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数码印刷过程是从计算机到纸张或印刷品的过程(Computer-to-Paper/Print),即直接把数码文件/页面(Digital File/Page)转换成印刷品的过程;
b.数码印刷最终影像的形成过程一定是数码式的,不需要任何中介的模拟过程或载体的介入;
c.数码印刷印刷品的信息是100%的可变信息,目口相邻输出的两张印刷品可以完全不一样。
由此可见,数码印刷系统的基本构成与传统的印刷系统是基本一样的,但它是一个全数字生产系统,有自己的特点。
3 数码印刷过程中的色彩管理技术
在数码印刷中,当图像输入时,人们经常会发现,原图像经扫描仪扫描输入后,屏幕上显示的颜色与经输出设备输出后的颜色有较大差别,并往往会认为这是由扫描仪扫出来的图像存在偏色而引起的问题。其实不能把问题完全推给扫描,因为即使当扫描仪扫描正确,显示器、打印机等仍可能使扫描颜色与再现颜色产生色彩差异,这就需要校正显示器、打印机以及整个系统。
依照ICC规范,明确了色彩管理的组成要素。
a.一个设备无关的色空间PCS(Profile ConnectionSpace)。ICC选择CIELAB和CIEXYZ作为色彩管理的设备无关色空间;
b.设备特征描述文件(Profile文件)。Profile文件用于描述设备的颜色特征和色域范围。颜色复制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如扫描仪、显示器、打印机等)都要有自己的特征文件。
色彩管理系统根据设备特征文件提供的信息,建立特定设备色空间与设备无关色空间PCS之间的映射关系;
c.色彩管理模块CMM(Color Management Module)。在进行色彩空间转换时,色彩管理模块CMM用于解释设备特征描述Profile文件,根据特征文件所描述的设备颜色特征进行不同设备间的颜色数据转换。
色彩管理系统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目前已有不少图像输入、输出设备配备了ICC特性文件,只要使用ICC定义值,就能较好地规范输入、输出色彩的一致性。在Macintosh机中有ColorSyne色彩管理系统;在PC机冲,自Windows呢推出之后,就将显示器所使用的色彩管理定义文件列为标准配置,建立符合ICC标准的显示器设备特征描述Profile文件,对CRT进行颜色校正及色彩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还提供了部分扫描仪及打印机所定义的ICC特性文件,这些都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在实际的色彩管理技术应用中,是将PDF文件按照各种输出设备的ICC特性转换到其对应的色彩空间,PDF文件是Portable Document Format的缩写,意为可携式文件格式,现在它已经成为跨平台的通用格式,可以畅通无阻地在任意平台上显示与阅读,甚至成为网上电子杂志等最热门的传递方式。PDF文件可通过PageMaker等软件创建,通过Acrobat等软件阅读和修改。通过PDF文件调节确保原稿、屏幕显示、数字打样与印刷效果完全一致。它包含Pantone色库,可进行四色到专色,专色到专色,专色到四色之间的色彩匹配,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但是在PDF中一些重要的包装设计元素将会丢失,所以它不适合于表现复杂的包装设计。为此,专为包装印前开发的软件提供了针对包装工艺的功能,其中最被大家熟知的是补露白功能,以及对专色及自定义油墨的处理能
力,如对油墨用量和印刷数据的计量等。
[ 参 考 文 献 ]
[1] ICC Profile Format Specification.Version Color Consortium.1997.
[2] 胡涛,张晓燕,等.基于ICC标准的色彩管理系统.印刷技术.2000,(2):1345.
[3] Robert Y.Chung.ICC-Bazed CMS & Its Color Matching Per-formance.TAGA97,195-205.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