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过程,是油墨的传递和转移的过程。怎样才能使油墨按生产工艺的需要正确地进行转印?影响油墨传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它们之间该如何匹配? 一、胶印油墨的传递 1、从墨斗到墨斗辊的传递。墨斗中的油墨与墨斗辊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才能使油墨均匀地被墨斗传出。这主要取决于油墨的流变性能:触变性不能太大,屈服值不能太高,粘度不能太小,丝头不能太短,流变性要好等。如果墨斗中的油墨屈服值高,粘性小,其下墨性就差,因为它缺乏对墨斗辊所必须的粘附能力,所以就必须时常掏墨斗,才能保证油墨和墨斗辊之间良好的接触,不然就会因油墨与墨斗辊逐渐脱离接触而造成印刷品的前深后淡。另外还要注意墨斗中油墨的储量,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力求下墨均匀一致。 2、从墨斗辊到墨辊的传递。由于胶印机墨斗辊是间歇转动,所以由墨斗辊输出的油墨总是弧形带状的墨条,其墨条的宽度可以调节。在印刷过程中,薄墨层、宽墨条的传递方式,要比厚墨层、窄墨条的传递方式好,能使油墨尽快地被打匀。油墨从墨斗辊传递到墨辊后,经数根匀墨辊在数秒钟之内频繁地挤压、剪切、拉伸、断裂的作用,能否迅速被打均匀,还要取决于匀墨辊的根数以及直径是否互为质数,传墨路线是否合理,水墨是否平衡,墨辊表面吸附力是否良好。 胶印机输墨装置,大都是长墨路装置,是用十多根墨辊完成对油墨的传递。另外着墨辊的径向跳动和串墨辊的轴向串动,都会使油墨受到一定的径向和轴向的剪切应力作用。油墨在传递过程中,经墨辊的挤压,会放出很多热量,使油墨温度上升,如车间温度为25时,机器连续运转半小时后,墨辊上的油墨温度将达到40~50。 3、从着墨辊到印版的传递。胶印印刷时,先由着水辊润湿印版,然后再由着墨辊和印版全面接触,向印版的图文部分供墨。一般印版水膜为1mm时,就能阻挡着墨辊上油墨在空白部分着墨。如果印版空白部分水膜过薄,就会上脏,水膜过厚,油墨乳化就会过量。所以供水过大会损害着墨辊向印版图文部分传递油墨的效果,因此一定要控制好水墨平衡。 二、胶印油墨的转移 1、由印版到橡皮布的转换。由于胶印印刷是间接印刷,印版图文部分的油墨必须经过橡皮布才能转移到承印物表面,所以要求橡皮布表面要具有良好的亲油、疏水性能,橡皮布和印版之间要有合理、均匀的压力,印版图文部分向橡皮布转移时,印版图文部分还要保存一部分油墨,才能起来保护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也是不可缺少的。 2、由橡皮布承印物的转移。印迹墨层由橡皮布向印刷品转移时,橡皮布和承印物之间的压力要均匀。承印物本身的收墨性能也要良好,并要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应光滑、厚度要均匀才能印出好的产品。 印迹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一般可分三个步骤:印迹墨层和承印物接触转印初期。印迹墨层受到挤压力的作用,在印版压力的作用下,油墨被压入承印物表面起伏不平的毛细孔中。-空泡现象和印迹墨层的断裂。此时墨层由于离心力和空泡现象的发生,墨层发生拉伸断裂,但由于油墨对承印物表面具有较好的润湿性质,使一部分印迹墨层转移到承印物表面。?印迹墨层一分为二后,转移在承印物表面的印迹油墨,通过毛细孔吸附作用,继续渗入纸内。 对于表面光滑、吸收性很小的承印物来说、印迹墨层能否吸附在承印物表面,主要取快于承印物表面对油墨的亲和性,取快于油墨与承印物分子间的作用力。 3、印迹墨层在承印物上的固着干燥或再转移。胶印油墨是以氧化聚合结膜为主要干燥形式的油墨,其干燥过程大体分两个阶段:固着。油墨由液态转变为半固态,不再流动转移,也称油墨的干燥初期阶段。-干燥结膜。半固态油墨中的连接料发生物理和化学的变化,使油墨完全干燥结膜,这是油墨彻底干燥阶段。 但是转移在承印物表面的印迹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也会发生蹭脏、粉化、透印、晶化等故障,因此事先对可能发生的故障要有充分的估计,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相关资讯
-
对于印刷油墨,我们也有自己的认识: 【要点1】ISO 12647 平版四色油墨标准… 【要点2】油墨一般特性检验与指标… 1. 厂牌/ 型号/ 颜色 2. 生产日期/ 存储期 3. 保质期限 4. 包装外观 5. 重量 ( 扣除铁罐重量) 6. 破损/ 变形 …
2025/4/30 7:38:29
-
随着瓦楞纸品包装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瓦楞纸箱的印刷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开始简单的一色、二色、三色,发展到应用广泛的四色、五色等叠印套色,再到目前的六色、七色、甚至八色的高清水墨彩印技术。针对这些印刷色组的增多,除了美化了纸箱包…
2025/4/28 7:52:21
-
一般的燃油滤清器采用星形滤纸折叠结构,在这类燃油滤清器内部,折叠的滤纸和塑料或金属滤清器的两端连接,污油进入后,由滤清器外壁经过层层滤纸过滤后到达中心,洁净的燃油流出。这种滤纸一般采用瓦楞型燃油滤纸。 更高端的发动机则采用高精度滤纸,螺旋式燃油过滤器…
2025/4/24 8:06:11
-
2016年“3•15”质检活动首次提出了解决开胶散页问题的“一提高”要求。针对出版物质量管理的“痛点”:开胶散页问题,总局发挥了协作优势,组织专项攻关,进行了原因分析,编写了解决方案,效果显著。 据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品中“开胶散页”问题大幅下降,比上一年…
2025/4/24 8:05:09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