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胶印

胶印印刷1000问(142-151)

2010/8/24 8:44:34 人评论

142.什么是油墨的流动性?其对胶印有何意义?

答:油墨的流动性包括黏滞性、黏着性、黏弹性,以及屈服值和触变性等。其主要取决于颜料与连结料的性质,及其制造工艺,其中连结料的含量直接影响油墨的流动性。在印刷机上主要表现为下述3方面的流动现象:①由容器倒入墨斗时,容易下墨的称为流动性好;反之,则差。②由墨斗输出时,容易下墨的称为流动性好;反之,则差。③在匀墨、传墨和着墨时,容易传布、传递、转移的称为流动性好;反之则差。

在胶印过程中,正确地控制油墨的流动性具有重要的工艺意义。适度的流动性既能保证油墨在印刷机上的正常流变,又能使印迹均匀、平服。若流动性过大,油墨会在墨辊上打滑,导致印迹几何尺寸扩大,损害画面层次,增大油墨在纸张上的渗透量;若流动性过小,则供墨失常,使油墨传布不匀,不能保证印品墨色的均一性,甚至会因版面受墨不足而引起花版。目前,我国对于油墨流动性的评价,对于单张纸胶印机四色(或三色)版油墨流动度的控制一般在30~50mm范围内。

143.什么是油墨的下墨性?其对胶印有何意义?

答:油墨由墨斗输出时的流动现象称为油墨的下墨性。油墨经墨斗辊输出时,只受墨斗辊的外力作用,其流动条件主要为油墨自身的重力和表面张力,而油墨的下墨性除了取决于自身的流动性外,还视其自身的流平性、黏度、屈服值、触变性、拉丝性等流变性质而定。

在胶印过程中,油墨的下墨性直接影响着单位时间内的供墨量,及其传递、转移过程的墨层厚度。故在实际印刷调节油墨下墨量时,除了调节墨斗辊的转速(或转角),或局部调节墨斗刀片的间隙外,更应注重油墨的自动或人工搅拌,以及时改变油墨的屈服值和触变性,保证其在每一瞬间内具有恒定的下墨量,否则油墨不能正常传递到墨斗辊上,形成滞墨现象,造成供墨不良或供墨中断故障。

144.什么是油墨的传递性?其对胶印有何意义?

答:油墨经墨辊输出后,所呈现的流动现象称为油墨的传递性。

在胶印过程中,印版图文表面的墨层厚度与其均一性,是经由一系列墨辊传递、均布而实现的,故油墨传递性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墨量的传布和分配,及其在全过程中的顺利转移。一般地说,由墨斗下墨直至印版上墨过程,主要取决于油墨自身的黏度、拉丝性和触变性。通常情况下,拉丝性和黏度合适时,油墨呈现出较好的传递性,墨量分配也较佳;拉丝性和黏度过大时,则传递性变坏,墨量分配也随之变差;墨丝过长时,则容易引起飞墨现象。

145.什么叫做油墨的转移性?其对胶印有何意义?

答:油墨在传递、分配(由墨斗下墨起,经过复杂的传递和分配,直至顺利地转移到印张表面形成印迹)时,所呈现的流动现象称为油墨的转移性,它是油墨作业适应性的主体。

油墨的转移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方面是油墨在传墨、匀墨和着墨辊之间的转移;另一方面是油墨在印版与橡皮布之间、橡皮布与印张之间的转移。前者主要受下墨性、传递性的影响,而后者同时还受印刷条件(如印

刷机型、印刷速度、印刷压力等)和橡皮布、纸张的影响。即油墨的转移性显示在油墨的整个传递、分配及墨层分离(或分裂)过程中,其对胶印印刷具有重要意义。油墨转移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油墨的拉丝性和黏度,另外也与其润湿性、黏度、屈服值、触变性、表面张力等有关。

146.什么叫做印刷油墨的印刷质量适性?

答:油墨以一定的印刷速度,在一定的印刷压力下,经橡皮布转移于印张表面后,其墨膜所显示的固着与干燥速度,及其成膜后的颜色、光泽度、牢度与耐抗性等各种保证印刷效果的性质,统称为油墨的印刷质量适性。主要包括颜色、渗透性、干燥性、光泽性、耐摩擦性等内容。

147.什么是油墨的颜色印刷适性?其对胶印印刷有何意义?

答:在印刷中彩色或非彩色印刷品的油墨颜色,不是以油墨外观颜色性质作为评判依据,而是以固化在印张表面的墨膜层为依据的。油墨的颜色主要取决于所用颜料的自身颜色和连结料的性质,而油墨墨膜显示的颜色则与照射光的强度和波长、承印材料表面的光化学性质和表面性质及墨层厚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用于四色(或三色)版彩色胶印的油墨的颜色,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原稿色彩分解时所用滤色镜的补色,但是实际应用的三原色油墨存在着色相不纯、亮度暗淡、饱和度低的缺陷,而且在不同用纸类型和性质条件下,其灰色平衡的实地密度值是不同的;在印刷过程中油墨在湿态和干态墨膜状态下所显示的颜色是不相同的。故选择适当的印刷用墨,使其满足油墨的颜色印刷适性尤为重要,这不仅对再现原稿的阶调和色彩具有实际的技术意义,而且对展现印刷品的艺术效果尤为重要。在现行油墨产品技术标准中,对于颜色尚未列出数值指标,仅以“标样”为基准。

148.如何测定油墨的颜色?

答: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油墨颜色的测定方法目前有以下3种:

① 刮样法。取少量标样墨和试样墨分别调匀后,各将其置于标准样纸(胶版印刷纸或胶版印刷涂料纸)的上方左右并列,用刮刀自上而下刮成3~5mm的长条薄墨膜层,过黑带即收成厚墨膜层。然后,目测检视标样与试样墨层在黑带以上的底色、面色及墨色的差别,并对比它们之间的颜色差异,做出评定。

② 密度仪法。将三原色油墨的实地密度试样放置于彩色反射密度仪的红、绿、蓝紫滤色镜下,先后分别测出它们的高、中、低3种光学密度值,然后按规定的计算式求得它们的色相误差、灰度和实际效率。

③ 也可用辊涂法或印刷适性试验机、比色分光光度计对油墨的颜色进行测定。


149.什么是油墨的渗透性?影响油墨渗透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油墨渗透性是指转移在印张表面的油墨墨层的渗透能力,它是表征油墨在干燥过程前期所显现的渗透现象和性质的。在胶印过程中,油墨(连结料)的渗透过程包括两个过程,即发生在印刷压力作用瞬间的即时快速渗透过程和印刷压力消失后的缓慢自由渗透过程。

在胶印过程中,印刷油墨的渗透性主要取决于连结料自身的性质,同时也与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及其所用纸张的类型、表面性质(如吸墨性、平滑度等)等有关。一般油墨墨层在纸张上的渗透,因油墨类型不同、黏度不同,显示出不同的渗透性质和渗透速度,通常氧化聚合结膜型油墨的渗透性比渗透凝胶结膜型油墨的渗透性小。

150.油墨渗透性对胶印印刷有何意义?

答:油墨的渗透性对印迹墨层的固着、干燥及墨层结膜后的色调再现、光泽性、耐摩擦性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当油墨的渗透性和纸张的吸墨性过强时,容易引起粉化、透印等现象,使印迹墨膜的颜色、光泽度和耐摩擦性等显著下降;当油墨的渗透性过小时,则会引起印张背面粘脏(或蹭脏),严重时会使堆积成垛的印张互相粘成叠。

151.如何测定油墨的渗透性?

答:油墨的渗透性通常采用渗透性试验仪来测定。具体方法为,将试墨印刷(或刮印)在标准纸样上,然后在其表面覆盖同样的标准纸样,并装在渗透性试验仪上,于印刷(刮印)后5秒时,滚压至试样全长的1/3处;于30秒时,滚压至2/3处;于60秒时,滚压完试样的全部。取出试样,检视其在不同时间内的渗透现象,据此判定其渗透性质。

(作者/介钻)

《印刷技术》

相关资讯

  • 油墨买1kg=2kg:知道油墨标准指标的重要性

    对于印刷油墨,我们也有自己的认识:   【要点1】ISO 12647 平版四色油墨标准…   【要点2】油墨一般特性检验与指标…   1. 厂牌/ 型号/ 颜色  2. 生产日期/ 存储期  3. 保质期限  4. 包装外观  5. 重量 ( 扣除铁罐重量)  6. 破损/ 变形   …

    2025/4/30 7:38:29
  • 五大高精度水墨彩印技巧,高清水印从业者及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必看!

    随着瓦楞纸品包装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瓦楞纸箱的印刷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开始简单的一色、二色、三色,发展到应用广泛的四色、五色等叠印套色,再到目前的六色、七色、甚至八色的高清水墨彩印技术。针对这些印刷色组的增多,除了美化了纸箱包…

    2025/4/28 7:52:21
  • 高精度燃油滤纸的生产工艺

    一般的燃油滤清器采用星形滤纸折叠结构,在这类燃油滤清器内部,折叠的滤纸和塑料或金属滤清器的两端连接,污油进入后,由滤清器外壁经过层层滤纸过滤后到达中心,洁净的燃油流出。这种滤纸一般采用瓦楞型燃油滤纸。  更高端的发动机则采用高精度滤纸,螺旋式燃油过滤器…

    2025/4/24 8:06:11
  • 开胶散页问题的解决方案

    2016年“3•15”质检活动首次提出了解决开胶散页问题的“一提高”要求。针对出版物质量管理的“痛点”:开胶散页问题,总局发挥了协作优势,组织专项攻关,进行了原因分析,编写了解决方案,效果显著。  据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品中“开胶散页”问题大幅下降,比上一年…

    2025/4/24 8:05:09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