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发行者和书店要从出版社得到卖电子书的许可,也应能把许可权转售给下一级分销店;发行者和书店还应该能把书“退”还给出版社。 2.3.4 读者需要能读各个出版社出的书,也需要能在各种流行的阅读设备上读,也就是说,读者想买一本电子书,应该在他现有的设备上能读,读者更新阅读设备时,还应能在新设备上读(传到新设备上);电子书必须易于使用,不然读者还是会买纸书;版权控制机制的实现对用户应基本透明,买书和下载书的过程简单;读者可以把书送给别人,或者借给别人,借书者可以还书;电子文件比纸书易损坏,为了保护读者的利益,电子书应该能备份;读者的私人信息(硬件设备的相关信息)还应保密。 2.3.5 图书馆要让电子书实现借和还的过程;图书馆允许读者摘录电子书的部分容,用于文章的引用,但要限制全书摘录。 3 e-book走近大众阅读任重道远 纸张最终取代了竹简,成为书的主要载体。网络带给信息传播的革命以及大众化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已经震撼了所有人,它将赋予信息传播的意义肯定将远远超越我们现在的想象。e-book无疑将是信息传播的主力之一。但是e-book何时才能真正走进中国百姓生活,仍然需要很长的一个时期。 3.1 自身技术、人才等因素严重制约e-book的普及。一是如何使我国丰富的出版资源变为e-book的阅读资源,尚存在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二最现在的各种阅读软件和硬件存在着格式不统一,相互之间不能兼容的问题;三是如何使e-book的界面更具亲和力,使用户使用更为便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四是由于在平面出版向网络出版转化的过程中,人才奇缺。所以,现在的电子产品大多只是简单的扫描,许多数字出版的新技术没能被很好地利用,电子产品应具有的联想等功能读者尚无法享用。 3.2 适合e-book发展的外部环境还没形成。一是公共经济环境尚不完善。这主要是指硬件方面,如支付方式、网卡、银行结算,以及操作快捷的公证机构等等。二是绝对上网人数很少。无论如何,现在新媒体的读者比起纸媒体的读者还是微乎其微。现在的上网人数2000多万,其中,20岁以下的人会对网络有依存性,他们对网络的阅读方式、接受信息的方式不排斥。而20岁以上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是读纸书长大的,对纸书有一种感情,有一种文化上的依赖,是轻易不会放弃阅读纸书的。三是读者固有的阅读思维、习惯不适宜电子书的普及。电子图书的出现使个人阅读图书的方式得以改变成为可能,但对习惯于躺在床上阅读的人来说,要正襟危坐长时间地盯着屏幕去看书,实在有点勉为其难。即使对于喜爱电子图书的读者,56k的Modem下载速度也够他们等待的。加之,在读者顽固地认为互联网资源一切免费的今天,电子图书的收费阅读行得通吗? 3.3 如何既实行按需印刷又防止盗版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记得多年前,当开架售书在中国大地上推广开来时,有这样一个报道:有些人对一本书其中的几页感兴趣,就悄悄地撕下那几页走了,却不买书。虽然这种行为不道德,但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本图书含有的信息量一般是很大的,但对某一个人来说。需要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e-book的按需印刷使读者可能只花很少的钱就能得到他真正需要的那一部分信息。但我们同时也面临另外一个问题:读者如何知道这部分信息对他有用,要想知道一本图书中的信息对他是否有用,他是不是得把整个图书浏览一遍,而电子化图书的易复制性和零复制成本难免会让读者认为非版权认可的使用是合法的。读者能够做到全书游览,也就能轻易地以不花钱的方式取走这部分资料。我们如何把道德引进这种商业行为中去?而仅以道德约束进行的电子化交易是否可行?如何通过加密等手段既实行按需印刷又防止盗版?这最面临的很现实的问题。 3.4 相应的管理法规没到位。e-book作为出版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和一种新的出版形式,无疑对传统的出版管理提出了挑战。因此,在起步之初,就应为它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同时,加强管理、严格规范,使其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据悉国务院已把同级出版管理权赋予新闻出版署,但新闻出版署还没有制定关干网络出版管理的暂行办法。国家版权局"关于信息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暂行规定"还没有出台,使得解决网上版权纠纷,无法可依。也是制约e-book普及的重要因素。 在国外,网络出版的发展速度相当惊人。日本4000多家出版社中已有1000家左右正在或准备进行网上出版;德国目前网络出版的营业额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而在网络出版发展最早的美国,目前有79%的出版社拥有自己的网站。进入2000年,由于时代华纳、西蒙--舒斯特以及结盟后的兰登书屋、微软这些世界出版巨头的先后介入,e-book愈加显得来势汹汹。为此,国内出版界也开始了大大小小的动作。在第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当传统出版领域还在你争我夺地大打内容战、包装战、价格战的时候,e-book悄然登场了。博库、中文在线、辽宁出版集团、北大方正等纷纷展示了自己的e-book解决方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e-book离中国百姓国读仍有相当距离。因此,这一问题不仅应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更应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关资讯
-
对于印刷油墨,我们也有自己的认识: 【要点1】ISO 12647 平版四色油墨标准… 【要点2】油墨一般特性检验与指标… 1. 厂牌/ 型号/ 颜色 2. 生产日期/ 存储期 3. 保质期限 4. 包装外观 5. 重量 ( 扣除铁罐重量) 6. 破损/ 变形 …
2025/4/30 7:38:29
-
随着瓦楞纸品包装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瓦楞纸箱的印刷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开始简单的一色、二色、三色,发展到应用广泛的四色、五色等叠印套色,再到目前的六色、七色、甚至八色的高清水墨彩印技术。针对这些印刷色组的增多,除了美化了纸箱包…
2025/4/28 7:52:21
-
一般的燃油滤清器采用星形滤纸折叠结构,在这类燃油滤清器内部,折叠的滤纸和塑料或金属滤清器的两端连接,污油进入后,由滤清器外壁经过层层滤纸过滤后到达中心,洁净的燃油流出。这种滤纸一般采用瓦楞型燃油滤纸。 更高端的发动机则采用高精度滤纸,螺旋式燃油过滤器…
2025/4/24 8:06:11
-
2016年“3•15”质检活动首次提出了解决开胶散页问题的“一提高”要求。针对出版物质量管理的“痛点”:开胶散页问题,总局发挥了协作优势,组织专项攻关,进行了原因分析,编写了解决方案,效果显著。 据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品中“开胶散页”问题大幅下降,比上一年…
2025/4/24 8:05:09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