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学东博士指出,我国在天然染料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与国际水平相近,不像其他工业领域存在较大差距,但还停留在以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主引导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层面上,原料和应用的产业化程度不高,并且也不配套。目前天然染料的应用规模和总量还很小,因此,产业化的路还很长。他认为,产业化的出路要放在纺织和服装产业上,而不是食品和化妆品行业。纺织和服装应用产业化的市场在中国,中国应当成为天然染料的最大生产国和使用国。天然染料应用的核心价值是它的安全性和生物医学性。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王璐教授谈到国家对天然染料研究和开发应用的重视。她说,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与江苏海澜集团从2002年起共同承担了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天然染料制备及其在生态纺织品开发与羊毛清洁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课题,目前已经结题,在许多方面达到了产业化水平。如用植物染料制成的高支天素丽“绿色”环保型高档面料,既符合国内外精纺毛料高支轻薄化、功能多样化的要求,又符合目前国际上倡导的环保型天然面料的要求。用天然染料染色的羊毛衫出口韩国,表明国际市场需求空间很大。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代光辉教授是国际天然染料学会会员、留法博士。在法国蒙彼利尔第一大学药学院读博士期间,进行了一些药植物染色的基础性研究。1998年回国后,致力于国内外具有染色功能植物的资料整理、采集及其数据库的建立,目前已整理出300种具有染色功能的植物。他们通过对30几种天然染料植物的研究,已研制出可染毛、丝制品并具有一定牢度的黄、红、绿等色系的天然植物染料,并且已申报3项国家发明专利。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国对天然染料的开发也正在积极的探索之中,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北京服装学院和苏州大学等不少单位均有研究人员在从事天然染料染色方面的研究。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已制得天然黄(TR-Y)和天然绿(TR-G),用于棉和丝绸的染色。产业化方面有孚日家纺公司开发的天然茶染料染色毛巾系列产品和北京铜牛集团铜牛牌系列童装纯天然植物染料系列染色产品等。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