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河北某大学大四学生小刘明年毕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签订带有试用期的合同不可避免,但他不知道《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是如何规定的?如果公司只给自己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是否合法?法律有无关于试用期劳动报酬的法律控制手段?
河北邯郸十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殷清利解释说,按我国《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试用期的约定必须出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意思表示。
■签了劳动合同才能约定试用期
如今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劳动者时,经常会要求劳动者先签订试用期合同,试用合格后再签劳动合同。从《劳动合同法》第17条及《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条来看,试用期属于劳动合同双方协议的约定条款,可以约定,也可以不约定。而约定的试用期应该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即只有存在劳动合同才可以考虑是否约定试用期,不允许只签试用期合同而不签劳动合同的情况出现。如果出现此情况,按《劳动合同法》第83条规定来执行,即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另外,有的用人单位还存在在劳动合同中仅仅规定试用期,没有约定劳动合同期限。对此《劳动合同法》第19条第4款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即此种劳动合同中所约定的“试用期”仅为劳动合同期限。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控制手段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试用期将不再是“廉价期”甚至“白干期”,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不能随便给。具体来看,《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间劳动报酬的法律控制手段有四点:
首先,从总体上进行法律控制。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其次,从数量上进行法律控制。劳动合同规定试用期的,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再次,通过对试用期无效的法律控制。《劳动合同法》第83条规定,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最后,《劳动合同法》对最低额进行法律控制,规定试用期间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