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药品包装对合理用药的影响

2018/6/24 23:07:25 人评论

 1. 药品包装与用药心理  

  药品属于特殊商品,除重视其质量和应用外,从商品性看,药品包装的科学化、现代化程度,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显示产品的质量、生产水平。好的药品包装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良好的药物形象,使人对其疗效产生强烈的信任感,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也因此大大提高。而质差的包装,使人对其质量、疗效产生怀疑。药品包装包括装璜设计、美工造型、色彩、图案、商标等都会产生药物的心理效应。色彩及图案能引起患者的联想,如包装盒上胃的模型让人想到是治胃病的药品,红色联想到热烈、兴奋,蓝色联想到冰冷、安静。因此,中枢兴奋药的包装宜用红色为主基凋,解热镇痛药的包装则用蓝色为主基调。  

  2 .药品包装与用药的方便性  

  2.1 标签、说明书与包装 标志标签、说明书是药品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向人们科学而准确地介绍具体药品的基本内容、商品特性。其内容不得超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所限定的内容,文字应清晰、规范,同时应印有符合规定的标志,方便患者及临床使用。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标签、说明书在用药的方便性上主要存在问题是:

  ① 格式安排上,有的把药品规格和包装数量写在很不显眼处,字又小,给药房发药带来不便;

  ② 服用剂量标注不清或不易理解,如某药在标签上写着“每次服50 mg”,患者不理解50 mg的含意,又如“1日量2 g,分4次服用”等,这些表述根本无法方便患者用药。

  笔者建议:

  ①格式安排上,应把品名、规格、数量放在突出位置,以便于药房发药;

  ②服用剂量应通俗易懂,以便于患者用药。如上述例子宜改成“每次服2片”(每片规格为25 mg),“每次服2片,每日4次”(每片规格为o.25g)。  

  2.2 便于取用和分类量随着包装材料与包装技术的发展,药品包装呈多样化,如注射剂型采用易折安瓿,口服液配备有刻度的可供分剂量的量杯,外用栓剂附带一次性手套及配备推杆等大大方便了临床应用,片剂和胶囊现已多趋向用铝塑泡罩包装,其优点是单剂量包装,方便患者使用,亦适合于药房发售药品,同时又便于携带,减少污染,在气体阻隔性、防潮性、安全性、生产效率、剂量准确性等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大部分中成药小蜜丸都存在分剂量困难的问题。如乌鸡白凤丸:[规格]每100粒重l2 g;[包装]每瓶36g;[用量]1次6 g,1日2次。多数患者不懂多少药丸是6 g,要从瓶子里取出50粒(相当于6 g)药丸也是极为不便的。又如六味地黄丸:[规格]每23丸重1 g;[包装]每袋装112.5 g,每铁盒装1袋;[用量]1次9 g,1日2次。每次要取出207丸(相当于9 g)是多么不便!建议生产厂家采用单剂量包装,以方便临床和患者使用。在改用单剂量包装之前,应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上增加分剂量的说明,并配备可供分剂量的量器以方便用药。  

  3. 药品包装与用药的安全性  

  3.1 包装材料与用药安全易吸潮而变质失效的药品宜用玻璃瓶盛装而不宜用塑料瓶,需避光保存的药物不宜用铝塑或透明玻璃瓶包装,而宜用铝箔/铝箔板或棕色玻璃瓶包装。含有矿物油、植物油、油溶性溶剂及外用酊剂不宜用聚乙烯塑料瓶盛装,因可溶出乙烯单体,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危害性。直接接触药品的内包装材料、容器(药包材),应根据其材质做稳定性试验,考察药包材与药品的相容性。  

  3.2 包装方式与用药安全包装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医药工业的发展,下列几种包装方式是当今医药行业应用较广,发展较迅速的药品包装形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包装方式成为药品包装的主流,尤其是在药品的安全性方面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① 全自动泡罩包装 J:从泡罩的成型、药品填充、封合、外包装纸盒的成型、说明书的折叠与插入、泡罩板的人盒以及纸盒的封合,全部过程一次完成。先进机型还有多项安全检测装置、包括包装盒和说明书的识别与检测,最大程度地保障了药品包装的安全性。

  ② 输液软袋包装:与传统的玻璃瓶相比具有轻便,不怕碰撞,避免碰撞引起隐形裂伤导致药液污染;完全密闭式包装,不存在瓶口松动、裂口等现象;柔韧性强,可依靠自身引力压迫药液滴出,无须形成空气回路,避免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造成输液污染。

  ③ 特定人群用药的包装方式:如儿童用药,包装宜用难以开启的保险盖安全瓶,其复杂的开启方式可防止儿童自行开启而过量服用;老年人或某些疾病如帕金森病、心脏病患者等所用药品的包装则应易于开启、便于取用,以保证及时、安全地用药,瓶子大小以成人手掌恰好握住为宜,瓶盖以带螺旋的塑料盖为宜。  

  3.3 标签、说明书与用药安全标签、说明书是医生和患者了解药品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科学而安全用药的依据。因而应真实详尽,科学易懂,特别是药物不良反应应详尽列出,且应有安全使用的说明。笔者在用药咨询时发现有些患者初次使用甘油栓时未先除去外层蜡壳直接塞人肛门导致治疗失败:某些人服用中药蜜丸时面对外层蜡壳不知所措。因为这些药品的包装上无任何“使用(服用)前先除去蜡壳”之类的说明。因此,建议生产厂家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上增加这方面的文字或图案说明,以便患者安全用药。企业在使用商品名时,必须同时醒目地标出其通用名,以免给用药带来不便,避免重复用药。某些药品的商品名字体太大,通用名太小,不符合“通用名称与商品名称用字的比例≥1 :2”的规定 。这种现象应该得到及时纠正。  

  3.4 包装标志、防伪标志与用药安全 包装标志是指“麻”“精”“毒”“放”及“外用”“非处方药(OTC)”等特殊标志,在外包装和标签、说明书上必须印有符合规定的标志,以利于用药者识别药品,以及便于进行特殊管理,保证用药安
全。条码技术和防伪标志的使用,既作为保护商品免遭假冒的一种手段,同时,对患者放心、安全用药有着积极的意义。  

  4. 药品包装与用药的有效性  

  4.1 包装保护,保证药品的有效性药品在生产、运输、贮存与使用过程经历较长时间,由于包装不当,可能使药品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使药品减效、失效、产生不良反应。药品包装的保护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 阻隔作用,包装能保证容器内药物不穿透、不泄漏,也能阻隔外界的空气、光、水分、热、异物与微生物等与药品接触;

  ② 缓冲作用,包装可防止药品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免受各种外力的震动、冲击和挤压。因此,药品包装应将保护功能作为首要因素考虑,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及疗效。笔者调查发现,某厂家生产的维生素C注射液未采取避光包装(如包装盒内衬黑纸),导致药品在有效期内变色失效。还有不少厂家有意增大包装容器(瓶或盒)的尺寸,使药品的体积只占容器体积的一小部分,这种做法容易给人错觉,以为较大的包装装着较多的药品。其实,这样做是不合理的,一是浪费了大量的药包材,且增加了贮运的体积;二是容器中药品以外的空间太大,增加了药品相互碰撞的机会,对保证药品的质量极为不利。建议生产厂家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药品包装,充分发挥包装对药品的保护功能,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及疗效。  

  4.2 单剂量包装有利于保证药品的疗效传统的每瓶100片甚至500片药品的包装,一旦开封,药片易受空气中的水、氧及微生物等的影响而变质,造成在有效期内药品减效甚至失效。而铝箔或塑箔的单剂量包装,减少了分装及调配过程的污染,有利于药品质量及疗效的保证。  

  5. 药品包装与用药的经济性  

  用于药品生产的原材料、动力、生产人员工资等费用构成该药品的成本。包装费用是药品成本的一部分,其所占比例应适当,应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及包装材料的特性,综合考虑成本价格因素,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包装直接影响患者用药的经济性。对需长期使用的药物如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等,采用玻璃瓶装比铝塑单剂量包装更合理,节省费用。对于儿童退热药如某些滴剂或口服液,每瓶15 mL甚至100mL,低热不必用,高热时才使用,有的用1或2次就退热,剩下的药液时间长了只好丢弃,造成药物资源的浪费,故单剂量包装更合适。

相关资讯

  • 没有油墨也可印刷 这是怎么回事

    无论何种印刷方式都离不开油墨,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固有观念,而无墨印刷技术无疑将打破这一观念,如果真能够实现,这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印刷技术。业界曾经出现过有关无墨印刷技术的介绍,笔者最近在查阅专利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有关“无墨印刷设备”的专利,因此对其产生了…

    2025/7/13 8:36:17
  • 玻璃印刷中 丝网印刷和UV印刷工艺特点对比

    在玻璃行业,在玻璃上印图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丝网印刷,一种是UV印刷。玻璃丝印是按客户的图纸制作网版,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玻璃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网版是用电脑绘制的图案打印成菲林、然后使用菲林和感光胶等制作而成。图案和文…

    2025/6/18 8:03:36
  • 2025年1—3月份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利润下降5.4%

    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情况。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按可比口径计算)。  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99.5亿元,同比下降1.4%;股份制企业实现…

    2025/5/17 8:32:51
  • OLED面板可以印刷出来 巨头们纷纷点赞

    最新的消息:LG和三星要在2017年投入建设“印刷OLED”面板示范线。如果这一计划落实,这将是OLED向大规模普及迈出的关键一步……  但是,等一等!为什么又出来了一个叫做“印刷OLED”的新东西呢?这是一种新的显示技术吗?过去5年,OLED“就要来了”的宣言已经听得耳朵…

    2025/5/14 8:03:38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