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胶印机中,压印滚筒叼纸牙负责把由规矩部分定位的纸张带入到印刷单元,从而实现印刷信息由橡皮布到纸张的转移。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压印滚筒上各个叼纸牙叼力大小均匀,开闭牙动作灵活可靠,纸张在其中不发生任何方向的位移。 我厂一台对开双色印刷机使用了近10年,压印滚筒叼纸牙经过长期的张合碰撞,机械性能发生了变化。 主要表现为:叼纸牙叼力不匀,开闭牙时间不一致,张开角度大小不一,小弹簧容易折断或从叼纸牙内掉出。 直接后果是:纸张极易打褶,套印不准,小弹簧掉出硌坏橡皮布和印版,致使生产中停机检查次数增多,印品墨色不一致,产品质量不稳定,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机械过度磨损所致,于是决定更换叼纸牙。但更换压印滚筒叼纸牙,必须拆下牙轴,由于操作空间有限,存在一定难度。 拆卸方法如下:首先拆下压印滚筒两侧的大堵簧,拔出滚筒两侧与牙轴固定在一起的4个大头销,拆下摆架和连杆;接着用拔销器拔去滚筒内侧牙轴上挡圈的固定销(两侧各1个),使挡圈能在牙轴上自由移动,取出牙轴与滚筒体相连处的滚针轴承;然后拆下牙轴中部与滚筒相连的两个托架,并把牙轴上两端的叼纸牙松开1至2个,这时,牙轴即可取出。在拆卸牙轴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取出牙轴时,避免用力过猛,以免牙轴变形。 我们把牙轴拆下后,首先清洗掉油污,之后把全部叼纸牙取下来分解开,仔细地观察牙体的磨损程度,结果发现大部分牙体卡箍上的A部位(见图1)已磨出一小坑。这样当我们调节叼纸牙时,即使把调节螺丝全部拧进去,也不足以顶起牙体。所以,牙体实际与卡箍不平行,而是形成一个喇叭状,故而小弹簧极易从牙中跑出。而这也正是造成叼纸牙角度不一致,叼力不匀的原因所在。 我们再观察滚针轴承和牙轴轴套,发现靠身一侧的轴承已损坏,轴套外表被磨成搓板状,这就是导致牙轴运动极不稳定、套印不准的原因。 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我们更换了滚针轴承和轴套,安装了新的卡箍和牙片,把牙轴安装到位,然后按照压印滚筒叼纸牙的调节方法和步骤,重新把叼纸牙调节好,再开机试印刷,上述故障排除,机器恢复正常运行。 来源:《印刷技术》
相关资讯
-
在同样纸张、油墨的条件下,由于操作工艺中存在问题,往往印刷后成品光泽相差较大。在不考虑印后上光处理的前提下,提高印品光泽度可用以下几种方法: 1.改进酸性润湿液。我国沿用几十年的酸性润湿液,以铬酸、磷酸为主,虽经冲淡,但PH值仍在3.5~5.6之间。酸性越强,…
2025/7/19 10:16:26
-
合版印刷是利用适合上机印刷的纸张幅面,将多个品种的印件组合成一个大版,这样既可减少制版的数量,又能一次印刷出多个品种的产品。胶印标签由于印刷品种多,采用合版印刷更能体现出较大的成本优势。 按正常的纸张开数上机印刷,一印张上可混合拼有多种相同或不同…
2025/7/16 10:39:40
-
良好的粘合应是涂在波形瓦楞纸和面纸之间的粘合剂经过高温烘烤迅速糊化后,纸和粘合剂牢固结合,经专用设备和附件将其剥离时,撕裂的应是纸的纤维,而不应是粘合剂脱开。 瓦线使用的粘合剂,在配制过程中,主要控制粘合剂的固体含量、糊化温度和粘度。 瓦线粘合剂三…
2025/6/29 13:40:17
-
在进行印刷工作过程中,如果没有控制好印刷纸的温度和湿度,很可能会因为产生闷车现象而阻碍整个印刷过程的进行。 印刷机对纸是非常敏感的,假如温湿度控制不好,便容易使纸产生荷叶边,对印刷输纸及印品套印产生影响。 机器在正常印刷时,输纸头、前规、拉规、输纸…
2025/6/21 9:02:02
共有 网友评论