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快报9月8日报道
不过,这些粉丝团起初略显零散,直到9月4日,人民网时政频道特别制作的“什锦八
宝FANS圈”正式上线后,总书记和总理的粉丝们才有了真正的网上家园。
每小时增两千注册粉丝
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的中央级网站,人民网推出FANS圈,被网友认为是官方正式认可了“什锦八宝饭”。记者登录该网站发现,从网页设计到内容设置,严肃中透着轻松,严谨中又略带着幽默,真称得上是“时政频道的特别制作”。
在网页设计上,最抢眼的当属右上角的“顶”。只要你自认为是“什锦八宝饭”,就可以轻松“顶”一下。截至昨日下午17时,4天时间里,网友已“顶”了30万次。
同样惹眼的还有网页左边的“注册粉丝证”。只要注册,一本红色的“什锦八宝粉丝证”就是你的了,上面不仅有签发日期和人民网的LOGO,还有证书编号。虽是电子虚拟的,看起来却沉甸甸的。
自河南网友“吴志敏”于9月4日10时27分08秒在人民网成功注册第一个粉丝证后,万千网友蜂拥而至,到陈女士9月7日中午注册时,其证书编号已经排到29740。也就是说,自总书记和总理的粉丝在人民网安家以来,已有29740人成了注册粉丝。而且,这个数字正在以每小时2000多人的速度递增。截至9月7日20时,注册粉丝已超过四万人。
文风笔调尽显幽默诙谐
“什锦八宝FANS圈”在内容设置上同样考虑到了网民的“口味”。不仅栏目设置多样化,FANS注册、经典留言、灌水聊吧、帖文风云榜、真情告白、圈内宝藏一个不少,文风笔调也尽显幽默诙谐。
除当下的新闻图片外,一些老照片也被网友们翻了出来。“风采”栏目里那些泛黄的老照片让领导人的形象立体和丰满起来。知道总书记读初中时是什么样子吗?请看“初三(五)班支部成员合影”,二排右一那个帅小伙就是他!
九成网友留言问候祝福
“什锦八宝FANS圈”不仅仅是读读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的消息,看看他们图片,还能捎话给他们。截至昨日17时30分,网友留言达4473条。记者浏览后发现,留言中充满着自豪,祝福话语居多,几乎占到90%以上。
记者昨在大学城随机采访——
“狂热粉丝”是爱国一族
据记者采访调查了解,多数大学生对“什锦八宝饭”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中山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小江告诉记者,在他周围,就有不少人称呼胡锦涛为“涛哥”,温家宝为“小宝哥”,他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不妥。他说,在美国,布什作为公众人物,任何公民都可以随意评说称呼,称呼总书记和总理为“涛哥”和“小宝”绝对不是吸引人的眼球或者恶搞。恰恰相反,这是人民对心中的好总书记好总理亲切的称呼,也是对他们执政为民的肯定。同时也体现了现在的中国社会日益开放,人们可以率性地谈论国家领导人。
比普通追星更有意义
发展历程
组建粉丝团始于另类称谓
目前已无法考证“什锦八宝饭”最早出自哪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有趣的称呼都始于对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的昵称。
据网友考证,2007年4月左右,在天涯、凯迪等社区论坛,开始出现称呼胡锦涛为“涛涛”、温家宝为“宝宝”的帖子。对国家领导人的另类称呼,起初很多网友并不习惯,但由于这些名字亲切、顺口,很快便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后来,胡总书记的昵称有“胡哥”、“涛哥”、“BOSS”等,温总理则有“宝宝”、“老爷子”、“温总”等称谓。有了这些昵称后,网友们便自发组建类似于“玉米”(李宇春粉丝团)的粉丝团来,“什锦饭”、“八宝饭”、“什锦八宝饭”随后便流行于网络。“什锦八宝饭”们活跃在各大论坛,还在百度贴吧成立了“什锦八宝饭吧”、“什锦饭吧”、“八宝饭吧”等,供粉丝们交流讨论。
而“什锦八宝饭”真正走红网络,是在“5·12”汶川地震之后。胡总书记和温总理沉着、亲民、务实的表现,使得更多网友在网上发帖表达对他们的支持和热爱。为“涛哥”和“宝宝”在论坛上盖高楼的帖子在各大论坛出现,仅天涯社区一个关于温总理的帖子其回帖就达15617条。
6月20日,胡锦涛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在线交流,最终让活跃在网络上的民间粉丝团走到了前台。“涛哥触网”让激动的“什锦八宝饭”发帖高呼——“网民终于转正了”。
粉丝构成
网调显示多为80后
真正的什锦八宝饭由糯米、甜杏仁、核桃仁、百合、红枣、葡萄干、山楂糕、莲子制成,那网上的“什锦八宝饭”又由哪些人构成呢?天涯论坛曾有一个统计粉丝年龄的帖子,在参与调查的近300个网友中,70后和90后的网友,均不到20个,而80后的网友占压倒性优势,有240余个。
当然,这个不完全统计只是提供一个参考。有网友就说,自己全家都是“什锦八宝饭”,只不过年纪大的父辈们不常上网,没法加入粉丝团,但生活中他们对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的亲民之风都是由衷地赞叹。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