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刷机上需要控制的变量是覆墨板、网印版与承印材料之间的距离以及刮墨板。
覆墨板影响到印刷的油墨量,如果你的印刷机没有一个固定的覆墨角度(多数有),应该确定一个所有活件使用的标准角度。此外,还应该调节覆墨板,使之靠近丝网版,你需要再作一次试验,直到调定在适合你的所有应用的高度上。覆墨行程应该很平稳,在整个网印版上覆上一个薄薄的墨层,使得整个印刷品上附着的油墨量均匀一致。CD光盘的装潢业者通常将网印版与承印材料表面之间的距离调节成1或2个光盘的厚度(约1~4mm)。你应该迸行试验,才能在这个范围内发现最适合你应用的最佳距离,如果一旦确定了最理想的距离,就应该保持不变。
有人试图用增加网版与承印材料之间的距离来补偿网版较低的张力,这一点是极不应该提倡的,因为,如果网版距离过大,当网印版在刮墨板较大的压力下与承印材料接触时将进一步被拉伸.其结果将导致印刷品套印不准和网印版使用寿命缩短。要满足整面实地印刷与高清晰度印刷两者的要求,刮墨板是印刷机上的一个可变因素。可以通过改变刮墨板的一些变量,如硬度、角度、压力和刃口形状等来影响油墨的附着量。
在这些变量中,刮墨压力和角度应该保持不变,这样才能保证不同类型的活件之间有效地转换。为了使这些变量更易于标准化,市场上的多数印刷机都提供一个固定的调节角度和测定刮板压力的压力计。
刮墨板的刃口形状(锋锐的、倒圆的等)和硬度是用来补偿不同的印刷要求的主要变量。一般来说,用带平直刃口的刮墨板能确保印刷品墨色均匀稳定。刃口较钝或不平的刮墨板在印刷过程中可造成色彩偏移,有时在印刷品上会出现划痕。使用不同刃口和硬度的刮墨板,可以有效地控制油墨的附着量。例如,一个80肖氏硬度的刮墨板可能适合印刷实地图像,但漏印的墨量过多,不能印刷高分辨率的网目调图像。如果其它的变量保持不变,改用90肖氏硬度的刮墨板可能是一种快速的解决办法。
另一种选择是根据要印刷的活件类型变化刮墨板刃口形状。当印刷实地图像时,可使用刃口倒圆的刮墨板,因为这种刃口的刮墨板印刷的油墨层较厚,带锋锐刃口的刮墨板更适合阶调印刷。最好的办法是组合选用,即使用较软的、圆刃口的刮墨板印刷实地,用较硬的刃口锋锐的刮墨板印精细印刷品。
3、油墨
大多数的CD盘用UV油墨来装磺。为了得到理想的、既有实地、又有高分辨率图像的印刷品,如果你控制了制版和印刷机的变量,油墨的校正通常是不必要的。在多数情况下,印刷机的调节就决定了油墨的使用。但是为了增加灵活性,对于特殊情况,也可对油墨进行修正。
三原色油墨主要用来印刷网目调图像,它比实地油墨粘度高,有助干印出清晰、高分辨率的图像。实地油墨粘度低,流动性和遮盖性好,使其适合印刷大面积的实地。当一个活件要求既印刷网点又印刷实地的时候,使用三原色油墨,其不透明度是没有问题的,可以将油墨加以稀释,提高其流动性。如果你需要使用不透明的实地油墨印刷网目调图像,可以向油墨中加一些增稠剂,使油墨能够支承精细网点。
4、组合印刷
组合印刷即无需改变一些变量,在同一块印版上同时成功地印刷出实地图像和网目调图像,方法有两种。
例如,假设你使用390目、34u丝径的丝网来印刷实地图像,制备标准模版的方法是在网版两面湿压湿各涂两次直接感光乳剂。
要生产适合印刷这两种图像的网印版,首先必须选择适合实地印刷的丝网(丝径31u),然后,在印刷机方面,可采用巳确定的适合高分辨率印刷品的标准调定(用90肖氏硬度,锋锐刃口的刮墨板)。由于丝网开孔较大,实地区域将会成功地印刷出来,同时刮墨板的参数会限制和控制油墨的附着,使之产生清晰的阶调网点。
反过来,也可以使你所用的丝网标准化(所有活件都用390目、34u丝径的丝网),变化这一组合印刷品的制版涂胶方法,生产一块较厚的模版,在此种情况下,厚模版印刷出较厚的墨层,适合实地图像的印刷,而较小的丝网开孔更有助于印刷网目调区域的细微层次。
为了成功地进行印刷,应该尽可能的减少需要调节的变量,这样可以简化活件转换,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和印刷的一致性,生产出高质量的印刷品。
信息来源:光盘制造专家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