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无偿塑料袋现象又露头
近一段时间,鹤城晚报编辑部时常会接到这样的举报电话:在市场购物时,业主为熟人免费提供廉价不合格的塑料袋,对陌生顾客则提供有偿塑料购物袋。
对此记者暗访了一段时间,发现确有其事。有的集贸市场、小卖店和一些街头小商小贩的摊位上,摆放的有偿塑料购物袋只是应付检查,真正卖货时,都从隐藏处拽出不合格的塑料袋无偿提供给顾客,有的卖熟食的摊位更是偷偷使用明令禁用的超薄塑料袋。而各大超市商场对于“限塑令”,执行情况一如既往。
“限塑令”从6月1日起执行,市包装管理办公室牵头、市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和环保部门联合组成的执法组,在“限塑令”实施前后进行多次检查,以促进“限塑令”的执行。
“限塑令”实施后的一个月内,经过联合检查组多渠道的大量宣传及不定期的随机检查,市场执行“限塑令”情况良好。但7月份以来,无偿提供使用不合格塑料袋现象渐渐抬头。“销声匿迹”一个月的不合格及超薄塑料袋又“卷土重来”。
家住阳光名宅的张大爷是一名退休人员,对于“限塑令”,张大爷举双手赞同。6月份,刚实施“限塑令”,各商家都按规定提供合格有偿的塑料购物袋。上街购物时,张大爷拎着布兜,虽然有些不方便,但张大爷仍然很高兴。但进入7月份以来,张大爷发现,一些小商小贩们变戏法似的又恢复提供不合格的塑料袋,而不少购物者乐得接受。张大爷对此感到气愤却又无可奈何。
对于指向商家的谴责,商家们感到委屈: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对我们有利,但要掐住生产销售不合格塑料袋的源头。有人生产就有人卖,有人卖就有人买。如果有偿提供塑料袋,顾客就会买别人的货,因为有人在提供无偿塑料袋。
对于市场上使用不合格及超薄塑料袋抬头现象,市包装管理办公室的董安主任解释道:“限塑令”的实施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及自觉是首要环节,其次是掐断黑加工厂的生产源头。但这都需要时间。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