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胶印

ZXJD440A中速平装胶订线常见问题解说

2007/8/10 15:04:24 人评论

质量控制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各工序的数据化、规范化;二是工艺设计和工作流程的管理。前者要求各工序实行规范操作,后者是制定工作流程和各工序的操作要求。这说明除了要有统一的工艺管理,也要求每个人要尽心尽力,各负其责。在生产实践中80%的质量事故是因操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的。20%是工艺原因及材料造成的,要使80%的事故消失在萌芽状态,必须了解技术要求,不能停留在一知半解,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现在以ZXJD440A中速平装胶订线为例对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1 胶订生产中的故障  1)圆背  书夹子中书位高及书帖闯齐台太低,书帖伸出应控制在11~12mm,应提高托实板位置;? 起槽刀太高,应降低起槽刀盘位置,书帖凹槽深度控制在1.0mm以内。  2)斜背书  胶温过高,在落书时书背未固化而落斜,应根据纸质及季节变化调节胶温,一般控制在160~180℃;机速过快,应使用固化时间短的胶,并降低机速;书夹子开口过大,应调到书帖厚度加15mm,并应同时调窄落书过道、挡杆。  3)书本订口、切口部分不成矩形  应调节托实板与夹书器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使书背订口上下一致。  4)封面粘坏  上封滚筒上有野胶,粘住书封面,成型机构下底板粘胶,两侧夹紧板有胶粘住封一、封四,所以应经常清除余胶,使用甲基硅油预防野胶;背胶轮上胶时间过长,产生野胶,应微调上胶时间,尽量不产生野胶并适度降低胶温。  5)书封面褶皱或错位  书夹子中书位过高,应提高托实板位置;起槽刀太高应降低起槽刀盘位置;胶水温度太低应提高胶温;匀胶棒留有胶水,应调整匀胶棒刮胶板间隙使其为零,并检查匀胶棒内加热管工作状况;装订速度过快,应调低机速及延长干燥时间后再裁切。  6)杠线  书帖闯齐台太高或书夹子中书位低,应降低托实板的位置;起槽刀太低,应提高起槽刀盘位置;托实机构侧面夹紧力太大,应向外适量调节侧夹紧板位置。  7)气泡或蜂窝状胶膜  书夹子中书位高及托实板太低,应提高托实板位置;背胶温度太低或匀胶棒温度太低,测量后提高温度。  8)书背裂口或挤压过度  书夹子中书位低,应降低托实板位置;上封滚筒压力过大,应保证上封滚筒与书夹子体底平面之间间距9mm,上胶轮1上胶过多,应将上胶轮1与刮胶板的间隙调至0.2~0.5mm;上胶轮1过高造成压力过大,应保证上胶轮与书背面接触,能顶开书背,使胶少量地渗入书页。  9)书前头劈开或翻边  铣背刀刃口钝化,应把刀刃磨锋利并经常去掉粘胶,最好不用该机进行返修书加工;铣背刀支撑盘调节不当,应重新调整。  10)散帖  铣背深度不够;起槽的凹槽深浅不当、槽距不当,应使糟深1.0mm左右,间距在5~10mm之间;热熔胶温度过低,缺乏流动性和渗透性,粘接不牢,应按纸质提高胶温;热熔胶选型不当,应选择与纸张克重规格相当的热熔胶,对保存价值高的铜版纸书,应尽量避免用热熔胶工艺装订,或采用先锁线后上胶的方式,防止散帖。  12)书背中间部分不平整  书本在下落时落差过大,在小联板上打出凹槽;胶温过高使书背在上胶时厚薄不匀;起槽不光洁、纸毛未掉、背胶无法平整;铣背刀不锋利、刀刃角度不对或与靠板间隙过大,造成铣背不光洁,上胶后不平整;托实板位置太低等。应对症解决。  13)宽书背  起槽刀支撑板没和书夹子体大平面对齐;上封滚筒过高,对书背形成压力过大;背胶上胶轮1过高,使胶渗入书页之间;书芯松散未捆紧等;铣背不光洁、毛糙。应对症解决。  14)楔形  上胶轮与书夹子体底平面间距过小,应降低上胶轮1位置。  15)胶膜不均匀  侧胶和底胶装置高低及里外位置没调好;上胶轮与刮胶板、匀胶棒与刮胶板间隙调节不当,应重新调整;匀胶棒与书芯距离不准,匀胶棒加热不好,匀胶棒与书背不平行等。应对症解决。  16)楔形胶膜  匀胶棒与书夹子体底面不平行;托实板与书夹子底平面不平行。应重新调整。  17)胶层有空隙  背胶装置中胶太少,应保证加胶量;胶水温度太低,应控制好胶温。  18)书帖书封面定位偏移  书封面输送导轨链没有对齐,应使每一对拔块平行并与侧规垂直;上封滚筒略低,封面与书背吻合不实,托打后使封面复位。  19)封面粘接不牢  机速过快,胶的开放时间长,应使用与机速配套的热熔胶;少量掉封面次品书未清除;书背起空,托实机构调节不当,托实压力太小,应加大;胶层过薄,粘接不牢,应加厚背胶及侧胶胶层。  2 分切问题  1)上下联不一致  应使分切中刀对准分切线,使上下联两本书基本一致。  2)左右歪斜  送书过程中两推块的平行线与中刀不垂直或轨道过窄产生歪斜;进本压板两边压力不一致或过轻;分切不断或毛边严重,应勤换底板及对分切刀片进行刃磨。  3 三面裁切问题  1)裁切后成品书上大下小  刀刃用钝后,使门刀尺寸不一致;送书小车与工作平台不垂直及压纸器压力轻;裁切高度超过设计高度,造成压纸器压力大,拉切力加大,纸张弯曲变形大;侧刀片过窄或背部上边在磨刀时被敲起毛,应使刀口与裁切面存在一定角度。应对症解决。  2)左右有斜角  送书小车靠板与门刀不平行,产生切口;书本送书过道间隙不当,过紧输送阻力大,过松摇晃不稳;侧刀在刀架上测量前后尺寸不一,应更换刀壳或校准刀架;毛刷扒书不到位及推书块不齐,推书不平稳。  3)书本破头  应保证胶层在0.8~1.2mm之间,胶托平实,消除包本空泡;封面纸太差或封面用纸丝缕方向不正确;书芯打捆时间过短或不紧;铣背不光洁,使胶背松弛,加大了书背厚。起槽不光洁、不快、侧胶过厚;千斤压板使用不正确,没有压在天头、地脚刀位上,产生撕破;胶订书本斜背;刀刃不快及刀角过小,应经常铲掉刀片上的胶并打上蜡或滑石粉;采用带划路刀装置的切书机。  4)毛口  刀片切入刀条一般在0.5mm左右,应勤换优质刀条及刀片。  5)刀花  刀刃打坏,有缺口或有崩刃现象。  6)门刀尺寸时大时小  送书小车组件中,如调节规螺丝锁不住,产生松动;小车轨道中滚轮磨损及调节不当;送书小车摆臂轴套中滚针轴承磨损及损坏,造成送书小车摆幅时大时小。 转载自:科印网

相关资讯

  • 24个柔印技术精选

    一、常见柔性版印刷版材参数  二、怎样设计便于套印的柔性版墨图  在印刷过程中,人们常常关注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套印,因为套印不准所造成的废品往往在全部废品中占很大的比例。虽然柔版印刷机制造商在设计及加工过程中已为精确套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自动监控系统也…

    2025/5/19 8:56:52
  • 面纸总起皱?从这2个方面下手“一拿一个准”!

    面纸褶皱严重影响后工序的印刷品质,严重时会造成批量报废,导致生产损耗大。本文从张力和原纸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如何解决面纸起皱问题。    瓦楞纸板的工艺缺陷方面有很多,有一种是面纸起皱,具体表现为面纸不平整,有褶皱现象。面纸褶皱严重影响后工序的印刷品质,…

    2025/5/11 22:52:12
  • 油墨买1kg=2kg:知道油墨标准指标的重要性

    对于印刷油墨,我们也有自己的认识:   【要点1】ISO 12647 平版四色油墨标准…   【要点2】油墨一般特性检验与指标…   1. 厂牌/ 型号/ 颜色  2. 生产日期/ 存储期  3. 保质期限  4. 包装外观  5. 重量 ( 扣除铁罐重量)  6. 破损/ 变形   …

    2025/4/30 7:38:29
  • 五大高精度水墨彩印技巧,高清水印从业者及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必看!

    随着瓦楞纸品包装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瓦楞纸箱的印刷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开始简单的一色、二色、三色,发展到应用广泛的四色、五色等叠印套色,再到目前的六色、七色、甚至八色的高清水墨彩印技术。针对这些印刷色组的增多,除了美化了纸箱包…

    2025/4/28 7:52:21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