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距离彻底抛弃白色污染的梦想还有多远?在“限塑令”实施40多天的日子,记者近距离观察限塑日子里的消费者如何适应,商家怎样调整,生产企业能否面对或者危机或者商机作出明智抉择?
走进无塑的日子,全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路也许会更长。
餐馆书店服装店建材店也“限塑”
本报讯 前天,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和工商总局公布了限塑令相关补充意见,明确将餐饮店等零售服务场所纳入“限塑令”适用范围。
这意味着有色厚袋冒充食品用袋、商家大派免费环保袋、手撕袋上打孔变手提袋等行为也被紧急叫停。
此次补充规定其实是将“限塑令”实施的范围明确扩展到餐饮场所、书店、服装店、建材店等。
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表示,根据补充意见,今后无论是盛装水果、蔬菜、生肉还是熟食等食品的手撕袋,除了不得具备提携功能外,都必须按照食品塑料袋的要求提供给消费者,即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塑料袋上除了企业信息等外,还必须注明“食品用”、“QS”等标识。
菜篮子重出江湖 环保袋招摇过市
“限塑令”实施至今已有40余天,消费者开始习惯“限塑”或“无塑”的日子:随身带环保袋,买菜甚至提着菜篮子,东西少时用手拿。据称,全国超市商场的塑料袋使用减少了80%—90%。
在万佳商场里,记者看到,买好鞋的李小姐从手提袋里拿出一个折叠的环保袋。“袋子折起来占的地方不大,随身带着,挺方便的。”她说,此举不仅是为了省下每次买塑料袋的几毛钱,而是“限塑令”实施以来,媒体的报道和身边人的议论,让她知道了限塑对于环保的重要性,她愿意为环保做一点事情。她说,公司的同事大多随身携带环保袋。
在百佳超市,就专门设有无塑料袋快速通道,收银台附近挂着宣传限塑和环保的纸旗。
一直被称为限塑盲点的肉菜市场,40多天以来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专家推算,农贸市场塑料袋的使用量已经减少了50%。
在南岗街生活区肉菜市场,早年的菜篮子“重出江湖”。买菜的刘婆婆告诉记者,她现在每天买菜都会带上菜篮子。“青菜啊什么的就直接放篮子里,但是鱼肉还是要用袋子装。”
在该市场,记者看到很多档主备有塑料绳,用来给顾客捆菜用的。档主黄先生说,自己卖菜都会提醒顾客少用塑料袋。
记者在一德路批发市场了解到,限塑以来,大多数胶袋厂销量骤减,而环保袋的销售则日益火爆。一店主告诉记者,店里的塑料袋设计其实也不错,但是购买的人还是少了。
相对于可以反复使用的加厚塑料袋,消费者还是青睐于无纺布的购物袋。虽然价格会高出几倍,但可以利用的次数无疑更多。而无纺布由于焚烧无污染等特点,也更加环保。
记者在网上输入“环保袋”一词进行搜索,瞬间,色彩各异、琳琅满目的各色环保袋映入眼帘。网上有着很多专门销售环保袋的专卖店,各种环保袋设计大赛也在展示着环保风潮的新元素。记者在一德路批发市场看到,环保袋种类繁多,颜色、尺寸、风格各不一样。
广州奥奇环保袋公司的职员告诉记者,现在环保袋的印刷工艺更精良,制作出来的环保袋更精美。该公司为客户设计的环保袋风格各异,但有一个趋势就是偏向于个性化设计,同时也偏向于手袋设计。由于环保袋放在手袋里多少有些不便,直接设计成手袋的环保袋更受欢迎。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塑料生产企业有6万多家,但真正上规模的只有1500多家。其中靠生产薄型塑料袋的企业占了半数以上。业内人士指出,“限塑令”的实行,无疑是一场塑料包装行业的大洗牌,起码有1/3的企业会被淘汰,1/3会转产。
另有专家指出,“限塑令”并不等于限制塑料包装行业的发展,环保门槛的提高,有助于有技术、有实力的塑料袋生产企业转型与升级。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副会长介绍,一半以上的塑料袋生产企业都停产或者已经处于半停产状态,但有生产许可证QS及编号,手续齐全的企业效益却比较好。
广州市某大型胶袋厂李小姐告诉记者,该公司的效益在“限塑”前后基本上没有区别。因为他们本来就不生产超薄的塑料袋。
环保袋生产状况如何呢?记者电话采访了多家环保袋生产厂家,他们表示,“限塑令”实施至今,企业的销售量涨幅不大,或者根本没有变化。
广州利民环保袋公司告诉记者,他们的销售额与限塑之前相比,看不到什么大的变化。广州奥奇环保袋公司称,业绩有一定的上升,但是涨幅不大,在10%左右。
环保袋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了,为什么厂家们的销售额增加不大呢?那些增加的环保袋由谁提供呢?记者在采访环保袋制作设备供应商的过程中得到了答案。
广州力劲超声波机械公司是一家供应环保袋制作设备的企业。该公司陈小姐称,从限塑开始以后,几乎每天都会有人前来询问环保袋制作设备的情况,各个行业、各个城市的都有,有寻求转型的塑料袋生产企业,有想创业的个体户。“业绩肯定是有上升的,具体数据没统计,但是每天来看的人那么多,证明感兴趣的人多了,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肯定也在增加。”
记者采访了其它几家环保袋制作设备提供商,得到同样的答复。由此不难看出,由于“限塑令”的推广实施,环保袋的需求量增多,很多个人和企业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进入。环保袋生产企业在一个月内增加不少。蛋糕增大了,但是分割的人也更多了。
董金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纺布环保袋的市场已经饱和,商家要谨慎进入。
限了超薄塑料袋 超市连卷袋激增
“限塑令”实施以来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是一个多月来,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连卷袋使用量激增
一纸“限塑令”禁了超薄塑料袋,但超市的连卷袋不在限塑之列。于是有些消费者有事没事就顺手牵羊,扯走几个连卷袋,当作购物袋使用。很多超市表示,
限塑之后,营业额没有变化,但连卷袋的使用量却在大幅增加。连卷袋代替了塑料购物袋,使得限塑“扑了空”。有超市已经对此有所管制,如在连卷袋摆放处贴告示“请不要多拿”或者让收银员提醒顾客等等。
借限塑之名多收费
“限塑令”规定使用塑料袋需要收费。很多不属于限塑范围的商家也借机对提供的塑料袋收费。在补充意见公布之前,有市民投诉,某餐馆在为顾客打包时收取塑料袋的钱。更离谱的是某食品企业本来是用纸袋包装的,限塑之后却将食品袋变为塑料袋,趁机收取费用。
限塑之后服务缩水
有顾客称,限塑之前,超市的收银员都会帮忙理货装袋。现在,很多顾客用自己的环保袋,收银员就不装袋了。收银员则表示,一个环保袋往往不好装,如果挤坏商品还要收银员自己埋单,所以不再为用环保袋的顾客装袋。
有市民表示,鞋店在售鞋时连卖鞋的纸盒也不提供了,消费者只好购买店家提供的购物袋。
搞不清谁来执罚
“限塑令”对于违规的企业和个人都有罚款的规定。但是可以执行罚款的部门有工商局、质检局、物价局等,处罚的力度视情节轻重也有大有小。一般的市民搞不清由谁来执罚。
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董金狮介绍说,生产领域的处罚由质检局进行,流通领域由工商局执法,涉及到价格问题的时候由物价局执法。具体处罚的力度“限塑令”里有明确的规定。
不良商家钻空子
“限塑令”实施40多天以来,由于执法力度偏小,开出的罚单并不多。已经有企业认为风声已过,又开始准备“大干快上”了。另外,一些经销商为了节约成本,在争取到一些合法生产商的资质证明和样品袋后,就去找其它不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生产塑料袋。
■相关链接
看看国外如何“限塑”
据专家统计,中国“限塑令”实施以来,塑料购物袋的总体使用量减少了约三分之二。其实,早在中国限塑之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就开始想办法抑制“白色污染”。让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有些什么妙招吧。
提供塑料袋将被罚款
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的利夫拉皮兹,是北美首个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的城镇。在这里,消费者购物需自带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所有购物场所不得向顾客提供塑料购物袋,违反规定者将被处以最高达1000加元(约合989美元)的罚款。
使用环保袋替代塑料袋
美国旧金山市议会2007年3月27日通过法案,要求超市等零售场所禁用普通塑料购物袋。旧金山成为美国首个对塑料袋下禁令的城市。法案生效后,商店还可以使用能进行生物降解和还原处理的塑料袋,如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塑料袋。
对塑料购物袋收费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很多独立超市现在对塑料购物袋收费,同时还规定消费满一定金额可以免费获得可重复使用的购物篮,与中国的“限塑令”很接近。
商店都要缴纳回收费
德国的大多数商店让消费者自行选择是使用塑料袋还是帆布或棉布购物袋。但不管顾客是否使用塑料袋,所有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的商店都要缴纳回收费。
奖用旧购物袋的顾客
英国一些大型超市和零售连锁店,会向重复使用旧购物袋的顾客提供奖励。
鼓励生产绿色购物袋
瑞典政府鼓励塑料袋生产商开发更环保的绿色购物袋,国内两大超市连锁店都向顾客提供纸袋和可重复使用的布袋。
将设置塑料袋回收箱
纽约市议会在1月10日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各大商场和连锁店回收和循环利用塑料袋。
新法案规定,向顾客提供塑料袋的商店,必须在商店内的显著位置设置塑料袋回收箱。商店还必须确保,他们提供的塑料袋上印有敦促顾客将塑料袋返还商店的提示。这项法案将在纽约市长签署后6个月生效。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