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灰楼”落成石碑镶于其正门左侧的墙壁上。石碑为汉白玉质地,宽50多厘米,高70多厘米,碑面刻着:“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十一月一日开工 三十年九月三十日竣工 建设总署”的字样,字为楷书、繁体。据此推算,“小灰楼”建筑年代应为1940年。
“小灰楼”因表面呈灰色而得名。这里曾经是日伪华北建设总署石门河渠工程处;1945年日军投降后,做过国民党先遣军司令部;1947年11月石家庄解放,成为首届中共石家庄市委办公驻地,后移交给晋察冀边区银行使用。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从西柏坡迁至“小灰楼”。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这里正式挂牌宣告成立。同日,我国第一套人民币在这里诞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至北京,上世纪50年代,“小灰楼”移交给当地驻军使用。
2001年,“小灰楼”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0月,人行石家庄支行收回“小灰楼”使用权,筹划恢复原貌,拟建成人行总行旧址纪念馆和河北钱币博物馆。2008年6月,“小灰楼”维修工程开工,预计年底主体完工。
来源:河北日报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