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近日于天津年画史展上展出的贴在门上的年画
[事件]
据山西省代县有关部门最近几年的相关调查显示,农村图书市场的年画销量正以每年超过10%的幅度在下降。逐年富裕起来的农民生活与逐渐萎缩的年画市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另据报道,天津古文化街是一条极具天津地方文化艺术魅力的风情街,但整条文化街上竟然没有一家“正宗”天津杨柳青年画店,也找寻不见一幅正宗的杨柳青年画。杨柳青年画馆经理张克强称,这主要是受到市场中某些因素的制约。
[热议]
脱节现实市场萎缩
为什么年画市场会出现逐年萎缩的现象呢?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年画价格偏低,而印刷工艺要求高,出版销售部门所得到的利润偏少,所以他们宁肯出书,也不肯出画。二是年画时令性较强,最多红火两个月,而多数是到农历腊月才能真正火起来,如果不能及时销售出去,容易形成积压,又占库房,又占流动资金,不利于图书印刷销售的市场化经营。三是适销对路的年画较少,反映百姓新生活的年画更是难觅踪影,年画上不是“美人图”,就是“财神爷”,许多消费者不喜欢。四是受挂历市场的冲击,一些出版界人士认为,百姓生活提高后同样喜欢挂历。五是传统的贴画方法直接影响了年画销售。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比较明显,早些年,农民住房多数为土木结构的建筑,贴年画时多数用图钉。如今,农民住房多数变成了砖混结构,钉钉子怕在墙上留下“眼儿”,用其他方法又不好贴,所以年画销量就一年不如一年了。
(张改云张美新)
后继乏人处境尴尬
正宗的杨柳青年画之所以没有走进天津最富盛名的古文化街,主要是由于真正的杨柳青年画价格不低。目前古文化街的经营单位往往是中小型经营个体,其资金有限或投入不到位,加之古文化街店面租金高得惊人,一些经营者难以承受。而一些资金雄厚的商家,由于对杨柳青年画缺乏足够的兴趣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展望,暂时还没有介入。
假画猖獗、作品质量良莠不齐是另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一幅仿年画非手绘的《连年有余》与杨柳青年画真品比较,如果不是行家,几乎看不出两者之间的区别,而这两者的差价却在100元左右。假画对于杨柳青年画市场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此外,杨柳青年画后继乏人。杨柳青画社在天津整个西青区有十几家,其中包括杨柳青年画第六代传人霍庆友先生的玉成画社,以及玉成画庄、富贵画店、柳祥画庄等,但真正创作出的年画珍品却屈指可数。相当一部分画作未能体现杨柳青年画600年深厚的文化精髓,因而也就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年画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口传心授”的传授方法客观上也制约了年画艺术的发展。好作品少了,自然会影响市场。
经营“作坊式”,外出展销缺乏良好流通渠道,也是杨柳青年画市场不景气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年画是一种特殊的民间艺术,不太可能形成完全机械化生产,因而也就不可能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外出展销往往是这种经营方式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一条出路。但是,由于跨省份、跨地区的展销要受当地政府审批、税收等因素的制约,小作坊式的年画馆根本没有能力与精力操作实施。
(赵永涛)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近几年来中国年画渐显“疲软”趋向,年画市场日渐萧条。究其原因千种万样。如何让中国年画更好地传承延续下来,尽快让中国年画市场再火起来呢?以愚人之见,让中国年画良好的传承延续并使年画市场红火起来,应坚持几条原则:
古为今用,今为古用,与时俱进。中国年画,应不仅包括“美人图”、“财神爷”、“胖娃娃”等传统年俗内容,也应注入新鲜的时代元素,辟如加入“奥运”、“神七飞天”等时代内容,不断丰富其内涵,使其具现实性和多样性,提升年画内在质量。
推陈出新,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可考虑采取一种新型的、高科技的制作印刷工艺,形成机械化生产模式,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降低生产制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益并改变一古传承的“作坊式”生产方式,提高工艺水平和印刷质量,采取更便捷的工艺,便于新居条件下的张贴和展览。
畅通展销渠道,打击假冒伪劣。各地区加强合作,建立一条良好的、畅通的联合展销渠道,在治安、审批、税收等方面形成统一。同时,各厂家同国家相关部门协同配合,联合执法打假,扫除假冒伪劣产品,保持市场秩序良好。
制定奖励机制,大力培养新人。由国家及相关部门制定有关的奖励机制,建立非物质文化传承专家库,举办或课堂或速成班或专业技术学校,大力培养锻炼新人,让传统文化后继有人,并不断发扬光大,形成规模。(金 达)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