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限塑令”下,塑料袋需求量的减少,另一边则是国家对于合格塑料袋规格的改变使得生产企业的成本上扬,利润被不断压缩。
有二十多年塑料生产经验的尤先生告诉记者,按照“限塑令”规定,生产厚度大于0.025毫米的标准塑料袋,成本将大幅增加,但利润却不高,这让不少塑料袋生产企业举步维艰。据了解,去年原材料聚乙烯的价格为13000元/吨,现在16000元/吨,以前,企业生产1吨(约20万个)超薄塑料袋,成本在1万元左右,利润率为 2%。符合规格的产品的厚度增加,100个塑料袋就达到为1.4斤,成本将增加一倍,而且由于需求量不大,企业甚至没有任何议价空间。此外,“限塑令”还明确要求,购物袋必须在表面印刷“可回收”等字样,印刷设备及后期印刷费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记者在多家工厂提供的样品上看到,目前符合规格的塑料袋已经印刷上厂名、承重、厚度等可以证明塑料袋“身份”的信息,有部分厂商表示印上厂名是“很大的风险”,因为不合格将被严查,他们更愿意接受以前的方式生产。企业转型前景渺茫
据国外经验,推行有偿使用制度将使塑料购物袋的总体使用量减少2/3左右。专家分析认为,此次“限塑令”的颁布实施,将使国内一半左右的塑料袋生产企业受到直接影响。“限塑令”施行前,占据全国70%市场份额的遂平华强塑胶有限公司倒闭,此外,有关消息显示,泉州龙头山纸塑有限公司早在今年年初就办理了工商注销手续。
为了应对限塑令,大部分的企业选择了整改。“转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先生表示,镇上大部分的企业还在硬撑,政府方面也还处在调查当中。对于转营生产无纺布袋的趋势,镇上厂商表示曾做过市场调查,发现现在介入的企业太多,而且无纺布购物袋的生产成本较塑料袋高出许多,而且其降解期一般在90天左右,一旦发生存货积压,无纺布袋将自行降解而变成一堆废品,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
此外,记者发现,不受限塑令限制的某些企业服装、茶叶的包装或者纸巾袋成了部分企业的转型目标,但是这些企业也不无担忧,面对诸多竞争,他们是否还有空间,而机器设备的投入何时能收回也是个未知数。相关链接:“限塑令”下塑料袋使用量大减
昨日,记者在上海几家大型连锁超市看到,在“限塑令”下,到超市购物的人们,80%以上自带购物袋。据记者在超市收银口统计的数据显示,在采访的50位购物者中,有41位是自己携带购物袋,有的是商场赠送的购物袋,有些是事前在超市购买的。
当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消费者表示,在刚刚宣布停止使用免费购物袋的消息时,还不太习惯,但是现在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购物方式。便利店使用塑料袋的情况要比大型超市好得多,某便利店营业员告诉记者,“现在塑料袋的使用相当的少。”
但是,像菜场等地方还在普遍使用塑料袋。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