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了解决书刊装订的无线胶粘订质量问题和规范使用EVA型热熔胶的市场,在2005年组织出版社、胶粘材料制造厂商和印装单位等,正式申报和启动了国家行业标准《书刊装订用EVA型热熔胶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的制定工作;并在今年对标准内容中的相关部分技术数据进行了测试验证,即开展了“书刊装订用EVA型热熔胶评测”活动。这是在我国使用EVA型热熔胶20年来进行的第一次评测工作。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虽然在评测工作中难免有些不足,如测试中环境条件不太理想、测试的项目不够全面、测试数据有些反复。但总的情况是测试的项目是基本令人满意的、测试的数据是基本准确的、测试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这次的评测工作为制定我国行业标准《书刊装订用EVA型热熔胶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奠定了科学量化规范的基础,这是为提高我国书刊装订质量做的一件大好事。为此我代表印后装订的所有加工企业对此项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这项测试工作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离不开参加测试和参加制标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也对这些单位和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目前,我国印后装订特别是无线胶粘订的质量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在国内外造成非常坏的影响。如散页、掉页,断裂不粘,脏书、破头等等;覆膜问题也很严重,起泡、皱折、脱离、卷曲四大问题至今仍没有完全解决。精装和骑马订的问题也不少,只是不像无线胶订问题突出而已。前几年在我国质量检测中心的不合格印品中,装订问题占6 5%以上,在6 5%的不合格品中无线胶订问题占8 5%以上。更惊人的是,最近北京质量检测站在检测北京的8 0个品种中有9 0%的装订书册存在不同程度的散页、掉页、侧胶开裂等质量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发生这些问题的单位中,有许多类似的现象,那就是第一胶不好、第二纸张不好、第三设备有问题。有的使用单位找不出原因便向胶厂提出换胶和索赔的要求;而售胶或胶厂却做不出合理的解释或解决办法,为了留住客户,做赔本买卖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实往往真实的原因是双方都缺少用胶知识。当然由于制胶和销胶市场的混乱,我们不排除一些不合格的、甚至不合法的胶商给我们带来的困扰,以及加工厂在操作中的管理、使用、环境条件等所致。 这次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8个胶厂的12种胶样进行了编号的公证测试。根据测试数据显示,胶粘剂的黏度、硬度、断裂延伸率、拉力等都符合了国际一般标准数据的要求,其中书册粘后的书页拉力值均在4.5以上(国际标准是4.0)。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说明一点:我国胶厂所产产品是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标准的。只要产胶企业所出产品质量都能与所送胶样相同,那么胶的质量就有了保证,胶的使用市场也能得到基本的稳定,能消除使用单位的种种疑虑。下面就目前出现的种种质量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分析。 从宏观上分析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上遗留下的对装订专业存有落后的偏见及对这个工序的不重视,造成了: 1.几十年来从事这个专业的工作人员文化素质低于印前和印刷。大学生干装订的极少,但跳槽的却很多。要么人员分配不合理,有文化、漂亮的去印前,身强力壮的去印刷,剩下的去装订。现在装订新设备一条联动线,智能化水平高,不得要领的人很难掌握印后操作。 2.亚洲最大(指学生人数)的印刷学府——北京印刷学院至今也没有这个专业。印后装订的后备军从何而来?全靠打工仔?先进的设备谁来掌握?高质量产品怎样产出?由于没有设置这个专业,教员更是苦于难寻。 3.我国历年、历次大型印刷业信息会、科技研讨会、大型展览的技术讲座,很少有涉及到这一专业的内容,好象印完的页张不订不装就可以卖给读者阅读和使用了。 4.装订的工价低得无法再低,谁都想方设法将装订工价下压,迫使加工厂只能购买低质材料,造成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5.周期总压在印后装订工序,印前、印刷造成的延误都加在装订的头上。加班加点过年回不了家,为上两个工序打扫战场。以上这些现象难道不是造成装订工序质量问题的原因所在吗? 从出版社与印后加工的沟通上分析 现在出版社出现了五多现象,即短版活多、无线胶订多、异型和特殊加工物多、新材料新设计多、要求出书快周期短且要高质量的多。从出版角度上是想出好书,多出书,让读者无论从内容、体裁、设计、选材和工厂工艺加工各方面都满意。但在制作过程中有时往往达不到预想效果,有的甚至前功尽弃。 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近些年来出版社美编许多是新人,他们大部分是大学生,有文化知识,但有许多外行、缺少业务知识和实践经验,且下厂的机会又少,有的对印前、印刷有了解,但对印后装订加工的复杂性就了解的太少了(因为大学没这门学科),常常出现预想与效果不统一,发现问题指不到点子,也有的瞎指点,特别是有些美编放不下架子,不肯向装订的老师傅请教沟通,求得实践知识。 过去加工厂是出版社的上帝,现在出版社变成了工厂的上帝,即便出现一些品种的设计不合理或用材不当时,工厂明知不符合工艺加工的要求,也不敢多提意见,唯恐出版者不高兴、扣工钱或不给活干。现在印刷厂赚钱很难,装订加工就更难了,特别今年是微利年,加上一些书商在扰乱市场,日子非常难过。 1. 工价问题 工价无止境的下降其结果造成: ① 购买便宜劣质材料,造成产品质量下降; ② 延长工时,压低工人收入,迫使技术工人流失,到处招收打工人员,技术水平无法提高,同时危机社会安全和谐。一些小型的不规范的加工厂用自己的优势来压价以进行竞争。使出版单位无止境的降低工价,造成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2.只要出书快,不管加工周期的合理性 书刊的印装加工需要有一定的加工周期,只有在合理的加工周期内才能保证加工质量达到理想的要求,但是目前这个条件基本没有保证,出版社给加工厂的时间往往让编辑占去很多。据了解,编辑压稿少则一个月,多则两个月甚至更长,将印后加工的时间挤的所剩无几,待送到出版部门后就是给稿就要书,根本不顾加工周期的可行性,如:①印刷与覆膜之间的干燥时间;②四色印刷与装订之间的干燥时间;③精装书加工后的自然压平定型时间;④出书时间与送书时间等都应算作是加工周期的一部分。 3.美编与设计问题 ①选材不当 △封面材料用卡纸(250g/m2以上)还要折前口,造成前口不齐和折口断裂; △书芯纸张过薄,封面纸张过厚、硬,二者强度悬殊,拉力不等,造成第一页漏胶底等; △环衬用铜版纸造成扫衬后皱折和吐衬; △精装封面选材与所印图文不符,造成无法烫印。 ②设计不当 △书背字带框线不给允差留份; △书册薄、书背窄、书背字大; △前口出血线要求齐整; △纸质厚、折数多,造成八字皱折和前口裁后不平; △拼版时不分装法的不同,版心留份误差大造成无法加工; △有拼图页不给铣背留份,包本后封面常短于书芯,使书背胶露出,脏书、脏带影响外观质量; △无线胶订只顾降低成本,不顾加工难度和加工效果,不顾读者的难处,造成摊不平无法阅读; △为了书册牢固,无理要求工厂加厚胶层,造成无法翻阅(将厚度和强度混成同一概念); △厚度大的精装书扒圆做方背,造成前口变圆向外凸出形成裂扒圆,影响外观质量; △较厚精装圆背书,不加筒子纸材料,造成书籍加工后扭曲、松弛、变形等等;以上主要是不懂印后装订工艺,一味追求降低成本所致。 4.给出版社出版部门的几点建议 树立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作风,多与印厂各工序,特别是装订工序沟通。多学工厂各工序的工艺技术,特别是新进出版社的大学生,要逐渐成为内行。要懂得印前、印刷、印后的各项质量标准,特别是国家质量标准,合理要求工厂。 5.送给搞美编设计的几点建议 ①根据书籍品质、价值表现设计形式; ②根据书籍内容、使用对象选用装祯材料; ③根据工厂工艺加工的可行性,达到预想与加工效果的一致性; ④设计时考虑加工可行性,使作品达到理想的设计与完美的加工效果。 从装订企业的内部原因分析 装订的质量问题除外界造成的不利因素外,主要问题是加工单位内部原因造成的,如管理、人员素质等等。 1.科学化管理的生产意识跟不上现代发展需要 ①厂房温湿度控制不达标; ②厂房设备布局不规范; ③工艺、设备、材料变先进,人员素质跟不上需要; ④将培训与生产搞成对立,认为搞培训要花钱,搞生产能赚钱,即使培训也是工人自己的事。 2.装订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①成贴工序A 书贴出八字皱;B 折齐边页码误差超标;C 折缝跑空手 ②成册工序A 错贴或串贴;B 串册串卷 ③无线胶订工序 A 掉页和散页;B 书背不平;C 包本后书封与书芯断裂;D 书背两端有孔眼;E 出岗线;溢胶、脏带;F 折前口后前口不齐;G 破头;H 切书后尺寸上大或上小;I 切书后书背皱折不平等等。 还有骑马订装和精装的许多质量问题在此不一一表述。 装订的质量问题是严重的,我们必须从自身的各方面认真检查、分析,改变落后的理念,重新对待这个工序,为这个工序创造较好条件,并要借助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EVA型热熔胶评测结果和快出台的EVA型热熔胶标准的劲风将我国书籍装订质量水平提高一大步。为我国在2010年成为世界上的印刷大国奠定好质量的坚实基础,使我国的书籍加工早日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王淮珠 转载自: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相关资讯
-
一、常见柔性版印刷版材参数 二、怎样设计便于套印的柔性版墨图 在印刷过程中,人们常常关注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套印,因为套印不准所造成的废品往往在全部废品中占很大的比例。虽然柔版印刷机制造商在设计及加工过程中已为精确套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自动监控系统也…
2025/5/19 8:56:52
-
面纸褶皱严重影响后工序的印刷品质,严重时会造成批量报废,导致生产损耗大。本文从张力和原纸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如何解决面纸起皱问题。 瓦楞纸板的工艺缺陷方面有很多,有一种是面纸起皱,具体表现为面纸不平整,有褶皱现象。面纸褶皱严重影响后工序的印刷品质,…
2025/5/11 22:52:12
-
对于印刷油墨,我们也有自己的认识: 【要点1】ISO 12647 平版四色油墨标准… 【要点2】油墨一般特性检验与指标… 1. 厂牌/ 型号/ 颜色 2. 生产日期/ 存储期 3. 保质期限 4. 包装外观 5. 重量 ( 扣除铁罐重量) 6. 破损/ 变形 …
2025/4/30 7:38:29
-
随着瓦楞纸品包装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瓦楞纸箱的印刷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开始简单的一色、二色、三色,发展到应用广泛的四色、五色等叠印套色,再到目前的六色、七色、甚至八色的高清水墨彩印技术。针对这些印刷色组的增多,除了美化了纸箱包…
2025/4/28 7:52:21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