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的主要优点是:印刷工艺和设备已经发展得很完善,配套的原辅材料也已经完全成熟;印刷质量好,成本较低。已经被国内外印刷企业所接受。目前,胶印在国外基本上占印刷总额的一半以上;在我国,书刊、报纸印刷几乎已经100%的胶印化了。在包装印刷中已经引进胶印机800多台,不少企业不仅增加了不少胶印机,而且还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多色胶印机。胶印量也已经占到60%左右。胶印印刷在包装领域同样占有主导地位,无论国内国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胶版印刷所占的比例可能降低,但其主导地位不会改变。胶印主要用于纸基材料的印刷,在塑料薄膜上印刷则有许多局限。单张纸胶印机印刷幅面可以变化, 比较灵活;目前绝大部分卷筒纸胶印机的印刷幅面是固定不变的,其应用受到局限。随着技术的发展,卷筒纸胶印机也在不断改进。现在已经研制成功可以改变印刷幅面的卷简纸胶印机,同时又研制成功无缝滚筒的卷简纸胶印机,这种卷筒纸胶印机的印刷滚筒是无缝的,在这方面已经和卷简纸凹印机相同了。
胶印机还在印刷功能上不断改进。经改进和加装部分部件,就可以印刷瓦楞纸板。经改进和加装UV干燥装置,就可以印刷UV印件。胶印用水性油墨不久也将进入实际应用,这将是胶印的又一个进步。
凹印有待降低成本
凹印墨色饱满有立体感,在各种印刷方式中印刷质量是最好的,并且印刷质量稳定,印版寿命长,适合大批量印刷。凹印可印刷极簿的材料如塑料薄膜,但凹印制版复杂、价格高,其含苯油墨污染环境,这两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凹印的发展。特别是大批量印件的减少、短版同时要求低价的印件大量增加使凹印不断丢失市场。国内外专家都认为,凹印在印刷领域所占比重将逐年下降,即使在包装印刷领域也呈下降趋势。
在美国的软包装印刷市场,凹印只占10%,并在不断下降。在我国的软包装印刷和烟盒的印刷中,凹印占有重要位置, 已引进凹印机200多台套。某些地区引进凹印机过多,造成生产能力过剩,这是在我国的特殊情况下形成的。
由于技术的进步,凹印机也在不断地改进发展。凹印版计算机直接制版(OTP)的应用和凹印用水性油墨的逐步推广,使凹印工艺的两大难题逐步解决。随着凹印重要问题的解决,是否会扭转凹印工艺的下降趋势,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柔印将成为主流
(一)柔印的主要优点
1、设备结构简单,易形成生产线。在胶印、凹印、柔印等印刷设备中,柔印机是结构最简单的。因此,柔印机的价格相对较低,印刷企业设备投资少。目前,绝大部分柔印机都与烫金、上光、裁切、分切、模切、压痕、打孔、开窗等加工工艺联成生产线,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应用范围和承印物广泛。柔印几乎可以印刷所有的印刷品和使用所有的承印物,特别在包装印刷中的瓦楞纸印刷有独到之处。
3、广泛使用水性油墨。胶印、凹印、柔印三大印刷方式中,只有柔印目前广泛使用水性油墨。无毒无污染,对于保护环境有利,特别适合包装印刷。
4、成本较低。柔印成本低在国外已经形成广泛共识,在国内还有争论,主要是目前国内柔印所使用的柔印机、柔印版材、柔印油墨绝大部分依靠进口,由此形成的成本较高。而胶印和凹印在这方面的成本相对较低。随着柔印设备及其版材和原辅材料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其成本会逐步降低。
(二) 柔印在国内发展较慢的原因及如何加快发展
1、走出认识误区。 目前国内的柔印机.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基本上都属于中低档产品。再加上国内柔印工艺目前仍不完全过关,其印品当然属中低档,不少人拿这些印品和较高档次的胶印、凹印印品进行比较是不合理的。国外的经验早已证明,柔印完全可以印刷高档印品,但必须有相应的设备和相应的版材、原辅材料以及成熟的工艺和高水平的操作者。柔印虽然印刷范围广泛,但并不是一台机器什么都可以印刷。它和其它印刷方式一样,每台机器都有特定的印刷范围,即使某一特定范围的柔印机也有高、中、低档次之分。这是首先应解决的问题。第二应该充分发挥柔印的特长,而不是用它和其它印刷方式做比较。不能不管设备档次、原辅材料和印刷工艺是否成熟,盲目地去和其它印刷方式比
较。第三,应该认真分析目前柔印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第四,对质量的要求应适当。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不同的要求,同样,对印刷质量也有不同的需求,特别是包装印刷。不管需要与否.都要求高精细印刷,恐怕是国内过分包装的表现之一。我国柔印发展较晚, 目前约占包装印刷的5%左右,应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柔印版材和原辅材料国内本土化生产任重道远:目前仍然大部分依靠进口,这是加大柔印成本的重要原因。应该通过与国外合作和我们自己的力量,尽快提高柔印版材和其它原辅材料的本土化生产:和质量问题,以解决目前大量进口而使柔印成本高的问题。成本问题是柔印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3、尽快解决柔印的标准化、数据化问题。尽管柔印的变量较多,实现标准化、数据化比较困难,但我们应该在不断总结使用较好的企业经验基础上,将不同印品的各个印刷工艺过程的操作程序、选用的数据进行优化,形成共识。先形成企业标准,再逐步形成行业标准。柔印涉及多种不同的承印物和油墨,我们可以逐个形成不同的标准,不解决这个问题,柔印大量生产和稳定可靠就难于解决。
4、尽快培养合格的柔印制版、印刷人才。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