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和工商总局于7月10日公布的“限塑令”的补充意见,10月1日起无论是盛装水果、蔬菜、生肉,还是熟食等食品的手撕袋,除了不得具备提携功能外,还必须注明“食品用”、“QS”(质量安全)等标识,标上厂名厂址以及生产企业的许可证和编号,并按国家相关规定向消费者免费提供使用。现在,宜宾城区和各区县对该补充意见执行情况究竟如何呢?晚报记者分赴各地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从今年6月1日开始全国范围内施行“限塑令”,到10月1日补充意见实施,“限塑”正逐步在更广的范围内影响着百姓的生活。如今,各大超市已然成为“限塑”主力军,服装、餐饮等更多零售场所也逐步加入“限塑行列”,然而集贸市场的超薄塑料袋却仍在大行其道。
超市 仍在使用无标识手撕袋
在宜宾各中小型超市,销售员对于停止使用空白手撕袋的规定基本上不知道。而大型超市如沃尔玛、绿源、家和等有QS明显标识的手撕袋,但将手撕袋当作购物袋使用的现象仍频频出现。
宜宾市工商和质监部门有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国家进一步规范手撕袋,一方面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想以这种手段限制手撕袋的使用量。下一步,工商部门将与相关部门配合,对超市提供的手撕袋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顾客仍在钻“空子”———把免费的手撕袋当作购物袋来使用。“限塑令”实施后,因塑料袋要花钱买,许多消费者就将要买的物品分装成多个手撕袋,直接拎回家。在沃尔玛底楼超市,一位买水果的顾客在选择最大号的手撕袋装下水果后,又将其他小件物品分装进5个手撕袋。当记者询问时她说,不用花钱买塑料袋,直接用手撕袋就可以了,还更干净,可以直接放冰箱。一超市营业员告诉记者,自从限塑令出台后,超市手撕袋的用量比“限塑令”实施之前增加了两倍,人多的时候,厚厚的一卷手撕袋,一会儿功夫就被撕完了。
“限塑令”之后,手撕袋扮演着塑料袋的角色。
大型超市 “限塑”积极行动
在以往相当长的时间里,塑料袋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是,塑料袋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不容忽视。它的回收价值较低,成为有目共睹的“白色污染”。
在此社会背景之下,“限塑令”自6月1日起正式实施。即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宜宾城区的大型超市在“限塑”当天就作出反应,推出了无纺布购物袋。
6月1日上午,记者走访城区各大超市发现,叙府商城底楼绿源超市的收银台及卖场入口处,都有有关“限塑”的醒目标识和有偿使用塑料袋的明码标价。同时,家和以及当时的大观楼商场等大型超市也迅速行动起来,参与到“限塑”队伍之中。如今,几个月过去了,进入超市购物的市民已开始习惯自带购物袋或掏钱买购物袋。
集贸市场 依然是“限塑难点”
如今,“限塑”已过去快5个月,集贸市场依然是“限塑难点”。
日前,记者在城区各大农贸市场看到,无论是卖菜的摊贩,还是买菜的市民,基本上仍在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就连买一个5毛钱的包子,商家也会免费提供一个一次性塑料袋。
记者走访城区匡时街市场、集义街市场、童子街市场等多个集贸市场发现,免费的超薄塑料袋仍在“招摇过市”。
“过去同样规格的小塑料袋2块钱一把,一把有百十来个,现在却要3块5,甚至4块钱。”一名菜贩向记者诉苦,“限塑令”之初,为了对顾客有袋提供,他购进了一些便宜的超薄塑料袋,而卖塑料袋的商家也趁机涨价,涨幅根据塑料袋规格大小在1—3倍不等。
在各农贸市场,很难看见有提菜蓝子购物的市民。李女士说,她是上班族,下班路过菜市,顺便买一些菜回去,想到菜贩都要为顾客提供免费的一次性塑料袋,自己也就没准备。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次性塑料袋有禁不止是因为它价格低廉,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一位购买一次性塑料袋的大娘讲,她家住在八楼,每天产生的日常生活垃圾就有两大袋,没有一次性塑料袋,生活垃圾怎么处理?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与这位大娘有同样想法的市民占了六成以上。
记者在城区各集贸市场了解到,自实行“限塑令”以来,超薄手提塑料袋的价格已全部上涨,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但价格仍然低廉,平均每个不足3分钱。在各农贸市场,均有1—2个在成捆销售一次性塑料袋的商户。在西郊批发市场,也有两个商铺在经营批发一次性塑料袋,而且生意都不错。当记者问及销售一次性塑料袋的商家从哪里进货时,老板总是闭口不谈。
工商 限塑是长期的过程
据翠屏区工商局市场科负责人表示,自6月份“限塑令”实施以来,他们就先后进行了宣传和执法检查,现在“限塑令”对于戎城的商家来说都已知晓,大部分超市都执行了让消费者有偿使用达到一定程度厚度的塑料购物袋,而集贸市场实行起来难度较大。消费者对塑料袋的依赖是长期形成的,从购物到扔垃圾都离不开塑料袋,集贸市场执行难,塑料袋使用的暂时反弹也是正常的。
有关人士认为,从消费者自身来说,需要改掉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用环保的纸袋子、布袋子来代替塑料袋,增加对塑料袋的循环利用次数。超市、商场方面可以采用保鲜膜代替塑料袋,专人看管严格控制手撕袋使用量等方法限制消费者对手撕袋的使用。企业应该从生产链下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不断开发具有增长潜力的新领域、新产品。大力发展绿色包装产品,加大技术开发的力度,同时做好塑料包装材料和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工作。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制定配套措施,完善监管部门的执法依据和处罚标准,加强“限塑令”在实际操作中的约束力。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