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长宋恩华(右)和观众进行交流
对于河北省的老百姓来说,今年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无疑是“三年大变样”了。对于这项利民政策,更多的老百姓是充满关注和期待的。因此,对于未来三年河北省究竟会变成什么样?也自然成为了大家所高度关注的焦点。
日前,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宋恩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市长冀纯堂、省建设厅厅长朱正举共同做客河北电视台《阳光访谈》栏目,为老百姓描绘出了一幅未来三年河北省发展的美好蓝图。本报记者就其中老百姓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我们身边的这项惠民政策。
1.群众反应如何?
群众参与热情之高始料未及
■主持人:我想问问宋副省长,我们刚开始做“三年大变样”工作时,有没有期待群众有这么热烈的反应?
宋恩华:“三年大变样”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因为它与老百姓的生活和利益息息相关,当时就预测到会受到老百姓的广泛关注。但实施以来群众参与热情这么高,特别是很多市民都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是我始料未及的。
■主持人:冀市长,石家庄“三年大变样”规划展上的人特别多,甚至要排长队才能进去,您了解当时的盛况吗?
冀纯堂:了解,我也去了。开始我们办展览初衷是两个,一是让市民多提意见,征求市民意见,因为这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第二,坚定信心。来参观的群众非常踊跃,达到了15万人次之多,网上参观浏览的44万人次,市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当场是5000多条。之后又寄给我们2000多条,有的非常友好、非常准确,对发展规划非常有好处。
2.是不是形象工程?
“三年大变样”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主持人:我们也听到过大家的一些议论,比如有一些人担心这次“三年大变样”会不会是一种形象工程?
宋恩华:“三年大变样”刚提出的时候,个别的干部和群众有一些误解,认为这是不是在搞形象工程。但是,经过这短短几个月的实践,现在这种认识,我认为已经不存在了。
所谓的形象工程,就是脱离实际,不顾群众的需要,搞劳民伤财的工程。“三年大变样”是切切实实为我们城市的建设、市民的生活服务的,所以大家都感觉到这是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也是一项老百姓的幸福工程。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城镇进行“三年大变样”工作时就始终强调,要把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放在重要位置;要把提高城市的承载和辐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把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放在重要位置。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三年大变样”的五项基本目标》。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城市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第二、城市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第三、城市的居住条件大为改观;第四、城市的现代魅力初步显现;第五、城市的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
从这五条基本标准来看,充分反映了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勿庸置疑,“三年大变样”肯定会使我们城市风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钱从哪里来?
政府投入加上市场运作
■主持人:我们要大变样,目标很好,但大家也会有一些担心,我们河北有没有实力去做这样一件事情?钱从哪儿来?
宋恩华:对这个问题,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并且组织进行了深入研究。按照传统观念,首先是要增加政府投入,这是责无旁贷的。
但是,光靠政府的钱只能解决公共设施建设所需要的一部分资金,整个城市建设的资金要靠市场运作。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开阔思路学习借鉴国外、国内的成功经验,我觉得这是一条;第二条,高水平的规划就是钱。实践已经证明,一个地方、一个区、街有了一个很高水平的规划和设计就会使地价升值、房地产升值;再一个是体制机制创新。我们要打开城门,广泛合作,把大的、重要的 战略投资者引到河北来,和我们进行联合开发,这样也可以解决一些资金的问题。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