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纸厂环保成本的增加,许多小产能纸厂因此关停,对纸张供应造成一定影响。造纸业是导致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这也是国家对造纸企业格外关注的重要原因。
2007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了《造纸产业政策》,严格限定造纸业未来新上产能规模。该政策严格限定2010年的产能为9000万吨,相当于2008年至2010年年复合增速6.98%,并对新建、扩建制浆造纸项目单线生产线的起始规模作了明确规定,年产30万吨以下新闻纸造纸企业全部被淘汰出局。“山东造纸厂生产的纸张辐射全国,此次全国节能减排,关闭了1000家中小产能纸厂。” 张先生如是说。
二是目前国际市场进口纸浆供应量十分紧缺,依赖进口的高档纸张原材料成本增加。在我国目前的纸业生产链中,废纸是造纸的主要原料,纸浆消耗中废纸浆占59%。由于国内回收废纸技术与能力比较低,大部分依靠进口废纸浆为主,占总量的45%以上。
我国进口的废纸大多数来源于美国(下称美废),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废价格从2007年开始一路上涨,2007年上半年,美废报价最低时还只是每吨160美元,截至2008年1月底,美废8号(特级旧报纸,供脱墨用,经过拣选且不受潮的废报纸)报价已达到每吨250美元。
为何美废价格会上涨?张先生分析说,除受美国本土金融危机影响外,国内对新闻纸需求量增加也是重要原因。新闻纸的生产成本中,废纸成本占总成本的60%至70%。在美废连续总供应量持平的前提下,国内对新闻纸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供不应求,从而推高了市场价格。
三是水、电、煤、化工原料等价格都在上涨。除原材料价格上涨推高纸张价格外,纸张生产的长链条也让其成本一再叠加。从切片、蒸煮、纤维漂白到成纸出炉,一张纸经历了形变、质变,也经历了价变。“拉木材的汽车还未进厂门,纸张成本就已经开始计费了。”张先生说,首先在纸浆变成纸张过程中,必须应用煤发电或产生蒸气来完成加热及烘干等工序,而煤、电的提价,使这一环节的成本不断增长。其次是纸张要成形必须添加许多化工原料,而目前化工原料成本也比以往有大幅增加。此外,在运输环节中,纸张到站、站台叉车调度等环节都需要用油,油价的上涨提高了纸张运输的成本。
四是年初雪灾对南方森林资源造成了破坏性影响,造纸用林木遭破坏。用于纸业生产的林木,负担着科研、选苗培育费、林木生长周期成本费和人工费等成本压力。而自然灾害的影响,使这种压力再次加大。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