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包装印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网版印刷油墨转移过程的探讨

2018/6/24 23:07:25 人评论

网版印刷的印刷过程看起来非常的简单,一把刮刀一个网而已。但就其油墨传递过程和一般人的观念所认为的要复杂得多,因为网版印刷的油墨在印刷行程中一直是呈旋转式运动的,旋转离心力和刮刀对油墨压力同时发生作用。

    一般精度的丝印不会考虑这些问题。因为理论总是一大堆,但实践可能就只有两三步。不少做得非常好的师傅也可能对这个问题没有深究过。从实践到实践本身也是探索和发展网版印刷技术的一条主要路径。谈网印过程中的油墨转移,我们主要探讨油墨的转移过程和影响油墨转移的关键点,如果换成我们日常印刷要达到的目标的话,那就是如何精确的控制线条和网点精确度,用最佳的参数来实现这一过程。

    首先,油墨是用刮刀从网版印刷面上挤过去的吗,这个问题笔者觉得不是也是。分两种情况。首先扯远一点,胶印,凹版和树脂版技术包括移印的油墨传递过程都是让印刷墨层和印品紧密接触而实现油墨传递的。回过头来我们看一下网版印刷的油墨传递过程,我们也会发现,覆墨刀在网版上网孔中充满油墨以后,我们刮刀刮印的目的也是让网版和印品紧密接触,网孔下端的油墨是在接触印品的一瞬间粘到印品之上的。所以网版印刷刮刀的最主要功能是实现网版和印品精密的线接触,而不是用很大的力将油墨挤过网版的。这是精确控制下墨量的一个理论基础。

    说是的原因是因为网版印刷的的应用行业非常之广,说油墨要挤过网版,以求得到最大的下墨量,最典型的是使用圆头刮刀印刷要达到的目标,它和我们要求精密控制下墨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这篇文章中我把用圆头刮刀的网版印刷当着一个特例来看的。

    这篇文章主要谈油墨的转移过程并和大家探讨如何精确控制墨量的,刮墨角度对网版印刷的下墨量影响很大。国内外公认的最佳刮墨角度是 75度,赛发的观点也是如此。天益油墨周天寒先生在开发金大圣系列油墨的过程中,做过很多的实验来研究刮刀角度硬度和油墨黏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到了很多宝贵的数据。周先生的观点是做油墨一定要将网版印刷的油墨传递过程理解精透,认为网版印刷过程中油墨精确转移是众多因素折中主义的产物。通过实验,可以了解到刮刀角度、刮刀硬度和油墨黏度、油墨切断力之间在刮印这一短暂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会做出有最佳适印力的油墨。笔者觉得天益的观点是正确的,油墨供应商应该考虑到油墨参数是网版印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子系统并进行实验,从网版印刷的全局来看油墨。题外话,我们真的很欣喜的看到近几年国产高端油墨和高端丝网所取得的突破。

    天益提出了刮印过程中的墨压概念。我想跟大家讲一下这个概念,为什么同样的力度,同样刮刀硬度的前提下,同样印速为何出现刮印角60度比刮印角75度下墨量要大呢,实验表明主要是在印刷过程中,刮刀和网布夹角处的油墨是高速旋转的,高速旋转对刮刀侧壁和网布产生了离心压力,在正常网印过程中,不仅有一个让刮刀亲密接触印品的过程,还要和油墨旋转所形成离心压力和平推压力做斗争。墨压的形成区域和压力分布模型显示。同等条件下,刮刀刮印切线处的墨压是刮印角度越大,对网布的墨压相对较小,反之则越大。墨压的形成跟油墨黏度也有很大的关系。油墨黏度适中的时候,旋转离心力就会得到很好的控制,这一过程由高速旋转变成了平推式运动,所以在进行精密印刷的时候,专家的建议是使用黏度较高的油墨。

    在精密线条网版制版过后,往往涂上一层具有极低表面张力的水性特富龙溶液,干燥后只有五十分之一微米厚,并不影响网版参数,但却可以使油墨与丝网的摩擦力降到最低。极低表面张力意味着网版印刷面也有着强的斥油性能,很好的控制了油墨沿网孔下开口的扩散,同时在刮刀高速移动的过程中,高粘度的油墨和润滑网面就在最大限度上改变了旋转运动的形式,而将网孔中需转移的油墨和网版之上的多余油墨在最大限度上减小相互作用,在做精密印刷的时候,油墨黏度对精密印品的影响一般比我们认为的要大,高黏度油墨对精密线条和精密网点印刷印品质量一致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知道,在一般纺织品的印刷中大家都建议使用较软的刮刀,纺织品印刷往往使用比较大的刮刀压力,较软的刮刀发生变形,在目标上就是在模拟圆头刮刀以求实现更多的油墨转移,仔细观察,就发现,在油墨转移过程中,实际上印品,油墨和刮刀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切面,这和我们精确控制下墨的目标是不一样的,精确的油墨转移过程中,网,刮刀和油墨接触并且只有一条线,这就是线接触的概念和实践,线接触的概念恰是精确控制下墨量的另一个理论基础。保持高张力,即时离网是保持刮印过程线接触的关键。

    在解决上述问题后,我们讨论刮刀平移对油墨的形成的压力,物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有作用力必然有反作用力,我们刮刀在高速平移的过程中推动油墨行进,油墨也会给刮刀一个反作用力,那么油墨的反作用力就需要一个支撑面,这个支撑面就是离刮刀最近的网面,刮刀越倾斜,这种赶压油墨的力越大,那么油墨给支撑面网孔中就会充入过量的油墨。从而导致我们精确的控制细微层次的困难。

    刮角75度也是折中主义的角度,因为刮刀角度如果再陡的话,就会引起丝网的形变,再坡一点又会影响下墨量,两害取其轻,所以这就是业界约定俗成的常识了。推而广之,我们整个网版印刷技术应用都是技术折中主义的产物,我们是根据我们要完成的目标来组合使用技术的。

    其实油墨转移的过程要比笔者描述的要更复杂。展开来说的话那就很难给文章收尾了,一印一刮之间有很多玄妙,平淡无奇之后门道很多。网印技术是入门容易,但要做精深却非常之难。笔者一家之言,还请大家拍砖啊。

相关资讯

  • 玻璃印刷中 丝网印刷和UV印刷工艺特点对比

    在玻璃行业,在玻璃上印图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丝网印刷,一种是UV印刷。玻璃丝印是按客户的图纸制作网版,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玻璃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网版是用电脑绘制的图案打印成菲林、然后使用菲林和感光胶等制作而成。图案和文…

    2025/6/18 8:03:36
  • 2025年1—3月份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利润下降5.4%

    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情况。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按可比口径计算)。  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99.5亿元,同比下降1.4%;股份制企业实现…

    2025/5/17 8:32:51
  • OLED面板可以印刷出来 巨头们纷纷点赞

    最新的消息:LG和三星要在2017年投入建设“印刷OLED”面板示范线。如果这一计划落实,这将是OLED向大规模普及迈出的关键一步……  但是,等一等!为什么又出来了一个叫做“印刷OLED”的新东西呢?这是一种新的显示技术吗?过去5年,OLED“就要来了”的宣言已经听得耳朵…

    2025/5/14 8:03:38
  • 磁性刀版为什么受广大印刷企业喜爱?

    圆压圆模切因其效率高,精度高逐渐走入印刷企业的视野,其按刀具加工方式分为:整体式模切(实体模切)和分体式模切(磁性模切)。磁性模切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从不干胶标签模切、模内标签模切到包装盒的模切和打孔等。   磁性模切刀版   磁性辊和磁…

    2025/5/13 8:36:00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