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救房市”,是“增信心”
《意见》一出台,即带来疑问:“政府是不是要大规模介入房地产开发,拯救低迷的房市,抑制房价的下跌?”
省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颜廷标认为,新政的出台,与其说是救房市,不如说是增信心。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对应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无疑将起到积极作用。
颜廷标分析,《意见》的主要思路是通过减免税费,降低购房者的交易门槛,从而刺激消费,活跃市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同时,《意见》中政府投入60亿元,增加对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实物配租比例,说明政府将斥资购买一批闲置房或经济适用房,作为实物廉租房的房源。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房地产市场、增强消费者信心。
房地产业由于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近年来,我省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每年增幅在20%以上,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1.7%,但是低于全国18%的平均增幅。省建设厅住宅与房地产处处长桑卫京分析,我省房地产市场与发达省份相比,发育还不够充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制订引导房地产投资和消费的政策。
有关专家认为,《意见》出台对楼市的刺激,肯定会影响到建材、装修等更广的产业层面,对整个经济形势也会产生影响,政策的出台会加大房地产的内需和投资,这将对经济产生带动作用。
降低房产交易成本和门槛
颜廷标认为,作为省一级政府,在调控权限范围内,《意见》鼓励购房的政策措施已经很到位。除了全面贯彻国家政策,减免住房交易税费、调整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外,河北省还结合实际,对购房者给予最大的优惠,为活跃房产市场提供便利。
———减免相关税费,降低购房者交易成本。颜廷标认为,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转手交易时缴纳营业税的年限由之前的5年降为2年(含2年),对活跃房产交易,加快资本流动有刺激作用。对个人转让住房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设区市、县(市、区)留成部分进行财政补贴的政策,可以直接让购房者受益,鼓励居民在政策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把购房的意愿变成现实。
———降低购房贷款门槛。颜廷标特别指出,在公积金贷款的使用上,《意见》有较大突破。
《意见》规定,对未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购房人,由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且未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职工(不少于2人)提供担保,可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颜廷标认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人群大多在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单位,很大一部分人群由于没有缴存住房公积金,享受不到公积金贷款购房的优惠。此项举措的出台,无疑扩大了贷款覆盖的范围,而且“由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且未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职工(不少于2人)提供担保”的要求也并不复杂,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附加政策鼓励购房。颜廷标对《意见》中“各设区市、县(市、区)可结合当地实际,为购买商品住房的外地购房者办理当地城市户口”的举措叫好,他说,在我省强力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按照我省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至1.5个百分点计算,意味着每年将有100万左右的人口从农村转入城市,这部分人口必然有购房需求,再加上办理城市户口的鼓励政策,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房价走向尚需观察
对于人们关心的房价问题,无论是学者还是官员,都表示不好预测,有待观察。
曲俊义介绍,政府出台《意见》时,就本着不越位的原则,要按照市场规律,主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政府直接对房地产进行投资的措施也仅限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棚户区(危陋住宅区)改建等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方面。“房价到底还能降多少?我想能在房价的最低点买到房子的人并不多。”颜廷标分析,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香港的房价跌幅最高达到40%。目前,我们的经济形势、金融形势比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情况要好很多。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需求还比较大,只是政策出台的效应显现还需要一定时间。
“房价不是降得越低越好。”在日前召开的2008年省会房地产高峰论坛上,国内知名经济学家赵晓说,受成本的制约,房价回落存在一定的难度。从经济学角度看,如果真的把房价降到大家都认为可以接受的程度,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普通人还是买不到这个房子,因为海内外不同身份的投资机构会闻风而动,抢占市场先机,大量购买。
颜廷标对此观点表示认同。他认为,房价跌得过低,使整个经济陷入低迷,会对百姓就业、生活、保障等各方面带来不利影响。(记者闫锐)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