为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中国水墨画及书法作品中所体现出的黑、白、灰、的韵味内涵,以及他们所追求的点线面的配合的整体美和单独显示的节奏、力度的韵味所体现出来的装饰性,在现代世界上仍符合一种高层次、高品味的欣赏潮流。中国画及书法两者所共同追求在布局上"计白当黑"的整体艺术理念,更是一种平面设计上的完美理念。几个书法字体配上一个简单的图形或色块,或是一滩墨汁所形成的抽象图形及几行文字,经过排列都可以是一个成功的平面设计。这些都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画与书法所显示的韵味和理念。澳门中乐团节目表:运用线装书的订装,使封面增添了古拙味,简朴的墨描插图加上浓厚民间木版画风味的设色和字体印刷效果,突显出民间艺术意趣无穷。
中华民族不仅把文字作为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而且把它作为一种艺术去表现。古代的书法家们为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字艺术。把文字铸练成为一种可供品味的美,这就给我们现代美术设计者提供了文字应用上的宝贵遗产,也给文字从汉字演变而去的日本的平面设计家们提供了一种同样的财富。文字的装饰性往往使一张平面设计作品增色不少,西方国家普遍使用的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在平面设计家的使用下,自有其丰富的装饰性,作为中国的平面设计者,我们又怎样让我们民族具有丰富艺术内涵的汉字发扬其装饰美呢。我们不妨大概分析一下,从中国五大书法字体的欣赏个性上看,篆书古雅精妙,隶书华贵典雅,草书奔放苍遒,行书流畅洒脱,楷书端庄稳重。各有其装饰效果。从其书法字体的实用性讲,由于篆书、草书较难读懂,在平面设计应用上可侧重于以装饰为主,而楷、行、隶,则可以同时作为内容传达而备文字说明所用。当然中国现代的文字传达正规字体一般都用宋体、黑体,但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结晶的书法艺术,还是值得我们平面设计者去发扬应用的。中银集团的标志是扎根于中国本土的国际化标志,形象是以"中"字代表中国,古钱币形状代表银行,中线象征联系,外圆代表中国银行是面向全球的国际性大银行。铜钱,这里面有中国天圆地方的观念在里面,这些都是长期影响中国审美形式的文化观念,今天各大银行的标志设计也尊重了这一观念。
唐朝珍品酒礼品包装以传统艺术素材表现主题。整个包装的里外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唐朝那种繁华强盛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各种唐代艺术与文物烘托大唐盛世的主题。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中国传统色彩的内涵。不同的色彩,总是给人以不同的情感表达,然而不同的民族对于色彩的情感反应有着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文化发展背景而形成。铁木箸:据目前家庭组成,将产品分为两双(龙凤配)、三双(合家欢)、拾双(福满堂)三套为一系列并选出与之相配的花、荷、蝙蝠等要素。绿色的祥和,蓝色的安宁,红色的喜庆构筑着生活变奏;七色丝绒编织着生活,编织着美好;举箸就餐感受到的是安康、欢愉、幸福与自豪。
中国色彩观念的形成有两方面的缘由:一是自然法则,即模仿自然外在的物质天然美色。二是社会法则,即主观意识内在的色彩观念,它超越于客观自然,它代表一种思想信仰,带有政治性,民族人文性的特征,或两者兼而有之。但是,在中国色彩观念的发展过程中,政治性及民族人文性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根据远古的记载:伏羲,即太阳神,黄帝在本训中作光帝,即光明之神,炎帝,即火神,所以从原始氏族开始就崇尚白色和赤色。一直到后来儒家把青、赤、黄、白、黑定为“无方正色”,用阴阳五行来解释色彩。便形成了中国固定的色彩观,当我们站在现代的美学角度去看待青、赤、黄、白、黑的“无方正色”的应用价值时,可以发现其仍然具有世界性的现代气息。青色让我们想到了青铜器那古朴凝重的美,也符合现代都市人们的色彩心理学。赤色即红色,作为具有民族代表性的颜色,从古至今一直代表着一种民族的喜悦情绪,一切喜悦的气氛中似乎少了红色即不足以表现出来。如何去更好的应用红色,便是我们中国平面设计者所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因为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红色用的不好更容易俗气,“大红大绿”便是对这一情况的贬诉。黄色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被作为一种权威的代表,也同时散发着中华民族的乡土气息,“炎黄子孙、黄河、黄土高坡、黄土文化”这些名词都足以印证这一气息的民族性。只要把黄色同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黄色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是可以散发出民族的艺术魅力的。在中国画及书法作品上,我们可以时刻的感受到其黑白的魅力所在。
作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者,对于民族色彩个性的了解与把握,对传统文化艺术精华的研究与应用,是可以让我们国家的平面设计在世界的领域里显示出独特的民族魅力的。中华民族发展遗留下的文化艺术瑰宝将永远是我们这方面发展成熟所不可缺少的坚实基础。当然我们也不能把文化的理解极端化,纯粹化。文化是一种在吸收与变化中发展的历史积淀。对于今天的中国文化而言,以更加开阔的胸怀走向世界,超越自己,让自己拥有重新精彩的前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艺术设计系 方启后 )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