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6世纪威尼斯小报(Venice Gazzetta)诞生后至今,西方的近现代报纸已有了四五百年的历史。 最初,报纸的样式与当时的图书非常接近。18世纪逐渐抛弃了标准的图书格式,纷纷采用大型号纸张以扩大版面,但这一时期的报纸除了在纸张的尺寸规格上有所改变外,在印刷和视觉因素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19世纪中期。1845年,理查德·霍改良印刷机后,垂直式版面取得了主导地位。这种版面通常以竖栏为基本单位,每栏从版面顶部贯穿至底,字体小,图片小且少,标题几乎都不跨栏,其重要程度只好通过其厚度来显示。19世纪末,竞争激烈的《世界报》(约瑟夫·普利策办)和《纽约新闻报》(赫斯特办)为赢得读者,在版面上突破常规,完全打破栏的限制,横排走文,“水平式版面的革命到来了”。 水平版式仍有基本栏的划分,但其行文不再是由上一通到下,而是通过转栏向水平方向拓展,字体的选择范围扩大,横跨几栏的大幅地图也有机会出现在版面上,标题的跨栏也不是罕见现象,其重要程度开始以其长度来体现,图片崭露头角,色彩也已经在报纸上出现。进入20世纪,特别是到了60年代,版面设计受到空前的重视。帕拉佐为《纽约先驱论坛报》施行的改版,将杂志的模式引入了报纸版面:大量留白,大幅照片,内容分区化。70年代《明尼阿波利斯论坛报》改版,全面采用模块式版面,使之成为美国报纸的主流版式。80年代,甘尼特报业集团创办的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全国性报纸《今日美国》出现,它以色彩和图片为基础,以大量富含信息的图表来解释新闻,成为西方报纸版面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揭开“重新设计运动”的序幕。 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丰富,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报纸在形式上确实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画、图表、线条、色彩、空白等版面元素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类型媒介间的竞争、编辑观念的转变及设计理论的研究推广等在报纸版面的变迁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罗杰·菲德勒(Roger Fidler)所说的,“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 技术发展:版面变革的物质基础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观点,他认为“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2。虽然,麦克卢汉过分夸大了技术的作用,但印刷出版技术在促进版面式样的演变方面,其作用显而易见。它的不成熟限制了版面在设计上的选择机会,而它的每一步发展又成为了版面设计大发展的契机。 1845年理查德·霍(Richard Hoe)改良传统印刷机之前,西方近代报纸正处于雏形阶段,除了所用纸张大小不一样外,在形式上与图书并没太大差别。1690年创办的美洲大陆的第一份近代报《国内外公共事件》,就沿袭了图书的标准格式。它长9.5英吋,宽6英吋,共4页。前3页是新闻,第4页空白,读者可将自己所知的信息写于其上,供下一位读者阅读。它的版心分为两栏,每栏宽17pica(即约2.8英吋,pica为拼版计量单位),正文字号12点(即约0.17英吋,点表示铅字的规格),它通过报头和每篇新闻的开头字母的大写来分割版面上的视觉点。虽然最初的报业经营者花了极大的气力使报纸区别于传统的书籍,但是限于印刷资源的条件,正处于萌芽状态的报纸在版面设计上鲜有选择的机会。 19世纪中后期,随着产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印刷出版领域的技术革命也在迅速发展。1845年,理查德·霍改良了传统印刷机,制造出高速轮转印刷机,实现了报纸印刷的机械化,带来了报纸版面的一场变革。然而,这种高速旋转印刷机为防止印版上的活字在高速旋转时脱落,使用了从上至下贯穿印版的长金属条来将它们固定。这些金属条在印刷中形成的细线就自然成为各栏的分割。由于起嵌制作用的楔子在辊面的压力不够,因而只要以字盘旋转印刷机作为标准设备,报上就绝少出现多样标题。所以,在这一时期,“由于印刷技术的限制,报纸不得不采取刻板单调的多样格局,但是从整体形象而言,报纸还是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采用了多种印刷手段,并引进了插图。”3这里所说的“多栏格局”即指传统时期占据报纸版式的主导地位的垂直式版式。 19世纪60年代,报纸印刷开始采用铸版术,浇注的铅版使图片、标题、广告等不再受分栏的限制,此时,水平版式开始逐渐取代垂直版式的统治地位,成为流行趋势。 在照相凸版印刷术和铅版技术发明之前,报纸上偶尔出现的图片主要由美术家完成。1860年左右,英国发明了照相凸版印刷术,但如何将照相铜版放到当时通行的轮转机上使用,仍是个问题。直到1897霍根在《纽约论坛报》上完成了他的照相铜版印刷术的发明,新闻照片才开始成为报纸版面上一个不可小觑的元素。 而彩色印刷也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早在1457年就有人用红色与蓝色印刷宗教书,但直到1893年彩色印刷机出现后,《世界报》将当时可用的五种颜色用到极致,色彩才开始成为版面元素的一份子。 进入20世纪,印刷出版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报纸版式革新提供了更大的技术空间:1904-1905年间,美国的鲁贝尔(W. Rubel)发明了胶版印刷,能使用于各种图片、书刊和彩色包装材料;1907年英国人西蒙(S.Simon)取得了丝网印刷的专利,丝网印刷制版成本低,印墨能牢固地附着在任何形状的被印物表面;50年代,一场“冷字”革命把摄影术引进了印刷程序,照相排版机、活字排版机和光子开始稳步入侵“热金属”排字领域;1960年代末引进的计算机排版和新的印刷技术,引人注目地降低了制造成本,也增加了色彩和图像的运用,1977年时,美国94%的日报已经从热排过渡到照相排版,65%采用了电子计算机,57%采用了录像显示终端机;而80年代扫描仪使色彩分解后通过卫星传输成为可能,并且其价格也变得能为大部分日报所接受。这样的技术成就,使编辑对版面元素运用几乎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这一时期大多数报纸又一次经历了从内容、版式到技术上的实质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还在进行之中。(未完待续)
相关资讯
-
对于印刷油墨,我们也有自己的认识: 【要点1】ISO 12647 平版四色油墨标准… 【要点2】油墨一般特性检验与指标… 1. 厂牌/ 型号/ 颜色 2. 生产日期/ 存储期 3. 保质期限 4. 包装外观 5. 重量 ( 扣除铁罐重量) 6. 破损/ 变形 …
2025/4/30 7:38:29
-
随着瓦楞纸品包装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瓦楞纸箱的印刷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开始简单的一色、二色、三色,发展到应用广泛的四色、五色等叠印套色,再到目前的六色、七色、甚至八色的高清水墨彩印技术。针对这些印刷色组的增多,除了美化了纸箱包…
2025/4/28 7:52:21
-
一般的燃油滤清器采用星形滤纸折叠结构,在这类燃油滤清器内部,折叠的滤纸和塑料或金属滤清器的两端连接,污油进入后,由滤清器外壁经过层层滤纸过滤后到达中心,洁净的燃油流出。这种滤纸一般采用瓦楞型燃油滤纸。 更高端的发动机则采用高精度滤纸,螺旋式燃油过滤器…
2025/4/24 8:06:11
-
2016年“3•15”质检活动首次提出了解决开胶散页问题的“一提高”要求。针对出版物质量管理的“痛点”:开胶散页问题,总局发挥了协作优势,组织专项攻关,进行了原因分析,编写了解决方案,效果显著。 据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品中“开胶散页”问题大幅下降,比上一年…
2025/4/24 8:05:09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