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山东省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部分学科教科书实施循环使用。而早在2004年,山东省青州市已经作为首批试点,收到了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绿色效益”。教科书循环使用是一项名副其实的“绿色工程”,但在有些地方还是“雷声大雨点小”,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开,还需要跨过几道障碍。
教科书“循环”出来的效益
2004年4月,山东省政府确定青州等三个县市进行试点,拉开了全省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序幕。由最初两个试点学校开始,现在青州市的教科书循环使用已经扩大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部学校。据统计,自开展教科书循环使用以来,全市共节约资金405万元,10万多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受益,大大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青州市莲花盆初中是全市两个试点学校之一。这所学校的几名学生对记者说,从初一开始使用循环教科书,每人每年要少交四五十元,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校长史云志说,这笔书费数目虽然不大,但对山区贫困家庭来说,既可解部分家庭的燃眉之急,又可鼓励和吸引学生重返课堂。
教科书循环使用受到一部分家长的欢迎。一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现在的课本印刷很精美,有些学科的课本学生用不了几次,用完了还很新,扔掉很可惜。让这些课本再利用起来,既可以节约资源,又为老百姓减轻了经济负担。
记者在莲花盆初中看到,每一本循环教材的最后一页上都清晰记录着使用者的名字。初二一班一名姓王的同学说,从使用循环教科书以后,她不再像以前那样随便在课本上写写画画,而是用铅笔轻轻地记笔记,学期结束再用橡皮擦去,她为自己给下一级同学留下一本完好的书本而自豪。
青州市教育局基教科有关负责人认为,教科书循环使用节约的不仅仅是400多万元钱,更重要的是为学校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搭建了一个平台,培养了学生爱书护书、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忧患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关爱他人的团队精神。
能否良性循环关键在学校管理
青州市莲花盆初中校长史云志深有感触地说,循环使用的教科书如何筹集?资金从哪里来?这是试点之初遇到的第一个问题。通过政府购买、低价回收和毕业班捐赠三条渠道,莲花盆初中已收集可循环使用教科书场6300多册,修复、消毒、保存等工作也逐步纳入正轨。
教科书一旦循环起来,学校规范细致的管理就是关键。在莲花盆初中,记者看到,在每一个教室和功能教室里都设立了循环使用教科书专用书橱,每一本上都有固定编号,封面上加盖“循环使用,奉献爱心,请仔细呵护” 的专用印章,墙上挂着《教科书循环使用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负责人的名字也赫然在目。
一般而言,教科书循环使用周期为3年,但记者看到,经学生使用了三年的历史、地理等教材仍然很新。据介绍,青州市循环使用的教科书根据不同科目和使用频率有两种不同的管理和使用办法:音、体、美、劳技、信息技术等学科,学校按每年级的最大班额配备,在各专用教室设专橱存放,供各班使用,不发给学生;政治、地理、生物、历史等科目存放在各班级教室中,发给学生循环使用。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