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位于绍兴县柯岩街道的浙江凯利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赶着完成已经排到年底的订单。车间内两条年产3.2万吨的薄膜生产线一直在满负荷运转,犹如春蚕吐丝源源不断地“吐”出透明薄膜。
一直来,凯利包装公司的产品徘徊在低端产品行列,生产的薄膜主要出口印度,靠的是跑量。两年前,企业耗资4.5亿从日本三菱和德国布鲁克纳引进世界最为先进的薄膜生产线设备——高速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配套先进的德国康普和英国阿特拉斯分切机,并建立起与欧盟、美洲、日本、韩国、非洲、越南、印度等几十个国家及地区的业务网络,企业才走上高端产品路线。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凯利包装公司能够站稳脚跟,关键靠的是“科技含量”。为了进军日本市场,“凯利包装”组建了多达60人的研发团队,向日本本土的薄膜企业发起挑战。从试小样,改进产品;再试小样,再改进,在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中,凯利包装公司站稳了日本市场。
近年来,“环保”成了薄膜市场的主流之一,而可降解薄膜是众多薄膜企业一直在研发的产品。“凯利包装”也把精力放到了研发该产品的过程中,目前,“凯利包装”已和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日本,蔬菜进超市售卖,要用薄膜包装。但由于蔬菜会“呼吸”,产生的水分不能透过薄膜,容易腐烂,不易保存。要解决薄膜起雾,必须隔绝水分,又要让空气流通,这正是“凯利包装”目前在最后试验阶段的产品。据公司总经理陈利锋介绍,在日本,这样的薄膜至今还没有市场化,“凯利包装”会“呼吸”的防雾薄膜一旦面世,不仅能填补国内市场空白,而且还可带来比普通薄膜高出至少3倍的效益。
共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