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塑料袋,告别“白色污染”,是人们的一大梦想,如何才能真正告别塑料袋,不妨“施夷之长技”,让我们来看看爱尔兰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以前在爱尔兰,常常能看到塑料袋挂在树上或飘在空中,有人甚至戏称之为“国旗”,然而现在,塑料购物袋正从爱尔兰的大街小巷、公交地铁、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消失,真正迎来了“后塑料袋”时代。变化来自于5年前,2002年,爱尔兰正式实施对使用塑料袋征税举措,消费者所使用塑料袋均需交付额外费用。
爱尔兰“塑料袋有偿使用”的形式是收税,收税的主体是国家,以税的形式,不仅加大了消费者使用塑料袋的成本,而且从法律上施加了强制性,让消费者和商家只能接受,不能规避。
收费(税)主体不同,还会带来一个不同的结果。收费主体是商家,则纯粹为商家谋利,而收税主体是国家,则能由国家保证“羊毛出在羊身上”。在爱尔兰,政府利用征收的塑料袋税,来增加环保与清洁项目。
而且,爱尔兰的“禁白”举措针所对的不仅是消费者,还有商家。由于强有力的环保政策,这里已没有塑料袋制造商或加工厂,零售业主也没有选择的余地。爱尔兰的环保政策明确规定,为消费者承担塑料袋税费属非法。
在爱尔兰,塑料袋已经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使用塑料袋在这里并不违法,但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不接受、不欢迎的氛围,也就是说,“拒白”在爱尔兰已经成了时尚。
总结爱尔兰的经验无非三点:一是国家征税;二是“禁白”既针对消费者,也针对商家,商家生产、提供免费塑料袋的成本极高;三是营造社会氛围。若能这样,我国也必将迎来真正告别塑料袋的一天。
相关链接:
6月1日起全国根本上免费提供塑料袋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限止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塑料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应根本上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