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复合牢度差 里印复合不牢固,多是因油墨体系或印刷过程稀释后,该油墨体系中树脂的含量过少或油墨粘度太大造成的,也有未选对专用油墨及复合胶粘剂造成的脱离。另一方面,油墨与承印物的表面张力差距太大和印后未熟化(冷却)便复合,或溶剂未挥发完全干透以及油墨硬度过小(成膜过脆、过厚/此指版太深)。特别是承印材料未处理好,印压又小而出现的不耐揉搓和被撕揭现象。注:表面张力的控制主要是对承印材料的电晕放电处理而言。 处理方法:采用树脂含量高但粘度又小的印刷复合油墨,根据油墨厂提供的品种型号选用同承印材料同性质的油墨及粘合剂;二是调整印刷机械的表面张力控制器(使其在38Dyn/cM2范围,由于不同溶剂型油墨的初干或彻干的时间不同,所以应在48h熟化完全后重新复检其粘附牢度(例如是因粘度而导致干速及附着不牢,在采用175线印刷层次版印刷时,其技术参数是:白墨/粘度25~30S/25℃·涂4杯(40~100 M/Min印速);而彩墨粘度应控制在28~33S/25℃·涂4杯(100~140M/Min印速)范围。而实际应用则平均低5 S左右。其五是短时间复膜的印刷物,其稀释油墨的粘度再低3 S左右或采用快干溶剂为主,慢干溶剂为辅,促其溶解氢键力的紧密结合。七是调换深度为15~35μM之间的印刷辊筒。八是如油墨出现水纹状,应临时添加调金油或专用稀释剂,最好采用油墨厂为其专门生产的稀释剂,或TM3等。九是按照"两维方法"设计调配稀释剂,以避免附着不良。 十、不耐蒸煮或有气味 在印刷复合后,其包装不耐蒸煮,大多在消毒后印迹渗化(染色)或软化点较低的酰胺类树脂的迁移而造成图文模糊、发虚、褪色,或残留的溶剂气味,仍会缓慢向内或向外部逸出一般这种现象是因油墨本身不耐热,热和压力过大后更为明显。有气味是因印刷过程中加入了丁酮或甲苯溶剂较多,或采用了聚异氰酸酯类复合胶水而造成的。虽经热风、冷风吹后,印刷复合工艺结束了,但当该包装在消费过的二次、三次消毒过程中残留在胶料中的游离氰基难免会再次产生。同理。如采用上述材料,故障同样会重演。因为印刷胶料复合的一瞬间要想溶剂挥发完全、墨膜、胶料干透是很难的。尤其是在检测控制仪器不甚完善的条件下的,小型包装印刷厂家更难解决。为此,建议采用如下处理方法: ①在油墨里应尽量少加或不加上述溶剂或胶粘剂。 ②加大热吹风及冷吹风,尤其要待干透后再去复膜。 ③油墨在稀释时应以快干溶剂为主或采用挤出复合。 ④调换耐热颜料的油墨品种,制墨时应选择酸值小、树脂或耐光性透明染料,选用非偶氮型颜料、染料,避免中毒或致癌物质的产生,或添加1%油墨厂生产的固色剂。 ⑤印刷过程中可在墨斗上加一顶盖,以防水分子侵入而染色(尤其是酸性物质的侵入染色)。 ⑥控制不同溶剂的挥发残留量。 十一、脏版(或叫印品带脏) 里印油墨脏版几乎同表印油墨的脏版一样。其原因是: ①版辊筒镀铬粗糙这是最常见的故障原因; ②在非印刷面上朦朦胧胧有一层薄油墨(有时也有不同规则的条块状); ③油墨对铬表面润湿性较强,造成刮刀刮不净; ④刮刀迟纯或角度不对;⑤油墨初干太慢或丝头太长。 处理方法: ①如新版辊筒的镀铬表面粗糙,可在油墨中使用快干溶剂,以便使刮刀与压印辊筒间形成的薄油墨层干燥,数小时后,铬表面被磨合好后,再换正常溶剂; ②换用新刮刀并调整其角度; ③加溶剂,尤其要加快干型溶剂以降低油墨的粘度-如撤淡剂或调金油; ④是加入浆状钙类以降低其丝头而增加印刷油墨的墨层厚度和流动性。
相关资讯
-
近期,烟草行业就当前形势对烟包VOCs进行了分析研究,拟对烟包VOCs限量标准作出相应修改,即在保持原来各项指标限量不变的基础上,苯仍为单项否决,而其他15项化合物的限量指标中每一单项均不允许超标,该要求在一些地区已开始试行。面对这一新课题,如何确保凹印烟包达到…
2025/6/26 8:14:14
-
目前,软包装材料采用的基本都是里印,故复合过程中,无溶剂胶粘剂会直接与油墨接触;而最终产品的外观、剥离强度等性能与油墨、胶粘剂的匹配性直接相关。 油墨一般由连接料、颜料或染料、助剂、填充料等组成。油墨连接料有以下几种类型:氯化聚丙烯树脂(目前凹版里…
2025/6/22 16:07:54
-
溶剂型油墨是靠溶剂挥发干燥的,故溶剂的挥发速度直接决定油墨的挥发度。溶剂的挥发应与具体的印刷条件相匹配,过快或过慢都不好。若挥发过快,可能造成堵版、墨层光泽差等故障;若挥发速度过慢,则可能造成粘连等故障。因此选择合适的溶剂相当重要。 挑选溶剂时应当遵…
2025/5/29 7:46:27
-
纸箱厂里,任何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都要以纸箱产品的生产品质为前提,没有品质的高效率生产是不可取的,也不是纸箱厂转型升级的方向。所以,在使用智能化设备时,纸箱厂务必把握好产品品质。本文重点讲述如何通过智能化提高套色精度与网点清晰度、提升印刷品质。 气囊…
2025/4/15 7:49:33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