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15时,省会石家庄气温达到了34.2℃,相对湿度达到61%,又是一个桑拿天,进入7月份以来,省会频频出现潮湿闷热的天气,截至目前,据石家庄专业气象台统计表明,闷热指数在二级以上的天数就占到了10天,加上7月上旬出现的高温干热天,本月的20多天里,凉爽舒适的天气不过三两日。今日,省会又迎来二十四节气的“大暑”,24日进入“中伏”,俗话说“大暑前后,衣裳溻透”。据气象专家介绍,通常7月下旬到8月上旬,将要迎来一年中最闷热的时期。
■数据
7月,闷热天已占1/3
“浑身黏糊糊、湿漉漉的,甭提多难受了。”7月22日一大早,省会市民王大妈抱怨说晨练也不凉快。7月22日14时,省会气温达到了34.5℃,相对湿度为55%,加上风速较小,整个城市被闷热潮湿包围着,让外出的市民苦不堪言。
而这样的天气,在进入7月份以来已经是家常便饭,7月,不但是雷阵雨频频出现的季节,同时与雷阵雨为伴的还有闷热潮湿的空气。据石家庄专业气象台气象专家介绍,按照石家庄市专业气象台关于闷热指数的划分,昨天省会的闷热指数达到一级,为闷热最高级。这也是7月以来省会出现的第2个一级闷热天,另一个一级闷热天出现在7月20日。
专家介绍说,7月份以来,闷热指数在一、二级的天数达到了10天,其中,从19日开始至今,闷热天已经赖在省会4天了。而这10天,人体舒适度均在8级以上,其中,21日、22日,人体舒适度均达到了9级,即:很热,极不适应,人的热调节功能会出现障碍。
■大气
“闷”出灰蒙蒙的天
除了闷热的感觉,昨日天气也灰蒙蒙的。空气质量日报显示,昨日省会空气污染指数达到了95,虽然是二级良的天气,但空气污染指数较高。而据了解,从19日开始,省会空气污染指数一直保持在90以上。
据相关专家介绍,污染指数较高,主要是由于昨日的空气湿度大,尘容易凝结在空气中,加上风速较小,空气中的尘更不容易散出去了。专家说,桑拿天正因为湿度大、风速小,而更容易出现有污染的天气。
■原因
雨热同期,潮闷同在
据气象专家介绍,出现闷热天气与温度、湿度都有关系,“一般气温32℃、相对湿度在60%以上,人体感觉就比较闷热。”专家介绍说,7月初,省会受干暖气团影响,出现了晴热高温天,之后,随着大气环流调整,副热带高压开始影响省会,空气湿度开始增加,闷热的感觉逐步加剧。
据专家介绍,进入“三伏”天后,空气湿度也逐渐变大,地表吸收的热量加大,再加上前期积累使得热量达到高峰,天气自然也就最热了。“一般来说,‘三伏’期间,省会受副热带高压这种海洋暖气团影响,使得相对湿度较大。加上地面气压场较弱,风速较小,汗液蒸发受到抑制,进而会影响人体散热,导致人体会感觉到难受,更加重了闷热的感觉。”
同时,气象专家介绍,人体舒适度指标就是根据影响人体舒适程度的气象因素综合评定的,首先是气温,其次是湿度,再其次就是风向风速等,主要来反映多数人群的身体感受综合气象指标或参数。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一般分为9个等级对外发布,级别越高,代表人体感觉越热,容易中暑。
■预测
闷热感8月上中旬结束
据气象专家介绍,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省会的主汛期,而这一时期是降雨比较集中的时期,加上正值夏季,雨热同期,此时气温高,湿度大,易出现闷热天气。而7月23日是大暑,24日就进入了三伏中的中伏,中伏开始于7月下旬,结束于8月上旬或中旬,而这一期间也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当然,闷热不会一直持续,期间,如果遇到冷空气活动,闷热会有所缓解,遇冷空气强度越大,凉爽舒适的感觉会越彻底。”专家介绍,目前预计23日—24日,省会可能会出现一场阵雨或雷阵雨过程,闷热的感觉将会在24日得到一定缓解。
■小贴士
什么是“三伏天”
24日就进入了三伏的“中伏”,意味着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已开始,而今年的中伏长达20天。据介绍,“三伏天”与冬季的“三九天”是相对应的,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一段日子。“三伏”分初伏、中伏和末伏。是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立秋”后第1个“庚”日结束。今年“三伏天”共有40天,7月14日为初伏,初伏总共10天,7月24日为中伏,中伏总共20天,8月13日为末伏,末伏总共10天,8月22日结束。
什么是“闷热指数”
闷热指数是人体感觉闷热的程度,主要参考指数为温度和湿度,闷热指数共分四级,其中I级为最高;中暑指数也分四级,其中四级是最高的。
■相关新闻
专家给市民开出防暑“凉”方
本报讯(记者刘伟)今日,石市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随之到来,中暑进入高发时期。对此,市疾控中心的健康专家为市民送上预防中暑综合处方。
出行——— 在阳光较强的天气下,室外活动时间不要太长,尽量避免在10时至16时这一时段出行;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
饮食——— 在选择清淡食品的同时,要讲究营养的搭配;及时补充水分,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注意食品安全。
穿着——— 在湿热天气下,在衣料的选择上以棉、麻、丝为首选。
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是预防中暑的措施之一。(记者 李春炜 通讯员 陈静)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