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胶印

胶订书背破口问题的解决

2008/10/1 12:18:18 人评论

胶订工艺具有简单、优质、稳定、高效等优势,因此近年来在书刊印刷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在普及过程中许多厂家却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热熔胶使用的质量问题,并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经过不断的摸索及同行间的经验交流,现使用状态基本趋于正常。

  目前,针对胶订生产加工过程中,如何解决常出现的问题、如何确保质量稳定等,均是同行及笔者潜心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以“从胶订书背破口谈起”为话题,就胶订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普遍出现的问题,谈一点笔者的拙见,与同仁探讨,以利于胶订工艺的更加完善。

引起胶订书背破口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

    1.封面纸张纸质太差。

      “人有一张脸,书有一张皮。”书的封面一定要选用质量好的纸张,但关键在于出书者的选择。

      2.封面纸张丝缕方向不正确。

      在选用封面纸张时,印刷厂一定要选用纸张丝缕方向与书脊线垂直的标准幅面纸,特别是那些特殊开本、采用联版方式的封面,并尽可能保证天头、地脚对联或首尾相联,保证每个封面纸张丝缕一致。

     3.内文书页配装前未压实每册书印张多、书帖多,书芯配装太松。

    内文书页折页后,必须用10mm厚的高密度板随即打捆,使书帖书脊处压实,特别是轮转胶印机折页装置折成的套帖。但应避免打捆长度过长打捆夹纸板(夹纸板尺寸应大于开本尺寸10mm以上)与书帖书脊处不齐,如图1所示,闯齐天头(A面)、书脊(B面)的规矩边,避免搬运时出现阶梯状。

      4.铣槽刀磨损、不锋利。铣槽刀与铣槽底板磨损大,间隙太大,铣削撒裂,胶背松弛,书背厚度加大。

     (1)机修人员勤磨铣槽刀新铣槽刀使用前,先用油石将刀尖倒R=2mm的圆角。避免刀头过尖,铣槽底部缝隙太小,使沟槽底部注胶不满。

     (2)无论是马天尼还是沃伦贝格胶订联动线,随机带的、与铣槽刀相配合铣削的铣槽底板大多是有机板或尼龙塑料板,这类底板韧性差、不耐高温、磨损快。一旦连续生产,前刃口就会因受热磨损,成圆弧状铣刀头与铣槽底板相对应的沟槽如果缝隙太大(应小于0.10mm),这样铣出来的槽就成了“撕槽”。

      ①撕槽表面起毛,黏胶不牢,必须常磨、常换。铣背刀也是如此。

     ②撕槽部分槽根底部呈撒裂状,还连带少许纸屑,撒裂缝隙注胶不满,书页根部黏结不牢。

      ③撕槽容易造成书背书页松散,书背上胶后厚度增大,俗称“腚大”。处理方法:将铣槽底板换成钢板,在钢板刃口处焊一块与铣槽刀角度(60°)一致的硬度合金条,与铣槽刀形成上下刀,这样的铣削彻底,经久耐用。如图2所示。

     5.侧胶胶杠突起,增加了书脊间隙空间。

    无论是胶订联动线,还是胶订圆盘单机,刷侧胶都是通过两只铜轮外圆侧面的挤压来完成的,胶订机上侧胶的宽度是两侧铜轮的厚度。由于两铜轮侧面太光滑两铜轮上胶侧面间距太小支持两铜轮的弹簧拉力太大,往往在3~4mm范围内没有上侧胶,而在侧胶轮走过的宽度之外,上了一条高低、宽窄不规则的胶杠。解决方法如下:

      (1)以容易挂胶为原则,将两铜质侧胶轮外圆进行滚花(菱形花)处理,如图3所示。平行于轴向的滚沟槽,如图4所示。

      (2)调节侧胶轮支架顶面刮板与铜轮顶面间隙为零(如图5所示,H=0),并用刮刀清理铜轮顶面受热烧焦的黄胶层。防止铜轮侧面挤压出的胶堆积在铜轮的顶面,随着铜轮不停旋转的离心作用,在书脊4mm处留下一条高低、宽窄不规则的胶杠L。如图6所示。

     6.三面刀千斤压板距书脊位置调整不合理。

     胶订联动线三面刀随机配合32开和16开的、带燕尾、镶有木板的千斤压板。有的操作人员不做修整,仅按照裁切开本的不同,更换随机附带的两个规格的千斤压板。这样是不妥的,应根据所裁书本的印张(书背厚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千斤压板。

      三面刀每次裁切书本的高度是有限的,每次裁切书本的印张越少,册数就越多印张越多,册数就越少。如果每册书带有以上提到的5个因素中的一个问题,那么每次裁切册数越多,产生书脊破口的几率就越大反之,产生书脊破口的几率就越少。若一次裁切8册书,每册书封一、封二胶杠高度2mm,这8册书的书脊浆口4mm 处就高出书背16mm,裁切时千斤压板先下落,锁紧书页,而书背悬空(如图7所示),这样裁切时书背必然撒裂。应对措施:

     (1)根据试裁切,逐步减少每次裁切的册数。

      (2)以随机带的千斤压板为基体,首先在处理好以上5个因素的前提下,根据经常裁切的书背厚度不同分3~4类压板。这几类压板的制作是根据开本(32开和 16开)大小,每类制作3~4块5~10mm厚的木板,长小于开本尺寸6~8mm,宽小于开本尺寸10~20mm。根据经验分出的3~4类书背情况,在自制的木板上用胶黏结上两层3mm厚的辽阳板纸,并用木螺丝固定在随机带的基体上。黏结这两张辽阳板纸时,书脊处要分别长出自制木板3mm和6mm(如图8 中的A处所示),在裁切时靠它受力后的塑性弯曲,随书脊高度形成不同的斜面,来压实侧胶浆口及书背高度,并能避免裁切时书背起皱褶。根据裁切书背的厚薄,更换不同斜面的压板,如图8所示。

     7.三面刀刃口磨削不合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面刀的刃口磨削很重要,它关系到胶订联动线能否真正发挥其最大效能。应对措施:

     (1)选用精度高的磨刀机。现在许多整张切纸刀、胶订线三面刀多为硬质合金刀,所以刀刃的磨削很关键。除了选用加工精度高的磨刀机型外,最好选用有两个磨刀头的机器,一个安装白钢玉砂轮磨削刀体,一个安装绿色碳化硅砂轮磨削硬质合金刀头。

      (2)磨削完后,必须用修磨器或细油石修磨,再用梧桐木板或泡沫塑料板擦去刀刃口处残留的磨屑,以防裁切时损伤刃口。

     8.三面刀刃口侧面黏胶,清理不及时。

      三面刀裁切时,必须保证刀体背面与书本的裁切面有5°~10°的夹角(刀体生产厂家在生产加工时已形成此夹角)。由于胶订联动线连续作业,一方面传送带距离太短,书背热熔胶来不及完全凝固另一方面刀体本身发热,使热熔胶很容易黏附在刀体背面,使刀体后面夹角为零,增加了摩擦力,容易造成书脊切口不平、书背破口等现象。应对措施如下:

     (1)喷射硅油

     (2)安装热熔胶清理器

     (3)勤用刀片手工清理。

      9.书芯纸张厚、折幅多,天头折幅处边缘高、空心大。

      若书芯用纸厚,制版时分小开联版,减少折幅折页机折页时折页处要割口。

     做好胶订线的前期适应工作

     除了分析解决以上9个问题外,还应全面做好胶订线的前期适应工作,真正发挥联动线的联动效能。

    1.胶订配装的页子,应提前24小时转运到胶订工序,以便尽快适应车间的温、湿度,以保证上胶温度恒定,避免成品书芯伸涨。特别是在冬季。

     2.胶温夏季控制在165℃以上,冬季控制在180℃左右,或遵照热熔胶生产厂家的规定要求。特别是秋冬交替的季节,更应做好胶温控制及热熔胶选用的工作。

     3.负责上封面的操作人员,要事先挑选规矩一致的书页,分类使用,以确保书背字规矩一致。

      4.为了避免课本单页或一折页的彩插,要单独粘贴单页。可选用小气孔的吸气嘴,调试小吸风量,在联动线的配页工位,联动配页,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5.胶订联动线生产量大、效率高,多数书刊印刷厂安排两班生产。为了增强两班机台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有的书刊印刷厂家在每台联动线上安装了进口电脑自动喷号机(约10万元/台),每册书随机做生产班组号,以便责任查找。为此,我们根据在生产中的观察与摸索,研究出了借助胶订联动机自身动力,在胶订书封面内自动刻班组号的小仪器,起到了应有的效果。

     (1)螺母套螺丝,刻号很自如。仅限于单本刻号。如图9所示,依靠封面传送吸气嘴支架上下动作,进行连续刻号。

     (2)小轮滚走周长,旋转螺杆变号码。适用于单、双本刻号。如图10所示,依靠封面走纸,带动滚轮旋转。每次换班组号只需旋转螺杆E(中间不通),一边印章露出于滚轮0.5mm,另一边班组号印章随即降于滚轮外径3mm,调节弹簧片的压力大小进行连续刻号。

相关资讯

  • 24个柔印技术精选

    一、常见柔性版印刷版材参数  二、怎样设计便于套印的柔性版墨图  在印刷过程中,人们常常关注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套印,因为套印不准所造成的废品往往在全部废品中占很大的比例。虽然柔版印刷机制造商在设计及加工过程中已为精确套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自动监控系统也…

    2025/5/19 8:56:52
  • 面纸总起皱?从这2个方面下手“一拿一个准”!

    面纸褶皱严重影响后工序的印刷品质,严重时会造成批量报废,导致生产损耗大。本文从张力和原纸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如何解决面纸起皱问题。    瓦楞纸板的工艺缺陷方面有很多,有一种是面纸起皱,具体表现为面纸不平整,有褶皱现象。面纸褶皱严重影响后工序的印刷品质,…

    2025/5/11 22:52:12
  • 油墨买1kg=2kg:知道油墨标准指标的重要性

    对于印刷油墨,我们也有自己的认识:   【要点1】ISO 12647 平版四色油墨标准…   【要点2】油墨一般特性检验与指标…   1. 厂牌/ 型号/ 颜色  2. 生产日期/ 存储期  3. 保质期限  4. 包装外观  5. 重量 ( 扣除铁罐重量)  6. 破损/ 变形   …

    2025/4/30 7:38:29
  • 五大高精度水墨彩印技巧,高清水印从业者及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必看!

    随着瓦楞纸品包装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瓦楞纸箱的印刷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开始简单的一色、二色、三色,发展到应用广泛的四色、五色等叠印套色,再到目前的六色、七色、甚至八色的高清水墨彩印技术。针对这些印刷色组的增多,除了美化了纸箱包…

    2025/4/28 7:52:21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