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的字模表演,展现了古老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神奇魅力。壮观的演出景象倾倒了“鸟巢”内的中外观众,世界也为之惊叹。不过,同样在观看开幕式的荷兰人伯恩特-施奈德斯却另有想法。他写信抗议,声称印刷术是荷兰人科斯特发明的,“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8月20 日《国际先驱导报》)
这篇报道一出,网友们纷纷以无稽之谈、可笑等言论表达对信件内容的不满。相信只是有点理性,国人都会为之愤慨,就笔者看来,这是今年看到的最蹩脚的笑话。可是在愤慨之余,我们也应该警醒和深思:虽然施奈德斯的说法和行为让人“觉得很奇怪,不可理解”。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事实上,西方人普遍认为德国人古滕贝格是“印刷之父”。至于施奈德斯所提到的科斯特,在西方虽有过争议,但已不是主流意见。而只要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在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并由蒙古人传到欧洲。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而我国的胶泥活字印刷书籍出土实物,更是以铁的事实说明,印刷术起源于中国是毋庸置疑的!会出现今天这种情况,首先是中国的泥活字很少,没有大规模应用,当时的活字印刷品也未能流传于世,而古滕贝格发明了印刷设备,机器生产带动了印刷术在西方的广泛传播;另一方面是中国在对外文化展示的工作显然做得不够,没有引起西方人的普遍关注,而西方媒体对古滕贝格发明印刷术的大量报道,自然而然就在西方民众中形成了印刷术起源于德国的认识。
好一个众所周知,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古滕贝格的德国官方网站上却有如此一段话:实际上印刷技术在东亚有着更早的传承,在比古滕贝格出生的公元1400年早好几百年前,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活字印刷系统。这个荷兰哈勒姆市长的算术水平实在是有些让人愤恨。谁是谁非早已明明白白地摆在大众面前,却还写信抗议,也不知这个市长是由于无知还是偏见。其实,西方人很早以前对于中国发明活字印刷就存在质疑,可是在我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试想,如果中国当时就行动起来,加以宣传和保护,也就不会出现今天这种被动的局面了。
施奈德斯的抗议尽管刺耳,但也让国人意识到,世界对于印刷术发源有争议。对此,我们更要积极行动起来,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在国外加强对中国文化、中国文明、中国历史的宣传力度,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申遗、各媒体加强宣传报道等手段,保护祖国的文化遗产,捍卫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多余)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