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塑料软包装

软包装凹印图像处理的利弊分析

2012/1/11 21:23:08 人评论

     软包装印刷采用柔印还是凹印,业界众说纷纭。对干软包装印刷企业来说,应充分了解两者的性能结构,取其所长。

    到今天为止,仍无法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如今的软包行业,柔印和凹印为两种大相径庭的印刷工艺。柔印的传墨原理,无论是二辊式、刮刀式、综合式,基本上均由墨斗、墨斗辊、网纹辊、刮刀组成。其油墨是由传墨辊传递到网纹辊,再通过网纹辊传递至印版,经中心压印滚筒与印版之间的压力(卫星式),将沾有油墨的印版图文线点印刷到基材表面完成整个印刷过程,墨量由网纹辊决定。由于柔印印版是由软性的橡胶状高分子材料所制成,印版上的图文线点呈“浮雕”状凸现于版基表面,中心压印滚筒是刚性的金属表面,两者之间的压力会造成印版图文线点的形变,这一方面决定了压力必须十分小,压力变化范围仅为2kg/cm左右幅度。

   另一方面,印刷图案均有实地和层次网点之分。实地部分为使平服厚实,必须选用粗网线辊(200~300线/巾);层次网点部分应选择精细网线辊(一般600~1000线加,目前激光雕刻陶瓷网纹辊可达1200线/㈩),从上墨量来分析,实地采用粗网线辊,网穴容积高达7.5~11.5BCM/SQIN,简称BCM,而精细网点采用细网线辊,网穴容积仅1.4-2.7BCM/SQIN,并配合网穴开口和形状变化,以此来解决墨量的大小需求问题。

    图案的变化千姿百态,由此导致网点层次的千变万化,带来了网纹辊选择的难题:网线辊略粗,会造成高光部位的小网点陷入墨孔而印不出来,“哑铃状”连点糊版;太细则使中间调网点处嫌上墨量不足而显单薄又易偏色,调子拉不开(密度线不稳定,网点增大呈非线性变化,是柔印质量保证的一大障碍)。如果碰到同色实地与精细层次网点共处时,更难解决以上矛盾,于是“八色机只能当六色机”的无奈就此而生了。

   再看凹印,由印版直接上墨或由上墨辊直接传递至印版。由于凹版版材是刚性的镀铬金属辊,其图文线点是由呈“穴”状的无数凹坑组成,上墨后经由刮刀将版辊表面除凹坑外的油墨全部刮干净,然后在压印辊(特殊软性橡胶表面)的压力下,仅将凹坑中的油墨转印到承印基材表面,完成印刷过程。其墨层厚度与密度,依赖于版辊自身的孔穴墨量容积和转移率。压印辊与印版之间的压力大大高于柔印(约40kg/cm),调节范围大,控制相对简单、容易,高速印刷中,图文线点几乎无扩大之忧。但缺点是,由于刮刀连续长时间地在印版表面刮压,版面虽经镀硬铬,仍难免出现刮伤,或因油墨中杂质、粗硬粒子而产生印刷中的刀丝、线条,从而出现印刷次品,影响印刷质量。

   总体说来凹印以油墨的厚薄兼以网点大小密度变化来反映层次,在所有印刷工艺评价中,凹印的格调层次拉得最开,墨层厚度比柔印约增3倍,印品被公推为墨色最鲜艳明快,层次最分明,从而使其他工艺望其项背。

相关资讯

  • 套色精度与网点清晰度提高指南

    纸箱厂里,任何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都要以纸箱产品的生产品质为前提,没有品质的高效率生产是不可取的,也不是纸箱厂转型升级的方向。所以,在使用智能化设备时,纸箱厂务必把握好产品品质。本文重点讲述如何通过智能化提高套色精度与网点清晰度、提升印刷品质。  气囊…

    2025/4/15 7:49:33
  • 无溶剂复合与溶剂型干式复合,在技术原理上有什么区别?

    无溶剂复合与溶剂型干式复合在技术原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胶膜和复合牢度形成机理、涂布方式、各工序的作用和要求等几个方面。无溶剂与干式复合工艺技术原理上的差异:

    2025/4/14 7:19:34
  • 以印刷康师傅包装为例,解析凹印缺墨原因

    实际生产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操作人员报告某项异常故障时,往往只是简单讲述异常的现象,而不能很精准地描述具体细节。例如缺墨,顾名思义,缺了一块墨或一片墨。但实际上,缺墨现象不一样,产生的原因是完全不一样的,解决方法自然也不一样。  本文用几张具体的异…

    2025/4/13 7:58:16
  • 柔性版6大质量要求及存储条件

    当版材被生产出来之后,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和检查才能投入使用。那么柔性版有哪些质量要求,生产出来之后又该如何存储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以及存储条件把。  柔性版的6大质量要求  1、印版要有一定硬度  印版做完之后,一般要做一…

    2025/4/12 7:10:1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