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网络招聘方兴未艾
全球网络招聘的市场规模巨大且增长迅速,网络招聘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最成功的商业应用之一。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01年全球网上招聘市场仅为28亿美元,到2004年就达到了78.5亿美元, 2005年达到134亿美元,2006年将达到172亿美元,2000-2006年平均增长率达44.4%。
网络招聘最早出现于美国,以其招聘范围广、招聘信息全面、招聘方式便捷等优点成为美国多数企业进行招聘的主要方式。根据Net-Temps的数据,在美国采用网上招聘形式的企业高达77.6%,采用报纸/杂志招聘的占12.2%,采用人才招聘市场招聘的企业占7.1%,采用广播和电视进行招聘的企业分别占2%和1%。特别是在北美地区,企业使用网络招聘最积极,全球500强企业分布在北美的有96%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招聘专栏。目前,美国已成为全球网络招聘最发达的地区。
网络招聘的方式在美国等国家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大学毕业生和中层职员求职的首选方式,同时辅以猎头服务,同样为高层管理人才所认可。在美国,上网找工作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反而很少还有人在翻报纸寻觅就业机会。
随着互联网在欧洲的普及,欧洲的网络招聘也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目前,网络招聘已经取代传统的印刷媒体的招聘广告,成为企业招聘的首选。约有23%的企业把招聘活动全部通过网络实现,而采用印刷媒体进行招聘的企业只占8%。从个人使用情况来看,超过70%的德国互联网使用者通过网络寻找工作,而德国互联网使用者已经占到总人口的一半。在英国,每年有超过700万人通过互联网找工作,9/10的毕业生通过互联网寻找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中国网络招聘市场群雄纷争
1999-2004年,网络招聘还处在发展的初级模式中,主要是报纸招聘、现场招聘会的补充,充其量只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在此阶段,中国招聘市场 2003年的市场容量比2002年增长将近9%,2004年,网上招聘占整个招聘市场容量的13.2%,还远远低于报纸和现场招聘会的现场份额。
2005年,随着资本市场的活跃,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以及以Web2.0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影响,网络招聘发展明显加快。2004 年中国网上招聘的市场规模仅为5.5 亿元人民币左右;05年,网络招聘市场成长迅猛,占招聘市场份额首次超过20%;06年,这个比例已达到了33%,销售额为16.9亿元人民币,平均增长率为73.9%。从网站数量上来看,目前已有招聘网站上千家,网上发布招聘广告的企业达到200万家,页面点击率超过40亿人次,人才网站的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中国网络招聘市场竞争格局中,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这三大网络招聘公司占去了全国网络招聘市场规模的一半,已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稳稳占据了中国网上招聘市场第一阵营的领先地位。
“前程无忧”(www.51job.com)是国内第一个集多种媒介资源优势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它集合了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及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上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顾问队伍,提供包括招聘猎头、培训测评和人事外包在内的全方位专业人力资源服务,在全国包括香港在内的25个城市设有服务机构。2004年9 月,前程无忧成为首个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融资8000多万美元,标志前程无忧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里程。
中华英才网(www.chinahr.com)成立于1997年,是国内最早、最专业的人才招聘网站之一。2005年4月,全球最大的网络服务提供商 Monster.com向中华英才网注入5,000万美金战略投资,并把自身先进的管理理念、业务模式和产品引入中华英才网。中华英才网总部位于北京,在全国拥有由1000余名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组成的人力资源服务团队。目前,每天有超过400万的用户访问中华英才网,网站日均浏览量超过1800万。中华英才网拥有1000多万份有效个人简历,每天向求职者发布92多万个有效职位;同时,还拥有112万家企业注册会员,超过90%的全球500强企业使用中华英才网的服务。
成立于1997年的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cn)总部位于北京,前身是1994年创建的猎头公司智联(Alliance),业务遍及全国的50多个城市。从创建以来,已经为超过38万家客户提供了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智联招聘还在中国首创了人力资源高端杂志《首席人才官》,其与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绝对挑战》栏目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
据权威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网民总数已超过1亿人,同时,每年网民人数将以超过23%的速度迅速增长。预计到2007年,中国网民数将超过2亿人。相对于美国网络招聘占市场份额78% 的数字,中国网络招聘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正是权威机构大胆预测,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网络招聘市场将达到60%-70%的原因。
网络招聘的主流模式
目前中国的网站招聘模式主要有5种基本模式:基金运作模式、上市模式(前程无忧)、合资模式(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等)、区域性模式(南方人才网等)。在此就对其中的部分模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作为国内首家在海外上市的网络招聘公司,前程无忧实际上是扮演一个中介服务平台的角色,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广大的求职者和招聘者汇聚在了一个平台上实现双方互动选择降低成本。实践证明这是互联网上成功的应用模式,很好满足了实际需求。前程无忧将自己定义为:“集多种媒介资源优势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平面媒介资源(前程周刊)和网络中介平台(51job网站)两个渠道互动协同从而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建立规模优势,另外也拓宽了收入来源。
南方人才网依托强有力的政府资源和市场资源,其定位是立足广州、覆盖华南、辐射全国的大型人力资源专业网站。目前,南方人才网正采用两种推广模式并进的策略,加强全国市场的开拓:一种是传统的在地方设立分公司或机构的模式;一种是连锁加盟的渠道销售模式。在管理上,南方人才网宣布自己已经实现了从行政运作模式向市场运作模式的根本转变;在市场方面,根据南方人才网自己的数据,目前其在广州地区占有高达72%的市场份额,在整个珠三角地区达55%。
网络招聘成长空间无限
相对于传统的通过媒体发布招聘信息(如报纸、电视等),网络招聘无论从费用、信息发布时段及寻找人才的成功率等各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网络求职也没有区域和时间的限制,能够给个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异地求职者,这省却了奔波于不同城市的烦恼;对于一般院校学生,因为不易亲临知名企业校园招聘会,但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取与其它求职者同等竞争的机会。
因此,随着网络求职成功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都会选择网络招聘。虽然中国网络招聘市场距美国78%的市场份额还有很大差距,但网络招聘将是大势所趋。
1)网络招聘的国际化进程
网上招聘在全球的发展必然带动中国网上招聘求职市场的发展。近几年来,国外的网络招聘商纷纷把目标锁定在中国网络招聘市场上。被称为网络招聘业第一大颚的Monster以5000万美金收购中华英才网40%的股份,一度在业内引起不小的反响。Monster和中华英才网实现全面战略合作,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国际接轨,为中国的互联网招聘带来新的飞跃。
由此可见,国际化战略合作已成为网络招聘的必然趋势,国外网络机构将逐步把多年来形成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带入中国市场,携手国内网络招聘机构,打造符合中国市场特色的招聘网站。国内的人才服务机构也将通过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广泛采用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使网络招聘更加规范、安全性更加可靠。
2)大量国外资金的注入带动中国网络招聘市场新的纷争。
Monster注入5000万资金收购中华英才网40%股份,澳大利亚Seek Ltd.以2000万资金收购智联招聘25%股份。这些都反应了随着中国加入国际化市场竞争,大量国际公司看好中国市场,纷纷将资金投向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机构,中国网络招聘一时群雄崛起,形成争霸格局。
3)广告大量投放,提升市场知名度
网络招聘机构花费大量的预算来投放广告,无论是报纸的平面媒体、电视、电台广告,还是地铁站、车站灯箱等公共场合设施,到处都可以见到招聘网站的广告。网络招聘机构通过这样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其本身的知名度,为广大求职者所熟悉。从影响力来讲,这是传统的招聘会市场等其他招聘形式所远远不及的。而事实证明,这样的商业模式对招聘网站的业务提升非常有效,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及智联招聘三大网站每年都在广告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通过这些公开渠道,大幅度地增加了其网站的点击量,企业登陆数也越来越多,网站所赖以生存的广告收入及会员制会费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可见,随着网络招聘市场的快速发展,招聘网站全方位投放广告将成为未来趋势所在。
4)网络招聘市场呈现细化服务趋势
细分和专业化服务将是网络招聘未来的趋势之一,而其根本动力是能提供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本土化、专业化服务。
网络招聘用户数量的增长使得市场需求结构导向发生了变化,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导致用户选择的多样化,使得用户越来越挑剔,对传统网络招聘的满意度在降低。如何在共性需求下尽量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是网络招聘服务公司思考的难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网络招聘也在细分,从行业到地域、到专业领域,因为即使一个细分的市场也已经足够庞大,能够支撑起服务公司的运营。
相比国外网络招聘公司,其专业化营销和电话销售、个性化简历的模板化处理、行业细分、地址薄的充分利用,本土化服务等等差距很大,国外通过这种专业化、 本土化服务能够提供客户满意的增值服务,像monster,其个人会员的收入甚至占到了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而国内网络招聘公司完全可以从现有规模中挖掘潜力。
未来可以预见的是,网络招聘将会进一步细分,超越同质化竞争的一个有力武器就是找到细分市场做专业化服务。地方和行业这样细分的网络招聘公司将有更大的机会,他们能够更加贴近用户,提供本土化更专业化的服务。
5)行业面临整和,市场趋向集中
互联网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走到了质变点上。网络招聘作为互联网的主要应用服务,变革已经箭在弦上。有一点可以肯定,市场集中化程度将会提高,网络招聘即将大洗牌,传统模式下的网络招聘企业将面临整合,小的公司或被收购或者退出,剩下的将是专注细分和模式创新的强者。行业整合将成为下一阶段的主题。
6)网络招聘创新服务模式趋势
从98年到现在,网络招聘的基本模式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不是说网络招聘没有变化,而是说基本模式没有太大的变化,简单说网络招聘的基本模式就是 51job或者说是源自国外网络招聘鼻祖的monster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一个中介平台,然后找企业收费。雷同的招聘网站模式,使产品处于同质化竞争局面。
但是以国外的dice.com和国内的英才网联为代表的专业型商业模式也蓬勃发展,并创造了较高的效率。同时,网络招聘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丰富之中,出现了vault.com为代表的个人收费的模式、以linkedin.com为代表的web2.0浪潮中产生的融合社会网络概念的模式、专业的工作搜索引擎模式以及indeed、simplyhired等垂直职位搜索引擎等等,这些新模式发展速度相当迅速。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互联网本身的不断发展创新,网络招聘模式有很大的创新空间,而这种模式创新的背后则是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更有效率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满足用户社会化、个性化和方便便捷的需求,在满足这样需求的前提下开发定向广告、专业服务、收费排名、无线增值和其它增值业务,很可能会走出一片很大的天空。
思考:市场呼吁有效服务
目前,由于网络招聘的商业模式较为单一,大量无效信息抢占了资源,导致真实招聘需求得不到有效体现,服务和功能的可拓展性都有待增强,旧有模式逐步显露出不足和缺陷,这些问题正在制约着整个市场的发展。因此,对于网络招聘机构来说,如何通过技术的革新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简历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实现岗位有效配对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然,整个网络招聘行业的发展需要整个人才服务产业中的企业共同努力。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国际化的进程加快,人才的国际交流也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企业正在面临着新一轮的国际化进程。不管是市场国际化、业务国际化还是资本国际化,都面临着品牌、技术、管理和人才等诸多问题,但是核心问题还是人才国际化。这就需要有一个渠道、一个平台为双方的需求提供帮助和服务。
在中国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网上招聘的潜力还远远没有显现出来,存在着巨大的上升空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和把握。随着网络招聘的发展,国际网络招聘大颚染指中国招聘市场,不难预计网络招聘将在中国的招聘市场上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安全,网络招聘也将会有一个长足、稳定的增长趋势。
相关资讯
-
无论何种印刷方式都离不开油墨,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固有观念,而无墨印刷技术无疑将打破这一观念,如果真能够实现,这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印刷技术。业界曾经出现过有关无墨印刷技术的介绍,笔者最近在查阅专利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有关“无墨印刷设备”的专利,因此对其产生了…
2025/7/13 8:36:17
-
在玻璃行业,在玻璃上印图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丝网印刷,一种是UV印刷。玻璃丝印是按客户的图纸制作网版,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玻璃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网版是用电脑绘制的图案打印成菲林、然后使用菲林和感光胶等制作而成。图案和文…
2025/6/18 8:03:36
-
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情况。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按可比口径计算)。 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99.5亿元,同比下降1.4%;股份制企业实现…
2025/5/17 8:32:51
-
最新的消息:LG和三星要在2017年投入建设“印刷OLED”面板示范线。如果这一计划落实,这将是OLED向大规模普及迈出的关键一步…… 但是,等一等!为什么又出来了一个叫做“印刷OLED”的新东西呢?这是一种新的显示技术吗?过去5年,OLED“就要来了”的宣言已经听得耳朵…
2025/5/14 8:03:3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