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处理一例纸张褶皱故障时,检查滚筒压力与叼牙交接时间,没发现异常情况,且纸张在输纸板上也很平整,没有"荷叶边"和"紧边"现象。更换滚筒牙垫,校平整,调匀牙齿叼力,试机印刷,褶皱故障还是时隐时现。经过多次开机、停机,反复调试叼牙的叼力,发现滚筒叼牙大都处于全部叼紧状态,但有的处于虚叼状态,即出现单边叼不紧现象。看来故障原因在这里。果然,受磨损的牙轴、牙套之间稍微有点儿间隙(须用力才能试出来)。于是更换了牙轴铜套和托脚衬套,且调匀叼牙再试机,故障彻底排除了。受此启发,我公司对多台有此故障的设备全部进行了检修,有效排除了褶皱故障,保证了正常生产。
纸张褶皱故障俗称拉皱、辗纸、挤纸等,当叼纸牙叼住纸张进入滚筒之间进行滚压时,纸面有气流产生。如果滚压瞬间均匀地辗赶气流使纸张平服地受压,就不会产生褶皱;如果瞬间出现纸张位移或变形量增大,则产生褶皱。起因包括纸张不平整。滚筒压力不一致或过大,叼牙松动等。
纸张受环境温湿度影响,含水量发生变化,易出现"荷叶边","紧边"等现象。如果纸张没有按横丝缕方向印刷,褶皱的特征是拖梢两边细密,一般规律是褶子相似。为避免褶皱,建议纸张要现裁现印,印刷前要进行敲纸处理,以增加纸张平整度,或用塑料布罩住。
因设备原因导致的褶皱故障,其特征是从叼口向拖梢方向,在纸张的两边或中间出现褶子,有大有小,有时有规律,有时无规律可循。
因设备原因导致的褶皱故障,笔者将其解决方法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1.检查滚筒压力
滚筒压力要按照设备规定的标准包衬和标准压力调整。为保证其准确度,应多次测量,多次计算,反复调整。校"平"滚筒是设备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要杜绝滚筒之间压力过大和压力不一致现象,以防止纸张变形量过大和单边辗轧。要保证压印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的压力小于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的压力,一般接触宽度要小于2mm。特别要注意,橡皮衬垫易进油、水而溶胀,影响压力,这时需要处理一下,保证压印墨杠均匀一致。要及时更换橡皮布,以防其老化失去弹性而引起纸张褶皱。
2.检查滚筒叼牙
对滚筒叼牙的基本要求是牙垫平、牙片齐、叼力均匀。叼纸量控制在4~6mm,最佳为5mm,并保证两边叼纸量一致。应重点检查滚筒牙轴、牙套配合间隙是否过量。若间隙大,则叼纸不稳,易使纸张位移而发生褶皱。这是引起褶皱故障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因此保证叼牙叼紧纸张不蠕动变形是解决褶皱故障的关键所在。其次,检查叼牙撑簧是否出现断裂或弹性疲劳现象,防止叼力不够,因叼不紧而出现褶皱。叼力应大于滚筒压力和纸张剥离力之和。而后检查纸张交接时间,避免叼牙和拉规、点纸针争纸、让纸,使纸张失控。另外,如果采用上摆架递纸机构,应仔细调整,保证纸张平稳交接。
3.检查其他细节
印刷面积时常变换,易使滚筒堆积脏物而影响其平整度,需及时清理滚筒表面和滚枕上的脏污物。要检查规矩板是否弯曲,纸张在输纸板上是否平整、自然。印速过高时,不稳定因素增多,易造成纸张褶皱,所以印刷速度要调节合适。印品局部实地面积过大或油墨过稠、黏度大,会造成局部纸张受力过大而出现褶皱故障,可适当调稀油墨或调整印刷工艺。还要注意检查设备上相关的螺丝或销轴是否松动、断裂等。
对设备的精度状况也要随时掌握。在合压状态下,滚筒齿轮啮合间隙、滚筒轴套离让值是否在使用标准之内,滚筒表面的磨损状况等,都和纸张褶皱故障有关,需及时调整和检修。
要快速解决纸张褶皱故障,首先要熟悉胶印工艺原理和机械原理,既要全面分析,又要打破常规经验的束缚,敢于创新。如有的胶印工用电暖风边吹纸边印刷(使用小胶印机);有的改进机械结构,以便更好地稳定输纸和交接纸张等。找到纸张褶皱产生的直接原因或间接原因,及时调整或检修,有效地控制设备和印刷纸张的静态→动态→静态过程,就能快速地解决纸张褶皱故障。
信息来源: 山东省汶上新华印刷有限公司(胡永民)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