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信息广州4月26日电(记者王腊梅、徐清扬、金鑫)2008年初西方媒体大肆炒作的中国输日“毒饺子”事件终于在2月中旬沉冤得雪,但该事件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日本、韩国、美国企业或清查或停售中国食品,对中国食品出口形象和相关市场出口造成了恶劣影响。参加第103届广交会的出口企业普遍反映,日本“毒饺子”事件之后,中国食品出口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一些食品出口企业不知道“毒饺子”事件调查结果
记者在本届广交会上调查中国食品企业出口态势时,几乎所有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提到日本“毒饺子”事件。但当记者提及日本“毒饺子”事件调查结果早就公布,证明跟中国食品质量毫无关系时,很多食品出口企业都很惊讶,大部分企业居然不知道该事件的调查结果。
该事件的导火索是,2008年1月30日,日本JT食品公司召回中国河北天洋食品公司生产的 “手包一口吞”冷冻饺子,原因是千叶、兵库等地区,出现儿童由于食用该中国制冷冻饺子,一时失去意识等现象。事件发生后,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遭遇日本及西方媒体围攻,出口形象受到严重影响。2008年2月14日,日本德岛县知事饭泉嘉门召开记者会说,日前在该县回收的中国产冷冻饺子外包装上检测到的微量敌敌畏已基本可以确定是来自日本销售方店内使用的杀虫剂。至此,中国“毒饺子”事件终于沉冤得雪,而对这个结果,却鲜有西方媒体关注和报道。这正是日本和西方媒体炒作的手段,事件起时沸沸扬扬,最后的事实真相却不了了之,但该事件对中国食品出口的恶劣影响却无可挽回地造成了。
“毒饺子”事件造成中国对日本食品出口困难
日本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中国近1/4的农产品出口到日本。近年来日本以食品安全为借口的贸易壁垒措施持续不断,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巨大压力,“毒饺子”事件发生以来,中国食品输日更是雪上加霜。日本某些媒体将此个案延展为“食品安全事件”进行大肆炒作,在日本消费者中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北京华鹏园食品公司负责人称,从“毒饺子”事件开始,公司出口日本的罐头等食品减少一半以上。首先是商检费大幅提高,因为需要检验200多项农药残留,出口一柜价值2万美元的芦笋罐头,商检费竟高达2万人民币,而且货物经常被压在港口检验长达30天以上。
欧美韩等国对中国农产品检验也更加严格
“今年农产品的出口形势将比去年更为复杂,影响出口的不利因素明显增多,加之‘食品安全风波’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将处于极度困难境地。”霍建国预测,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如果能维持在10%就已较为理想了。
国际市场针对中国产品的限制措施不断,技术标准日趋严格,质量事件频频发生,媒体炒作十分严重。广东省土产进出口公司的参展商说,日本“毒饺子”事件后,西方媒体的大肆报道严重影响了中国食品的信誉,如今他们对美国的水产品、食品尤其是酱类食品出口被迫停止。
在采访中,食品出口企业表示,本届广交会上大部分欧、美、韩国以及日本进口商均表示认可中国食品,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但由于这些国家不断加强对中国食品的检验检疫标准,中国出口企业对于出口表示谨慎。不过部分企业认为,出口国严格检验标准,有利于国内食品行业重新洗牌,进一步建立食品行业安全规范。此外,食品出口商普遍对今年国家政策性限制食品出口表示理解,都不希望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在奥运会之前再被西方媒体利用炒作。但他们也希望在国家参与统一协调国际食品检验标准的基础上,中国食品出口能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