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纸及纸板总产量已超过3亿吨,人均消费量达到50.4千克,但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纸张消费水平也出现了极大差距;GDP值是决定纸张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北美、西欧、日本消费量都在200千克以上,亚洲、非洲人均年消费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保持了一个稳定增长的势头,纸张年人均消费量也达到26.2千克,但仅为亚洲的平均消费水平 纸张(包括纸和纸板)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与信息载体、现代商品的重要包装材料和日常生活卫生及普通的一次性消费品,其消费量是随着人类文化、科教、商品贸易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的。1998年世界纸及纸板总产量已超过3亿吨,总消费量近3亿吨,人均消费量达到50.4千克,比1988年增长了16%。但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差别很大,纸的人均消费水平也出现了极大差距。 1998年,世界人均消费纸量超过150千克的国家和地区已有22个,其中西欧14个,亚洲4个,北美2个,大洋洲2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GDP)大都在15000美元以上;而人均消费纸量低于1千克的国家和地区则达28个,其中非洲24个,亚洲3个,拉美1个,这些国家的人均GDP一般均低于500美元。这两类相差超过150倍。1998年度全球各大洲和部分有代表性地区和国家纸张的生产量、总消费量及人均消费量的统计表明: ——北美(美国和加拿大)、日本、西欧和大洋洲(主要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当前经济、文教、科技等较发达的国家,也是人均年耗纸量最多的国家,其中北美、日本和西欧的7个国家人均年纸张消费量都在200千克以上。这些地区不仅消费量大,而且生产量也大,基本上都能自给或自给有余。 ——在欧洲,东欧和西欧差别很大,西欧19国人均年耗纸量达190.6千克,而东欧仅为19.6千克,相差八、九倍之多,反映了东西欧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 ——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这三大洲纸的人均年消费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纸张的总消费量却大于各自的总生产量。部分尚需从北美、欧洲进口纸张来满足其相对较低的人均消费量。 亚洲虽然总体人均年耗纸量还低于拉美,且有3个国家人均消费纸量低于1千克,但除日本外,尚有7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年耗纸量高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说明亚洲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差距是比较大的。 世界不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其纸张的人均消费量的增长变化情况,随着这一期间的国情不同,也有较大差别。1988年至1998年的11年间,美、中、俄、印这4个大国在纸张的生产和消费方面的变化是各不相同的: ——美国在1998年纸和纸板的总产量已达到8585.5万吨,比1998年增长了25%,与其国内钢产量相近(其产量在60年代即已超过1亿吨)。但其纸张的总消费量更高达9093.3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多,而人均消费量由1988年的311.3千克增至1998年的336.5千克,11年间又增长了8%。这一期间,美国整体经济发展情况良好,人均纸张消费量增长速度减缓,可以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人均消费量达到200-300千克这样的水平之后,其增长速度会逐步低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 ——中国在1988年—1998年,由于顺利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年均GDP的增长率超过了8%,纸张总产量由1988年的1264.5万吨猛增到1998年的2780万吨(居世界第三),11年间增长了120%,而纸张总消费量更由1322.9万吨猛增到3289.2万吨(居世界第二),增长了149%。由于总消费量高于总产量18%左右,对进口纸的依赖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998年的总消费量仅高于总产量的4.6%)。1998年纸的人均消费量也达到26.2千克的水平,比1988年增长了117%。这种增长幅度,一般都只是在一个国家经济与文化发展最为顺利,而尚未达到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能出现的。1998年中国人均纸的消费量只有26.2千克,仅为亚洲的平均消费水平。我国由于人口基数过大,要达到世界人均50.4千克的水平,可能还需要经过10多年的努力。 ——前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核心主体,由于诸多原因,经济连续多年大幅滑坡,反映在人均纸张消费量方面,竟由1988年前苏联的35.3千克,下降到1998年的13.2千克,11年间下降幅度达3%,这在国际上是极为罕见的。特别值得提及的是,俄罗斯1998年纸及纸板生产能力约900万吨,制浆能力约为950万吨,而当年纸及纸板总产量仅为354万吨,生产能力仅利用了40%,而国内总消费量仅为195.4万吨,在这样低的产量中,尚有45%依赖进口。这说明一个国家如果处于经济政策有重大失误之时,那么即使它有巨大的生产能力,也难于保证人民有较高的物质消费水平。 ——印度1998年人口已达9.8亿,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其原有经济基础并不低于旧中国水平,但自1949年以来,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却远低于中国。从其纸张的总生产量和总消费量情况看,1998年总产量仅328.5万吨,总消费量仅373.3万吨,人均消费仅为3.8千克,虽然分别比1988年增长了72%、95%和65%,但其人均消费量不但远低于亚洲平均水平,还低于非洲的平均水平,这与其总体文化经济水平似乎是不甚相称的。有人认为,印度近10多年来在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上相对落后于中国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资讯
-
一、常见柔性版印刷版材参数 二、怎样设计便于套印的柔性版墨图 在印刷过程中,人们常常关注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套印,因为套印不准所造成的废品往往在全部废品中占很大的比例。虽然柔版印刷机制造商在设计及加工过程中已为精确套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自动监控系统也…
2025/5/19 8:56:52
-
面纸褶皱严重影响后工序的印刷品质,严重时会造成批量报废,导致生产损耗大。本文从张力和原纸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如何解决面纸起皱问题。 瓦楞纸板的工艺缺陷方面有很多,有一种是面纸起皱,具体表现为面纸不平整,有褶皱现象。面纸褶皱严重影响后工序的印刷品质,…
2025/5/11 22:52:12
-
对于印刷油墨,我们也有自己的认识: 【要点1】ISO 12647 平版四色油墨标准… 【要点2】油墨一般特性检验与指标… 1. 厂牌/ 型号/ 颜色 2. 生产日期/ 存储期 3. 保质期限 4. 包装外观 5. 重量 ( 扣除铁罐重量) 6. 破损/ 变形 …
2025/4/30 7:38:29
-
随着瓦楞纸品包装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瓦楞纸箱的印刷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开始简单的一色、二色、三色,发展到应用广泛的四色、五色等叠印套色,再到目前的六色、七色、甚至八色的高清水墨彩印技术。针对这些印刷色组的增多,除了美化了纸箱包…
2025/4/28 7:52:21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