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张纸胶印机在印刷图文面积比较大或实地版的印刷品时,常会出现同一张印刷品墨色前深后浅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除了工艺操作和调节不当之外,更直接的原因来自于机器本身的布局和结构的影响。 1.滚筒结构的影响在着墨辊向印版上墨的过程中,当着墨辊处于印版滚筒的空当位置时,着墨辊不着墨,墨辊上积蓄的墨量较大,之后滚筒往前滚动,每根着墨辊都以最大的墨量往印版前口位置上墨,随着着墨辊不断滚动上墨,墨辊上的墨量逐渐减少,滚至印版拖梢部分时,着墨辊上墨量已经很少。这就很容易引起墨色前深后浅。 2.墨辊排列的影响输墨装置的墨辊一般分为上墨和收墨两组,不同的机型,两组墨辊的排列情况又有不同。均匀分配型墨辊排列的墨路是两路平分,4根着墨辊均匀着墨,针对这种墨辊排列方式,如果调节不当,后两根着墨辊起不到补充上墨、匀墨和收回多余墨层的作用,印刷品就极易出现前深后浅的现象。而着墨辊前多后少着墨型,前2根着墨辊占90%,后2根为10%,这样的分配一般不会产生印刷品墨色前深后浅现象。 3.工艺上的补救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过于光滑老化的墨辊应及时更换,保证墨辊良好的传墨性能和墨辊表面足够的储墨量,使印刷所消耗的墨量与墨辊的储墨量之比尽可能小,这样就能增强墨辊自身调整墨量的能力,使印刷品墨色一致。 (2)掌握好油墨的流动性和黏度,因为油墨的流动性与黏度直接影响油墨的传输速度和墨辊的储墨量。 (3)严格控制版面水分,防止油墨过量乳化,保证油墨的正常传输与附着性能。 (4)针对均匀分配型墨路布局,调节靠版墨辊压力时,前两根应重些,后两根应轻些,相互间的接触宽度,从前至后一般调整为6mm,6mm、4mm、4mm。着墨辊与串墨辊之间的压力,应等于着墨辊与印版表面的接触压力。因为着墨辊的转动应依靠双边等同的摩擦力较为理想,如果两边压力相差太大,着墨辊在串墨辊或印版表面的转动,会变成摩擦滑动而不是纯摩擦转动,这样既影响油墨的正常传输,更影响着墨辊对版面的均匀涂布。 (5)在墨色浅处垫纸增加印刷压力,也能起到一定的补救作用。 如何修复胶辊损伤该厂一台J2205型胶印机工作一段时间后,第一色组靠刮墨刀的下匀墨胶辊的边上有一道裂缝。起初认为并无大碍,但时间不长,油墨便顺裂缝渗进去,胶皮裂缝开始扩大并且一块一块地从匀墨辊上脱落。于是立即停机,卸下胶辊,并用汽油将胶辊上的油墨擦干净,再用小刀将顺着裂缝渗进去的油墨稍微向外的一圈割下来,然后用502瞬间黏合剂顺着刀口处涂一圈,过几分钟再涂一遍,待约20分钟胶干后用细砂纸将周围鼓起的部分磨平,最后重新安装胶辊,即可工作。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效果非常好。此外,由于平时操作不当,有的重胶辊中间部位因受伤脱掉了一小块胶皮,这时应及时将其擦拭干净,并用刀片将其刮干净,再用302改性丙烯酸酯胶黏剂均匀地涂抹在上面,待达到使用强度时再用细砂纸打平,即可上机使用。
相关资讯
-
良好的粘合应是涂在波形瓦楞纸和面纸之间的粘合剂经过高温烘烤迅速糊化后,纸和粘合剂牢固结合,经专用设备和附件将其剥离时,撕裂的应是纸的纤维,而不应是粘合剂脱开。 瓦线使用的粘合剂,在配制过程中,主要控制粘合剂的固体含量、糊化温度和粘度。 瓦线粘合剂三…
2025/6/29 13:40:17
-
在进行印刷工作过程中,如果没有控制好印刷纸的温度和湿度,很可能会因为产生闷车现象而阻碍整个印刷过程的进行。 印刷机对纸是非常敏感的,假如温湿度控制不好,便容易使纸产生荷叶边,对印刷输纸及印品套印产生影响。 机器在正常印刷时,输纸头、前规、拉规、输纸…
2025/6/21 9:02:02
-
精装书工艺怎么说更专业?用一张图告诉您!快来看看吧!封壳:由封壳面料包在封壳纸板和中径纸板上环衬:粘在书芯上下两面,起装饰作用并使书芯与封壳连接。通常是对折页,粘口粘在书脊一侧书背纸:一张薄纸粘在纱布上,起加固作用纱布:粘在书芯背面,起加固作用 堵头布…
2025/6/20 8:09:21
-
紫外荧光油墨(ultra-violetfluorescentInk)是由在油墨中加入相应的可见荧光化合物而制成的。其防伪特征是:印刷品在普通光线下看不见,在紫外线下,可发出闪闪荧光。 紫外荧光油墨有隐形和有形之分。应用紫外光(200—400nm)照射激发而发出可见光(400—800nm)的特…
2025/6/18 7:55:51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