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故宫的专家看来,站在历史角度书画文物最有效的保护途径依然是利用仿真技术复制。若寻根溯源,我国艺术品仿制有上千年历史,书画复制历史始于三国时代,许多古代书法名画都靠仿真复制才流传至今。国际知名博物馆、艺术馆也把“制作著名文物艺术品的仿真品公开发行”视为惯例。这也是政府相关部门、国内博物馆、美术机构、文物机构、印刷技术研究科研教育机构、艺术研究所的共识。
随着“丹青重宝——首届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书画珍品仿真艺术展”在天津博物馆的开幕,将中国书画国粹请出“深宫”,本市观众一睹了包括《清明上河图》、《芙蓉锦鸡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众多“国宝”的芳容。开幕式当天,包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在内的专家学者,都对这些展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著名画家何家英也认为“这是一次很值得大家来看的展览,是观摩传统经典书画的好机会”。
高级仿真引发瞩目
因为珍贵文物跨地区调集是很困难的,所以只有这些高仿真的复制品,才有可能使观众同时看到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与天津博物馆的馆藏精品总汇。也正是这些馆藏精品总汇,引发了一个话题——艺术真品的复制技术。此次出现在天津博物馆的这些展品,是在古代书画文物仿真复制领域拥有高新技术专利和领先地位的北京圣彩虹公司用高仿真技术实现的。在现场有一件书画文物真品与高仿真复制品在一起展出,结果,给人的感觉真的是“一模一样”,现场观众无不惊叹。
其实天津第一次出现“高仿真珍品展”是在 1986年,当时展出的是日本二玄社复制的“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在那个年代,国画的复制技术还主要是靠水印,二玄社的技术出现后,“雷”倒了一大批书画爱好者,因为在讲究临摹的国画界,能够对着大师原作临摹被称为“对临”,是一种能够迅速提高笔墨功力的方法,但是,对于这些平日里连见都见不到的国宝级珍品,这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所以二玄社的复制品出现后,第一批的追捧者就是这些画家与美术爱好者。但是与今天的数字技术相比,再看当初二玄社的复制品就显得很落后了,因为当初是用超级大的相机拍摄,然后用胶片洗印的技术来完成。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