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是期刊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期刊阅读全过程的整体设计,它体现了美术编辑的设计思想和审美追求。科技期刊作为传播科研学术信息的载体,在版式设计上既与艺术、娱乐类的期刊有共同的特征,又有科技期刊自己的文化属性。首先,多数科技期刊对版式的生动性、艺术性要求不高,而对其科学性、准确性要求较高。其次,科技期刊的专业性强,读者面窄,覆盖的读者群比娱乐、消闲类杂志要少,造成了印数少、发行量小的局面,限制其在形式上的发展。
如何使科技期刊在版式设计上既不夸张,又不流于呆板、平淡,还能在保持特有风格的基础上做到简约而不简单呢?
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认为期刊版式设计者应该在掌握排版软件的功能及了解印刷设计要求的基础上,从版式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整体与局部的变化两方面入手。
一、版式的外在表现形式
⒈变化字体字号,图表层次清晰
期刊作为知识的载体,内容决定了版式的设计形式。好的版式设计,能对期刊的内容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提高期刊的传播效果。⑴用字体字号的变化可表现出清晰的体系和层次,如对标题字体的选择,必须把握文章属性。理论性文章一般选用粗黑、粗圆、综艺体等,给人以庄重、厚实之感;而应用性的科技文章,可采用标宋、书宋、仿宋体等,给人以轻灵之感。在选择某种字体为期刊主调时,应该按文字内容的要求而定。正文字体原则上用宋体,因为宋体字比较清秀,可以方便阅读。在科技期刊的文字构成中,选择2 种~3 种字体为最佳视觉效果。在选定的2种~3种字体中,可考虑通过加粗、变细、拉长、压扁或调整行距来变化字体大小,加强其装饰性,使之产生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过多的字体、繁杂的修饰、过于分散的文字布局和过密的排列,会使人感到版面零乱而缺乏整体效果,使读者失去接受信息的耐心。
图表是科技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配合正文表达题意,同时概括地以直观的形象或用具体数据补充正文的不足。图表的比例、字体、大小、位置以及图的描绘质量,通过美术编辑的精细加工、合理布局,使其在版面中的明度、面积以及在版面上布局的整体效果达到完美的统一。 ⑵在图的设计上,科技类期刊不宜采用对比强烈、活泼多变的版面构图,应强调理性、有序,使图的风格与刊物类型相一致。表格在科技期刊中应用广泛,它可以将确切的数字分类、排列、对比,以表明复杂变化的情况,使其一目了然。科技期刊多以三线表为主,原则上要求表随文后,如受版面限制,可以前后小步移动,但不应跨章节。表格的字号、比例应前后统一,不能以所剩空白的大小来设计表格的尺寸。
⒉强调色调对比,凸显栏式美感
科技期刊多为单色印刷,色彩表现范围为黑、白、灰。黑色与不同明度的色相配合,会增加节奏感。白色有协调对比色的特殊作用。灰色居于黑白之间,可以作为中间色调来调节黑与白的对比,它是达到色调和谐的最佳“调和剂”。⑶灰色还可以用来设计装饰字形和图形等,既可满足内容的需要,又可以使灰色的变化丰富多彩。黑白灰的合理使用,加之点线面的平面构成,使文章与文章,文章与标题、插图之间在黑白对比中形成统一变化的有机整体。
黑白灰不仅包括黑色、白色、灰色,还包括靠字体的大小、线条的粗细曲直、色彩的面积、疏密的组织等体现出来的关系。
科技期刊信息承载量大、行距长、字数多,易给读者带来视觉疲劳。为了方便阅读,可以根据文字和图表的多少对栏式做出相应的设计变化。文章中图表过多时,可用双栏排式,因三栏排式易导致图表跨栏,造成版面零乱。通栏版式可以排一些政策性文件,而三栏的栏式最好排一些无图表的文章。
线条的合理使用可改变版面的比例。线条产生的视觉效果是,横线加宽,竖线加高,即垂直线使物体看起来似乎高些;横向的线条则产生相反的效果。在栏线的使用上要体现出虚实变化。单线、双线、点划线、文武线、花线等主要用来划定栏目或空间。设计版式时应熟练掌握栏线尺寸、线条长短等形状变化,减少在校样中的更改次数。如0.05cm~0.09 cm为细线,0.1 cm为中线,0.15cm~0.2 cm为粗线,线宽超过0.6 cm为网线。网线既可单独使用,也可在网上踏字。分割栏目一般用0.1cm的线,超过0.15cm的线具有强调作用,利用合理时,能给读者带来亲切、安稳并体现出栏式、栏线的层次和变化美感。但由于线条过粗,应用时需慎重,否则易形成空间封闭。
⒊掌握设计平衡,留白张弛有度
版式设计的平衡可分为对称平衡和非对称平衡。对称平衡要求版式在视觉上保持平衡,如左右平衡、上下平衡、放射平衡(对称)等。期刊左右页的整体编排则是对称平衡的构成手法。在科技期刊的版式设计中,往往采用增强和减弱的手法来加强主要部分、减弱次要部分以达到对称平衡。就文字而言,逐渐增大字号或把字加黑、加粗或二者并用都可起到增强作用。这样能使读者的视线一开始就集中到版式中的重点内容上,然后再向其他非重点部分过渡。而非对称平衡是对原来对称的版面有意识地在对称的外形中掺杂某种不对称的因素,在均衡布局的原则下,采用等量不同形的手法。这种平衡灵活生动、富于变化。如斜线平衡有动感效果,截断视线的垂直线有跳动和向上、向下伸展的趋向。
留白可给版式以呼吸空间,使文字与空间形成一张一弛的阅读节律。有的版面留白少,但安排合理,也一样有生气、有活力。当然,版面留白的多少,位置的安排,要和所表现的内容相适应。有的设计者怕浪费版面,而忽视留白。把版面排得满满的,有点空就“补白”。在版面构成中,巧妙的留白,讲究空白之美,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和加强主题的作用。上下留白,使版面有呼吸的空间和活跃版式的效果。也可以打破习惯,左右留白。我刊在设计“新年寄语”版时就采用了左右留白的设计手法,把版面左侧约1/4的位置留白,右侧通栏排文,把版面重心拉到右侧,既不使版面头重脚轻,又增加了版式设计的现代气息。
大胆合理地处理版面中的空白,能使枯燥、呆板的科技类期刊变得生动,富有活力。
二、整体与局部间的变化
⒈整体均衡和谐
⒉局部呈现韵律
充分利用排版软件的各种功能,局部与整体各就其位,各司其职,浑然一体,使版面产生简洁、明快的造型语言,给人们带来清新、醒目的视觉效果,共同创造版面元素的均衡和谐。
⒊风格变化统一
统一可以产生平衡、协调的效果。然而,过分的统一也会产生负面效果,如形状、大小、色彩完全一样。出现相同的设计时,则显得单调乏味。设计版式时,可以将这些在版式设计中对立的虚实、大小、黑白、松紧、疏密、浓淡等许多相互矛盾的要素统一起来,使版式设计风格在宏观上整齐划一,微观上变化多样,丰富而不单调、有序而不杂乱,达到形式与内容、布局与整体的完美一致。以篇幅、形式都相近的两篇稿件为例,如果按类同、相似的版式随意设计,所得版式效果必然形式单一、呆板乏味。反之,在设计时利用对比关系和分割原理进行有序、有变化的组合,加上形式多样、大小不一的字体、以及留白、挂网等处理方式,形成的版式风格将在变化中具有韵味和节奏。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