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将于今年8月举行。作为北京的近邻和上风上水之地,河北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对北京的影响颇受境内外记者的关注。“河北省在奥运举办期间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保障北京的空气质量?”面对中国日报的提问,朱正举代表回答说:“我们已经建立了保障奥运期间保证北京空气质量的联动机制,包括制定严格的污染物减排责任制,上一批污染减排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等等。”
河北省作为给北京供水的大省,近来又受到严重的干旱,那么,河北将如何确保给北京供水,特别是奥运期间如何确保给北京供水成为路透社记者关注的问题。付志方代表说,水资源对河北来说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它关系到河北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老百姓的生计,河北十分重视。在水资源上,河北顾全大局,有能力保证北京用水,不仅在奥运期间,就是在奥运之后,也有能力保证向北京供水。“河北作为水资源匮乏的省份,我们首先要抓好节约用水,在这方面,我们已经采取了而且还要采取一些措施,河北的水资源一定会得到高效、合理地利用。”
美联社记者则直指河北的节能减排,“河北按照奥运期间减少污染的规定采取了哪些措施,有没有具体的大的工厂停产,河北是不是会受到经济上的影响?”沈小平代表将一条条具体、操作性强、管用的措施娓娓道来:河北已经或正在采取很多有力的措施,出台了节约能源法,包括抓住根本——调整河北自身产业结构,特别是要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到去年为止,河北已经淘汰了落后的炼钢能力1076万吨。另外,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包括法规约束机制、市场调节机制、资金引导机制,还有对地方行政负责人以及一些重点企业法律代表人的责任追究制。
奥运期间,河北是重要的食品输出基地,如何保证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境内外记者关注的焦点。对此,付志方、郑雪碧等代表表示,河北一直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强食品安全,从生产到流通各个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和严密的监管措施,“河北有能力做好奥运会的食品安全工作,希望各位记者放心,也希望各位奥运会运动员放心。”
不知不觉间,1个多小时过去了,13名记者就河北如何科学发展、如何更好服务奥运先后提出了16个问题,代表们都一一作了回答。会议结束后,记者们仍感意犹未尽,继续缠着代表们问这问那。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